【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先前由「性解放學姊」主要管理人之一的范綱皓所發起的婚姻平權小蜜蜂運動,在街頭推廣同婚時,因對跨性別的不了解而產生「散播不友善宣傳內容」的爭議。

這篇就是跨性別運動者吳馨恩特別寫下的簡單問答題,希望能夠推廣跨性別的基礎知識,讓許多人更了解「跨性別」以及如廁的爭議中跨性別的真實處境。

(責任編輯:林芮緹)

15400477_712087482274834_4711311570352097320_n

文/吳馨恩

我想做個重點整理。

Q:跨性別為什麼要打扮成異性?

A:跨性別是出生性別與性別認同不一致的人,只是打扮成自我認同的性別,就像順性別者一樣,而且這樣才能被社會辨識為自我認同的性別。

Q:不是有性別友善廁所,為何跨性別還是要上女廁?

A:隔離弱勢就是歧視,首先性別友善廁所並不足夠,即使足夠跨性別者還是有權依照自我認同上廁所,友善廁所並非「隔離廁所」(隔離廁所還會成為仇恨暴力的目標),這是基於安全需求、人格尊嚴保障與社群歸屬感(跟姊妹一起上廁所補妝等)。試著想想,一名生理男性、自我認同女性、以女性身分生活的跨性別女性,強迫她使用男廁/中性廁所有多羞辱、不方便且不安全呢?

Q:跨性別上女廁會不會造成女生不安全?

A:多數性暴力犯都是順性別男性,而不是跨性別。超過一半的跨性別者都遭受過強暴,跨性別者才是最容易在廁所內受騷擾(68%)或暴力(9%),甚至偷窺、偷拍與強制身體檢查等「驗明正身」侵犯的人。還有不少順性別女性也因被懷疑是跨性別,而遭受仇恨暴力。

Q:可是跨性別不依照「法定性別」如廁,是不是違法?

A:根本不違法!只有戒嚴時期與解嚴初期的社會秩序維護法才會禁止,現在根本沒有,而且誰上廁所檢查身分證件?

Q:其他人覺得跟跨性別共用廁所不舒服,是否構成性騷擾?

A:性騷擾不只是「不舒服」,還要有「身體侵犯」或「性別歧視」等要件,否則恐同者看到同志牽手、男人看到女人沒穿胸罩不舒服,也都能申訴性騷擾了!相反地,對跨性別者的言語歧視、身體檢查才構成性騷擾。

Q:廁所不就是基於生理構造差異設計的嗎?

A:不,廁所更多是文化差異。跨性別者只要有輔具或訓練,使用自我認同的廁所並不困難。

Q:如果有男人假扮跨性別上女廁呢?

A:那應該把問題重點放在這些男人身上,而不是排除跨性別。何況就算男人使用女廁也不該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性犯罪」,如果我們的社會安全網連性犯罪者跟正常如廁的跨性別者都分不清楚,那上廁所是不可能安全的!再者,「男扮女裝犯罪」跟跨性別權益沒有直接關連,現在不就一堆這樣的犯罪了嗎?甚至真的會刻意假扮跨性別的幾乎都是反跨性別的保守份子。

Q:廁所安全議題是女權與跨性別權益的對立?

A:不,多數反跨性別如廁權的都是男性美國超過半數的女性都支持跨性別如廁權,反跨性別如廁是父權分化共同受廁所暴力威脅的女性與跨性別「分而治之」的手段,為了延續男性支配與強暴文化,女性與跨性別應該站在一起對抗父權強暴文化!

Q:那為何不全部改建成性別友善廁所?

A:沒錢、沒時間、沒空間、一堆無聊的人反對,做不到的事情就先別談了,這是不切實際的離地思維。

我寫過這些文章供你們參考

同婚特別法與「隔離跨性別廁所」都是歧視
誰會怕「跨性別廁所」?
「廁所暴力」是女性與跨性別的不幸
反跨性別廁所如何延續強暴文化
受害跨性別女性沈痛訴說:我們不要在男廁被性侵
性別友善廁所X強暴迷思
廁所政治學

補充:後續在婚姻平權小蜜蜂社群中的反應似乎不佳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712181248932124&id=100004207666266 [/facebook]

後續討論:自以為是的性別平權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12758665541049&set=a.557767724373478.1073741827.100004207666266&type=3&theater [/facebook]

(本文經原作者吳馨恩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跨性別如廁議題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