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三伏貼&三九貼懶人包@治療時間日期/注意事項 Q&A

[健康]三伏貼&三九貼懶人包@治療時間日期/注意事項 Q&A

現代人不少人都是過敏性體質,想改善身體健康,或許可以嘗試中醫的「三伏貼」、「三九貼」。有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效果,根據醫學研究是真的能有效改善體質,有需要的人還是得會診醫生,評估是否適合三伏貼囉。FUNTOP資訊網分享『三伏貼/三九貼』懶人包,貼膏日期、注意事項、Q&A資訊。

[健康]三伏貼&三九貼懶人包@治療時間日期/注意事項 Q&A

三伏貼使用最佳日期懶人包

2023 112 年度三伏貼日期

地點:全台各縣市中醫診所大多有提供三伏貼服務

時間:

1. 初伏天:2023年07月21日(週五)

2. 中伏天:2023年07月31日(週一)

3. 末伏天:2023年08月10日(週四)

 

 

關於:三伏貼

三伏貼又稱三伏天灸,是一種源於清朝的中藥療法,以冬病夏治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熱的三天(三伏天)將中藥敷貼在特定穴位上治療秋冬發作的疾病。敷貼的膏藥如提款卡大小,一般四個為一組使用,針對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將四片膏藥一起貼在後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時即可揭下。

 

三伏天是以黃磨推算,於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十天後)為中伏,第五個庚日(再十天後)為末伏,均為一年內最炎熱的日子,人體陽氣最為旺盛。進行三伏天灸時會使用辛溫的外用藥材,如生姜、白芥子、麝香、細辛,敷貼於特定的身體穴位上,可防治過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等秋冬發作的疾病。中國政府鼓勵民眾使用三伏貼預防疾病,三伏貼屬於醫療保險報銷範圍。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使用禁忌:

孕婦、2歲以下的兒童、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疾病發作期(如:發燒、咽喉發炎)的患者、嚴重藥物過敏者、短時間敷貼即會皮膚大量起泡者、接觸性皮膚炎。

 

※ 藥餅成份:

細辛、乾薑、白芥子、附子、肉桂、延胡索、等藥,以薑汁糊成約銅板般大的藥餅。

 

※ 貼敷位置:

大椎、風門、肺俞、定喘、膏肓、百勞、腎俞等穴位。

 

 

[健康]三伏貼&三九貼懶人包@治療時間日期/注意事項 Q&A

三九貼使用最佳日期懶人包

2023 112 年度三九天日期

地點:全台各縣市中醫診所大多有提供三伏貼服務

時間:

1. 初九天:2023年12月21日(週四)

2. 二九天:2024年01月02日(週二)

3. 三九天:2024年01月11日(週四)

加強灸:2024年01月18日(週四)

 

關於:三九貼

三九貼也叫天灸,是一種中醫特色的外治法,一種穴位貼藥療法,即在「三九」裡每「九」的第一天,將配製好的中藥碾磨成粉末,製成膏藥,分別貼在人體不同穴位上,幾個小時後取下,以達到增強抵抗力、防病治病的目的。「三九」即為二十四節氣「冬至」後的三個九天,在節令上為「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三九敷貼指在每年三九天用中藥外敷特定的穴位,已達到祛除和預防呼吸道疾病的一種中醫傳統外治療法。冬季用藥物敷貼穴位不僅能鞏固夏日「冬病夏治」敷貼的效果,還能控制疾病的發作,達到冬夏皆治,使患者獲得更理想的療效。資料來源:互動百科

 

※ 使用禁忌:

急性呼吸道感染、發燒期間不能貼敷;皮膚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者不宜貼敷;特殊體質及有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以及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損的不適宜貼敷。另外,2歲以下的孩子、孕婦、對膠布過敏者要慎用。 咯血,活動期肺結核,嚴重心髒病患者慎用本療法,孕婦禁用,發熱患者暫緩貼治。

 

※ 藥餅成份:

現在可以買到現成的貼敷膏藥,這類藥主要作用是溫經通絡,化痰平喘等,作用相對平緩。而一些很早就開始用敷貼治療的中醫院或中西醫結合的醫院,大都使用自己研製的敷貼,醫生會根據不同疾病選擇不同的藥,在不同的穴位貼,正所謂辨證選藥,辨病選穴。

 

※ 貼敷位置:

用特製中藥藥膏貼敷大椎、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共3次,每次2-3小時。

依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也不是人人都適合三伏貼等療程,請大家交由醫生會診,再評估是否接受相關療程。

 

(資料&圖片引用:整理至中藥醫林、網路資訊,請依照各中醫診所資訊為準)

加入「FUNTOP粉絲團」,發落更多的懶人包資訊。

IG相關

FB相關

LINE相關

Youtuber相關

GOOGLE相關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