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持80萬重返校園 仲要供胞妹讀大學 資產一鋪清袋點算好?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博客 - D230720

24歲持80萬重返校園 仲要供胞妹讀大學 資產一鋪清袋點算好?

博客

發布時間: 2023/07/20 15:37

最後更新: 2023/07/20 15:37

分享:

分享:

年輕人投身社會後重返校園,自我增值固然是好事。但讀書除了努力,還要有財力。今次的理財個案主角是一位24歲、手持80萬元資產的少年,自己重返校園之際,更要供胞妹一起讀大學,資金一鋪清袋點算好?看看龔成是如何回應:

讀者:

龔成老師好,有事想求助一下,case比較長,非常感謝你的耐心,望指教

本人男,24歲,18歲後無讀大學出來做左6年野,現經濟狀況如下:

60萬存定期(年利率4%)

10萬炒股,蝕左2萬

10萬現金

現困境如下:

準備9月讀返大學(已錄取),學費一年大概6萬,將要讀4年。(4年=24萬)

另外父母均失業多年,早前儲蓄就快用完,但同時妹妹18歲又要入大學,所以父母希望我可以供埋妹妹(學費一年5萬,要讀4年=20萬)

我每年開支大約5萬(4年=20萬)

每年比家用3萬 (4年=12萬)

以目前情況來講,80萬資金係可以供得起自己同妹妹讀書,可應付到自己生活。但4年後就會一鋪清袋(20+20+24+12=76萬)。

請問我該如何投資做才保持到4年後有大概40-50萬資金?(早前投資美股都蝕,大失信心)

龔成︰

首先,我想先糾正你一個錯誤的投資觀念,我地投資一定係長線,你見全世界最成功的投資人巴菲特,都只會做長線投資,唔會短炒。因為中短期股價,可以因為好多因素影響,有些因素甚至跟企業無關,所以無得計。但長線企業價值,必然會反映在股價上,只要長線持有優質股,就自然會有理想回報。

所以,唔會好似坊間散戶咁,只係炒炒賣賣。反而係投資前,我地要做較多準備功夫,去分析一間企業質素和平貴度,以制定入市策略。當買入後,只要佢長線質素無明顯轉壞,我地長線持有,讓其自然增值就可以。

建議手持現金減少風險

至於你本人情況,由於不少生活上開支需要處理,我建議多留現金。例如你和妹妹學費、家庭未來一段時間架開支(你可以估算家人何時找到工作、你全職返學時生活開銷等,去定個安全架金額),都最好先用現金持有,減少不確定性風險。

雖然如果根據你估算,4年後會資金會用盡,但都無辦法,因為理財永遠都係生活行先,再有餘力才做增值。如果你想做些投資,去抵銷部份支出,係可以。但一定唔可以係太進取架項目,因為萬一失利,會令你和家人未來整個生活計劃受到影響。

由於你和妹妹大學是要上4年,後2年的學費,你可以考慮用收息股,或者再保守D或者自問投資知識好一般架話,可以做定期,去維持適度增長。但如果買潛力型股票,由於不確定性太大,我就唔建議。

以收息股、定存維持適度增長 

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 (02638) 、深高速 (00548) 、香港電訊 (06823) 、工行 (01398) 、恆生 (00011) 、置富 (00778) 、陽光 (00435) 或收息基金 (03110) 都可以。

另外,如果情況許可,建議你和妹妹都做一些兼職去開源,令自己資金消耗速度減慢,畢竟這些是你未來用來財富增值的本錢。最好,就開節流,透過每日記帳架方法,將生活上不必要的開支全部刪除,盡量減少自己不要架負擔。以上做法,並不可能做到"保持到4年後有大概40-50萬資金",不過會係最平衡和穏當地處理你未來4年生活財政的方式。

【本文獲作者龔成授權轉載】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龔成

欄名 : 80後百萬富翁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