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道山:日本最强摔角王,为人“不讲武德”,后被小混混一刀致命_腾讯新闻

力道山:日本最强摔角王,为人“不讲武德”,后被小混混一刀致命

力道山:日本最强摔角王,为人“不讲武德”,后被小混混一刀致命
1963年12月8日深夜,日本东京,一辆汽车在滂沱大雨中疾驰,日本最伟大的摔跤手力道山在车内喘息不定,鲜红的血从他捂着腹部的手指间泉涌而出,霎时间染红了雪白的衬衣……
图片
力道山是日本摔跤之父,他的韩裔身份,两度重洋的经历,他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如果没有这位伟大的男人的话,或许日本的摔跤业就没有今天这么鼎盛的局面了。
力道山生于朝鲜,原名金信洛,自幼力大无比,在一次摔跤比赛中获得名次之后前往日本,以力道山的名字进入相扑界。
图片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相扑这个运动。
相扑被誉为日本国粹,亦称角力、角觝。相扑源于中国,后传入日本,奈良时代以后兴盛。719年(养老三年)朝延设拔出司(后相朴司)。平安时代,每年7月有相扑节。镰仓时代以后作为武士的武技而在武士中盛行。17世纪末,出现营利性职业相扑。
江户时代盛行职业性劝进相扑,江户成为全国相扑中心。明治维新时一时衰落。昭和初国粹主义抬头,相扑再兴。战后在东京、大阪、福冈、名古屋均有相扑场。作为群众性体育活动,至今在各地民间仍颇为盛行。
图片
大多数优秀选手都是在18—35岁之间,经过严格训练的运动员。他们为赢得身体上的优势除了消耗就是吃大量的食物,并且吃饭后再睡觉。初学者居住在相当严格的专门相扑室内。
两个胖胖的相扑在一个圆环里进行一场肉搏战,感觉实在很好。两个相扑运动员装束很简单,只在腰间系一条“兜裆布”以遮住下身。在人们看来,这可能有些不雅,但这确实是相扑运动的专用“运动衣”。
在日本,有很多的相扑都是乡村一些家里贫寒的子女,从小就接受“相扑部屋”的教育,以此达到“出人头地”的社会位置。
图片
力道山就是为此进入的相扑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后来出于对相扑界种种封建旧习的不满,他在1950年离开了相扑界,并在1951年10月以摔跤选手身份登场,引起世人的瞩目。之后他一跃成为那个时代的大英雄。
因为他正好满足了那个时代日本人的心理需求——想痛扁一顿高大如怪兽般的白人巨汉,就像李小龙电影中的场景那样。
图片
不过力道山的人品不怎么样,换成当今的时髦话来说就是“不讲武德”,有这样一件事可以佐证:
1954年,也就是力道山获得“世界冠军金腰带”,成名的那一年,他约战了日本号称“15年不败”的柔道高手木村政彦,在这场世纪对决中,力道山把木村政彦打得大口吐血,昏迷不醒,从而奠定了自己在摔跤界的地位。
但是在事后,木村政彦大肆宣称力道山的无耻,原来,两人早就相识,在比赛之前已事前商量好要打一个平手,之后再通过巡回演出赚钱,利润五五分账。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木村政彦的妻子当时患有肺病,急需要大笔钱治病,他想通过比赛来筹集医药费。
图片
但没想到,力道山在比赛的中途突然撕破脸,甚至把木村政彦打出内伤,这种不讲武德的做法让木村政彦恨之入骨,甚至想在比赛后刺杀力道山。后来这件事也不了了之。
力道山嚣张跋扈,性格卑劣,而且与黑社会过从甚密,因为觉得需要保镖,便雇用了黑帮人员。
1963年12月,在赤坂的一家夜总会里,他因与人发生口角而被刺伤,对方正是控制当地的黑帮成员。一周后,力道山因伤口感染引发腹膜炎去世。
图片
结语:
心正而成武,故习武之人必先修心。以心养善,方可强身练武,亦不至于走火入魔。心正为武,而武并非如此狭隘简单,能从心所欲去做正确的事情是武,能言出必践落话无悔是武,能问心无愧坦然面对也是武。每个人的武都有所不同,但同样的是,他们都为此赌上了一把,不论赌注是大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