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中为什么要添加甲醛?_百度知道

流感疫苗中为什么要添加甲醛?

如题。... 如题。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7-14
展开全部
甲醛据我所知是起到灭活作用。就像原先狂苗生产就用甲醛灭活,目前国内通过地鼠肾细胞培养的狂犬病疫苗还是用甲醛灭活的,其他vero细胞生产狂苗的厂家都用β-丙内酯(BPL)。另外提供以下资料:
灭活是指破坏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但尽可能避免影响其免疫原性或破坏血清中补体活性的过程。
常用的灭活剂有甲醛、β-丙内酯(BPL)或其他有效灭活剂。
甲醛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的致癌物质。其既可作用于病毒含氨基的核苷酸碱基(如A,G,U),又可作用病毒壳蛋白。作用于病毒壳蛋白时,易使蛋白质发生交联或病毒颗粒聚集,不能再作用于壳蛋白内的核酸。这样,病原体蛋白的抗原性会遭到严重破坏,并可能有病原体存活;用甲醛灭活时间长,一般需要在37-39℃处理24h以上或更长时间。并且灭活的效果易受温度、pH、浓度、是否存在有机物、病原体的种类和含氮量等因素影响,在研究中应引起注意;残留的游离甲醛,若随疫苗注入机体后,会产生制激性反应。
而β-丙内酯(BPL)在国外已广泛用于各种疫苗的灭活。它是一种杂环类化合物(C3H4O2),沸点155℃,常温下是无色粘稠状液体,对病毒具有很强的灭活作用。作用机理:作用于病原体DNA或RNA,改变病毒核酸结构达到灭活目的,而不直接作用于蛋白。1. 特点:直接作用于病毒核酸,保持免疫原性,强灭活效果。β-丙内酯(BPL)直接与病毒核酸作用,而不作用于壳蛋白,不破坏病原体的免疫原性。2. 极易水解,无残留,并且水解产物无毒无害。大剂量β-丙内酯(BPL)虽是一种致癌物,但极易水解,在37℃水浴水解2h后消失,其水解为无毒性的人体脂肪代谢产物β-羟基丙酸 。另外,由于其能在疫苗液体中完全水解,不必考虑在成品疫苗中的残留。3. 灭活时间短,缩短了疫苗的生产周期。37℃仅需2小时β-丙内酯即可完全水解,灭活时间短,从而显著地缩短了疫苗生产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总之,β-丙内酯(BPL)作为疫苗灭活剂,可直接作用于核酸,对病毒的灭活能力很强;不破坏病毒的血凝素抗原, 保持病毒良好的免疫原性;其水解产物对机体无害,接种反应轻。故早在1984年就被选作狂犬灭活疫苗的灭活剂正式使用,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疫苗。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另外;甲醛含有一个醛基,能和蛋白质的ε氨基交联,在免疫组化中就用它进行固定,严格上将它对蛋白质产生一定的变性作用,但是相对于其它SDS等离子性去污剂来说,其变性作用比较小,能够保留大部分抗原性。

甲醛灭活菌体后,应该产生两种免疫原:一类是天然的抗原,即未被甲醛破坏的抗原;另一类是被甲醛破坏后形成的新抗原。

这样想恐怕就不难理解。
秋风2729
推荐于2017-09-24 · 知道合伙人旅游行家
秋风2729
知道合伙人旅游行家
采纳数:395 获赞数:18254
安阳师范学院13级学生。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流感疫苗中要添加甲醛是起到灭活作用。灭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杀死病毒、细菌等,但是不损害它们体内有用抗原的方法。灭活病毒,会使病毒蛋白的高级结构受到破坏,蛋白不再有生理活性,所以失去感染,致病和繁殖能力,但是常规的灭活不影响病毒蛋白的一级结构,意思就是病毒蛋白的序列没有变化。
流感裂解疫苗中的游离甲醛含量不超过50微克/ML,不会对人体有影响。

流感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适用于任何可能感染流感病毒的健康人,每年在流行季节前接种一次,免疫力可持续一年。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7-14
展开全部
甲醛含有一个醛基,能和蛋白质的ε氨基交联,在免疫组化中就用它进行固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 色情低俗
  • 涉嫌违法犯罪
  • 时政信息不实
  • 垃圾广告
  •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