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昆明准静止锋 - 云南首页 -中国天气网 准静止锋 ,中国天气网name=description>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云南 > 云南首页 > 天气要闻

气象科普—昆明静止锋

【字体:   2014-11-11 15:17:53   来源: 百度百科  

一、什么是昆明准静止锋

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主要由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和西南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云层低而薄,易形成连阴雨天气。贵州高原 “天无三日晴”便同昆明准静止锋活动有关。多出现于冬季,其间出现日数约占全年1/2。锋区位置多在贵阳与昆明之间,略呈西北——东南走向。

气象科普—昆明准静止锋

图片来源网络

二、昆明准静止锋形成原理

冬季侵袭西南地区的冷空气,绝大多数源于北冰洋、巴伦支海和喀拉湖,小部分来自冰岛以南的洋面。这类深厚的冷空气一般先在西伯利亚北部和蒙古国积聚,使大陆冷高压加强。

当西风带较强的波动向东推进时,常使低层大陆高压破裂,导致冷空气爆发南下。影响西南地区的冷空气主要路径是由西伯利亚进入新疆;因受青藏高原大地形的阻挡,便沿高原绕流,经河西走廓,翻过秦岭,进入四川盆地南下,然后沿大凉山东侧上爬至云南高原东北部和贵州高原。由于受云贵高原上一系列山脉的层层阻挡,冷空气就渐渐地静止下来,即由冷锋转变为准静止锋,这就是著名的昆明准静止锋。

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约有85%以上是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地面图上,蒙古为一强大的冷高压,云南西南部为一热低压,地面锋线略呈西北——东南向。如冷空气势力较强,锋面可位于昆明以南;冷空气活动范围广时,东南部可与华南准静止锋相连。如冷空气势力弱,准静止锋也可能位于贵阳以北。

气象科普—昆明准静止锋

图片来源网络

三、昆明准静止锋活动特征

昆明准静止锋的活动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它主要出现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常可连续维持1015天。其中122月,约有一半以上的日子出现;451011月出现次数稍少,每月在1012天之间。夏季78月冷空气势力大为减弱,活动位置也偏北,云贵地区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控制,因而它极少出现,仅3天左右。全年中1月活动频数最高,4月次之,10月较少,7月基本上不存在。

昆明准静止锋并非“静止”,而是常在某一位置附近摆动,还具有日间北退夜间南进的现象,当静止锋弱时,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气象科普—昆明准静止锋

图片来源网络

四、昆明准静止锋对西南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

昆明准静止锋是极地变性大陆气团与热带大陆气团之间形成的界面,锋面坡度很小,一般在1/250以下,覆盖面较广,锋面两侧的气温、日照、风、相对湿度等。

气象要素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连续,天气特点也迥然不同。处于锋面西南侧的云南大部分地区因受单一暖气流控制,碧空万里,阳光灿烂,气温较高,如昆明1月平均气温7.7℃,冬无严寒,锋下的四川凉山州东北部、云南东北部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因位于冷空气一侧,风向偏北,气温低。如贵阳1月平均气温5.0℃,阴雨连绵;每月≥0.1毫米降水日数均在1015天以上,有“天无三日晴”之谚。

当冷空气势力强,锋面位于昆明以西时,云南东部地区均处在静止锋面以下,气温骤降,天气变阴或有小雨,故在云南还有“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的说法。这条锋在11月至次年4月,是控制云南的干暖大陆气团的北界,同时也是云南季风气候的北界。因在此期间,云南东北部和贵州大部分地区都是受在中纬度活动的冷空气控制的。现以昆明、贵阳为代表说明其差别。

昆明四季不分明,按张宝堃先生提出的划分四季的标准(即:候平均气温<10℃为冬,1022℃为春秋,>22℃为夏),昆明全年无夏,春秋相连,长达9个月,约有3个月的冬季。而贵阳则是四季分明。其次,昆明具有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的特点;而贵阳年较差大,日较差小第三,昆明干湿季比贵阳分明。昆明114月是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1.2%,≥0.1mm降水量仅31天,比贵阳少50天,相对湿度66%,比雨季小13%,而贵阳114月与510月降水日数相差较少相对湿度相当。(编辑/周春美 朱颖)

气象科普—昆明准静止锋

编辑: 中国天气网云南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云南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