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暮之哀 - sally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垂暮之哀
2024/05/07 22:02
瀏覽503
迴響6
推薦46
引用0

看了一支轉傳的line短片,心有戚戚。

老人家已到垂暮之年,又犯了嚴重暈眩,

命在旦夕間,心裡猶惦記著成年兒女。

於是拖著疲憊身影,到上班地方約見,

卻被他們以忙碌理由支開,敷衍應付。

頂多只留一句「缺錢用,要講一聲。」

老人家聽了有多傷心!活著是為了什麼?

養兒育女大了,個個比外人還陌生疏離,

一輩子的付出,就只留下無依的孤獨。

最終以輕生方式,追隨老伴腳步離世。

教養20多年,淪此下場,又有何意義?

孺慕之恩,在這個孝心與人情澆薄的年代,

儼然成為最不可企及的海市蜃樓。

我們其實不必急著讓孩子脫離家庭獨立,

嘗試住一起,也是相互照顧的責任延續。

除了這輩子,再也無下個因緣相聚,

何須急著說別離呢?

~~~~~~~~~~~~~~~~~~~~~~~~

未退休前,有位理化老師,只生個兒子,

自然盡心栽培。兒子讀雄中時,這位老師,

身體衰弱許多,經常延醫就診。想當然爾,

是自己去或老婆陪伴。

但他說,從小就教孩子參與父母的每一次就診,

讓他掛號、拿藥、陪侍在旁,聽醫生說病情。

若需要住院,也會讓他「視情況」服侍照顧。

我們覺得如此依賴孩子,會阻礙學習和前途,

但他認為,合理的要求,絕對是應該的!

非讓孩子回饋養育之恩,而是倫理綱常之道。

他也希望孩子以此方式,要求自己的下一代。

我們問,孩子讀大學、出國留學或將來結婚,

該如何要求?他說自己到附近租房,方便照顧。

經濟絕非問題,只希望老年之時,有孩子扶持。

後來,理化老師的夫人先他而去,往後的歲月,

應該就如他所願,和孩子一起生活或就近照顧吧!

(圖/網路)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河岸浮世繪
下一則: 錦囊拾句
迴響(6) :
6樓. 寧靜姐
2024/05/08 22:34
我當醫院志工,曾和一些獨居老人聊聊,這些老人或者未婚或無子女,老伴已過世而子女移民美國。我問他們為何不住養生村?她說目前住家鄰居都很熟,會彼此幫忙。我也想過住養生村的缺點,其一是很貴,不見得住得起,其二是身體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時養生村不收。可悲的是,生病老人最後的住宿是[安養院]。


感謝寧靜姐以志工經歷,來做經驗分享。我們這篇談的,

確實就是「人生的最後階段」~ 約莫75到80歲以後的事。

身體無病無恙,或有老伴子女照顧者,都不在話題內。

就是縮小範圍到「獨居老人」且「有病痛者」來討論!

【養生村】的確是個不錯的安老之處。但誠如您說,保證金或

月收費用都不便宜,未必一般人付得起。最後送到【安養院】,

也是不得已的下策。因為,失智或失能者,需要專職人員照顧。



我讓父親住安養院,也是情非得已。因為母親已先離世好多年了!

我接他到家裡住一年,差點精神崩潰。最後只好轉到附近的安養院。

住在那裡的老人,幾乎都是躺整天很少下床.肌肉萎縮得相當厲害。

說白了,就只是等著「蒙主寵召」。我心生不捨,就每天探望兩回,

也經常給他送營養補給品。住了三年,仍熬不住【癌症折磨】走了。

沒有太多遺憾的是,那三年我們都非常盡心。就盼來世有緣再續了!

sallychen2024/05/08 23:22回覆
5樓. 旭日初昇
2024/05/08 12:21

這個問題,因人而異而會有不同的想法與做法。

sally既有如此打算必有相對應的作法,相信必能如願以償。

我雖疼愛子女,但已習慣清淨生活,雖愛享受天倫之樂,但從沒想過要住在一起的想法。

晚竟會如何不得而知,但與老伴度過餘生是必然,若有必要再請專業看護。

至於子女若想返台過退休生活,樂觀其成,不過,我那時已是人瑞級了---。



我舉的案例,並非常態!感覺一般子女不會這麼做,

尤其第一種情況,也太無情!是否父親沒善盡養育之恩?

或對父親有怨,故意讓他老來無依,不想付出關心。

我覺得人無論到多大年紀,都還是該自立自強,別想依賴誰。

但有時就很難預測,病魔何時會來折磨?

像我父親83歲以前,身體健朗,都在佛光山附近租屋自住,

他說,上山參加法會或宗教活動,比較方便。

殊知,83歲以後,健康就日漸崩壞,病來如山倒!



你說習慣生活清淨,沒想過跟兒女住一起,這的確是目前思想主流。

大部分人都希望兒女獨立,有各自生活方式,偶爾探望聯繫即可。

至於日後會如何,遇上了再定奪,不必太早操心顧慮。

我覺得,子女若在國外或於外縣市工作,確實很難要求住一起。

真的不能勉強!要衡量各種利弊得失,非以自身為考慮重點。

誠如你說 ~ 因人而異,而會有不同的想法與做法。

就無須太牽掛,總有各種方便門,依序展開,船到橋頭自然直。

呵呵 ~

開個話題,大家來聊,挺有收穫的,也很愉快! 感謝各位。

sallychen2024/05/08 14:15回覆
4樓. 子若
2024/05/08 11:53
平日應多培養親子間的感情,讓他們願意付出。這也是雙方的「心理契約」,你如何對我,我自然知所回報。*

認同莎莉以上的看法。。。聽過許多在安養院無人聞問的孤獨老人,猜想多是沒有做到這點的可能性極高。。。


安養院無人聞問,可能是膝下無子女,也可能真如妳說,

老人過去沒與子女建立良好的親情,以至沒人來探望。

我父親86歲時,因罹癌且有輕微失智,而我又必須上班,

無法照顧,就將他送至附近安養中心,每天探望兩次,

直到89歲過世。這當中,出入醫院開刀治療,不下20次。

姊妹們都輪流排班照顧,偶爾也會請看護,紓緩一下疲累。

最辛苦的就是後半年,完全失能又插鼻胃管,也無法言語。

那種痛苦,照顧者一定能感同身受。

為免連累子女或自己辛苦,一定要多保重身體,維持健康。

sallychen2024/05/08 13:04回覆
3樓. 終南山
2024/05/08 08:21



這一幕,讓人看了,真的很鼻酸!

我這棟大樓的老年人(80歲以上),也都是外勞在照顧。

很少看到子女來探望,更不用說,攙扶到中庭散步。

平日要上班,不方便來探視、噓寒問暖,總該有假日吧!

如果有一天,不便於行,我會要求子女,必須抽空來相處。

我不太允許,如同照片這般的情境,發生在我身上。

當年我買房時,就考慮買大坪數,能跟兒女一起住。

就算兒子結婚了,相信他們也願意和父母同住。

因為,我是能做到多付出的人,讓他們覺得值得、心甘情願。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同理可證於倫常之間。

sallychen2024/05/08 11:59回覆
2樓. 阿丙0.6
2024/05/08 08:14

垂暮之哀,生住異滅

圓滿之喜,周而復始



「養兒防老」這個觀念,真的已過時了!

每個中壯年人,都該及早規劃自己的養老生涯。

軍公教人員的退休俸,生活支出後,大抵都還有餘剩。

主要是將來有個比較大的身體病痛,需要人來協助或張羅。

老伴能幫忙的有限,或許已無能力,子女確實該盡點心!

我認為,平日應多培養親子間的感情,讓他們願意付出。

這也是雙方的「心理契約」,你如何對我,我自然知所回報。

我跟子女間的感情就很好!因為,我始終都還在關懷和付出。

他們在生活和工作上,都很獨立自主,但情感上,會依戀我。

將來,如果我需要他們協助時,相信不會有遲疑或困難。

sallychen2024/05/08 11:31回覆
1樓. *Susan*
2024/05/07 22:49

不曉得是五濁惡世 還是教育出了問題

現在的年輕人非常功利 自私自利 

但以你提出的兩個案例來看 

回到佛家的觀點  也許各有因緣吧  



第一個轉傳案例,如果是真的,委實令人難過!

或許,父母對孩子太好、太寬容,以至無感恩之心。

第二個眼見案例,也很特別,一般父母不太會這麼做。

但他如此教育要求,我也認同。這孩子就真的很孝順!



人到老年,自己過生活,安然自適,絕非困難。

問題就出在,開始有各種病痛,需人照料與關切。

有些嚴重的,老年癡呆或失能,照顧起來真的累!

必須託付於安養機構,才能維持久些。(支出相對多)



我個人認為,如果孩子工作地不遠,就住一起,

或分開住,相隔不要太遠,可經常來往,晨昏問暖。

誠如妳說,父母子女間,也是各有因緣,造化不同。

如果希望兒女孝順懂事,從小就要給他們一些身教,

時時「耳提面命」,也要做些讓他們感動的事,

一輩子忘不了。(關鍵時刻,也是拚命在呵護他們)

如果,能內化於心,表現出來的就是體恤和孝道。

sallychen2024/05/08 09:44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