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誌社 The Collective HK – Telegram
集誌社 The Collective HK
1.83K subscribers
1.25K photos
2 videos
721 links
一群資深和年輕傳媒工作者,立足新聞專業、在地為讀者深入跟進當下具公眾利益的議題。
Download Telegram
佐敦道華豐大廈三級火|5 死 36 傷 一人懷疑逃生時墮樓亡

全文:https://bitly.ws/3hLKY

油麻地佐敦道華豐大廈今(4 月 10日)早發生三級火,造成最少 5 死、36傷,其中一名死者,懷疑在逃生時,由高處跳落一樓簷蓬,送院證實不治。火警期間,有居民在窗邊位置揮動毛巾、有人走上天台等候救援。有在附近地盤的工人,用扶手梯、吊人籠,協助救出十多位受困居民。

消防處分區指揮官九龍南林建軍表示,消防在早上 7 時 53 分接獲火警報告、消防人員在 7 時 56分到場,因火勢猛烈及接獲多個救助個案,8 時 04 分將火警升為三級。

消防處動用了 218 位消防及救護人員,出動兩條喉、兩條鋼梯水炮、兩煙帽隊灌救,共派出 35 輛消防車,24 輛救護車。火勢在 8 時 54 分被包圍、約10 時 受控、10 時 30 分大致救熄,火場主要在一至二樓、面積 20米 X 20米。消防合共救出 250人、另有50人自行疏散。起火原因仍在調查中。

消防處署理高級助理救護總長(九龍及大嶼山)唐思豪表示, 共派出18 輛救護車、兩隊特別支援隊等,救出41名傷者,當中十人嚴重、12 人普通、19 人輕傷。傷者為16 男、25女,年齡 18 至 94歲。

38名傷者被送往四間醫院,另有三市民拒送院。38人送院傷者,五人搶救後證實不治。傷者的主要燒傷及吸入性損傷、擦傷及扭傷。傷者有香港市民,也有非華裔人士。

林建軍表示,初步發現五名死者位置,包括有一位在七至八樓梯;三人在二樓走廊,一人懷疑在逃生過程中,由高處跳落,在一樓簷蓬找到。

林建軍表示,起火位置主要在一樓、二樓大堂,健身中心對出,一、二樓有不同的持牌賓館,涉及遊客多。華豐大廈全幢,有 35 間持牌賓館及有劏房,消防在不同層數作出救援,現場部分單位改建成劏房,要較多人手作救援。

他重申,一樓、二樓,不涉及劏房,主要涉及持牌賓館,及健身中心。他表示,現場較大煙火,因在一樓,有較多燈箱物料,涉及膠等物質。

翻查民政事務總署網頁,華豐大廈有 35 間持牌酒店或賓館,其中3間位於一樓,另有4間位於大廈二樓。

西九龍總區刑事部(行動)警司賈錦琳表示,警方會循刑事方向調查,會到火災現場搜證,並已出動了傷亡登記小組,到醫院、梁顯利社區中心跟進。

#集誌社 #佐敦道 #華豐大廈 #三級火
佐敦道華豐大廈三級火|辛苦了消防員!

(相片由Michael Wong 提供 )

油麻地佐敦道華豐大廈今(4 月 10日)早發生三級火,造成最少五死、40人送院。

火警在今晨 7 時 53 分發生,起火樓層是華豐大廈一樓。火警發生後,多人受困,消防處在 8 時 04 分,將火警升為三級,出動兩條喉及兩煙帽隊灌救。約 8 時 54 分,火勢受控,消防疏散了 150人到安全地方。 消防處長楊恩健表示,會成立專案組,調查起火成因,及引致多人傷亡成因。

約 11 時 54 分,一批在救援過後的消防員,在佐敦港鐵站休息。

全文:https://bitly.ws/3hLKY

#集誌社 #佐敦道 #華豐大廈 #三級火
721 元朗 |首非白衣人判監 33個月 法官:被告違法抱不平,令人惋惜

全文:https://shorturl.at/dhBK2

元朗 721 襲擊事件中,首名被裁暴動罪成的「非白衣人」何贊琦今(10日)被判刑 33 個月。區域法院法官李慶年在判詞指,涉及敵對組織的暴動或騷亂,近期只有白衣人案,監禁由三年半至六年不等。不過,法官認為白衣人和黑衣人陣營中,「預謀程度、使用武力程度有區別」,罪責與刑責自然有區別,直言「唔可以將兩個情景混為一談去判刑,兩個都唔啱嘅程度有分別」。他又指或有人以為白衣人判六至七年,故黑衣人都應該判類近年期,指這種想法「係膚淺…想大家回歸理性」。

法官指在 721 事件中,白衣人一方暴力、使用武器以至預謀程度,都較非白衣人一方嚴重。但他歸納分析 721 分為四個階段時,重申有人呼籲到元朗站「光復元朗」,是煽動他人衝擊元朗圍村,是「早有預謀的非法集結」,又指示威者響應呼籲到元朗站非法集結是有備而來,衝突和暴動是可預見的。他形容被告「被憤怒衝昏頭腦」以違法方法抱不平,糟蹋大好前途令人惋惜;考慮到參與暴動人數和時間,案情屬低度,被告投擲物件但屬非致命,相比白衣人拿棍、藤條等暴力程度較低,以三年監禁作為量刑起點,就其良好背景、檢控延誤折騰等因素扣減三個月,最終判刑 33 個月。

#721元朗 #首名非白衣人判刑 #李慶年 #白衣人
《集誌社》2024/25年度年訂達標率:20%
PayPal 年訂:https://thecollectivehk.com/subscribe/
Patreon 年訂:https://www.patreon.com/thecollectivehk
PayMe 年訂:https://bitly.ws/3doj4 (請在訊息欄內填寫電郵)
小巴之死2|細說保護費、亡命傳說 紅 Van 鬥士憶盛世到末代

全文:https://bitly.ws/3hJ48

坐上深宵紅 van,抓緊手柄,在公路亡命飛馳, 20 分鐘,便可從上環奔往荃灣,猶如賽車。紅 van在香港行走一甲子、由「白牌車」演變而成,今天彷彿奔向夕陽,艱苦經營下,車量越來越少。

90 年代入行的紅 van 司機孫誠一(一哥),是西隧過海紅 van 的其中一名始祖,見證紅 van 由盛世走到末落。他憶述 1997 年西隧通車,豪擲百萬開過海線殺出血路,跟「陀地」搭通「天地線」,曾是三線之主。後來政府以鐵路為骨幹、司機「等多個客」的心態,乘客量大不如前。

他由高峰時 30 部車,銳減至現時兩部車,剩一條紅 van 線。時移勢易,他仍相信,快捷方便的小巴有存在價值,期盼政府思考良策,挽救小巴,「依家做得一日得一日,個心唔死,唔心息......根本我哋小巴冇可能會做到咁。」

重温:

小巴之死1|在小巴墳場,追蹤紅綠Van的掙扎與消亡
全文:https://bitly.ws/3hFzb

#集誌社 #深度報道 #小巴之死 #紅Van
華豐大火|大廈水電暫斷 居民指起火一樓長放爛燈箱 投訴無門

攝影:劉貳龍

油麻地華豐大廈昨( 11 日)發生三級火,現場今晨仍未解封。大批關愛隊及警員在場,協助回到單位領取物件的市民。大廈目前暫未有水電供應。

廣州旅客梁小姐,昨日住在三樓賓館,早上起來收拾行李、準備離開時,突然聽見消防車聲,看出窗只見污黑濃煙,「嘩黑嘅,嘩火燭,啲煙好大我都唔夠膽開門。」

被困災場樓上的她,當時只好繼續收拾行李等候救援,「始終未見到明火,見到好濃嘅煙,出唔到去。當時拎住濕毛巾掩住個鼻,戴口罩都冇用,出來個口罩都係黑色。」

最後有消防員用吊籠運載她至地面。她坦言,當時感到害怕,一套衣服穿了三天,今天回到現場,上樓取回行裝。

一位住在三樓兩年的住客表示,事發時自己正在睡覺,被火災嚇醒,「真係嚇死」。她指,大廈一樓長期有破爛的燈箱和電線,投訴無人理,批評法團「有人理先得,淨係識收管理費」。她又指,大廈一層有十數單位,一樓和二樓也有劏房。

火警造成五人死亡,40人受傷,至今日(11日)上午,仍有 23 人留醫,七人在深切治療部。五名死者,年齡由 20多歲至 70歲,包括兩名 67 歲及 70 歲男子,為香港身份證持有人、兩名年約 20 多歲的非華裔人士、一男一女,及一名暫未知身分的女子。

相關報道:

華豐大廈三級火|兩劏房單位違規 上月發清斥令
全文:​https://bitly.ws/3hP6c

佐敦道華豐大廈三級火|5 死 40 傷 一人懷疑逃生時墮樓亡
全文:https://bitly.ws/3hLKY

#集誌社 #華豐大廈 #三級火 #賓館 #居民 #佐敦道
無國界記者代表擬旁聽黎智英案 遭扣查六小時後被拒入境

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公布,組織兩名亞太區代表昨(10日)抵港,原定計劃旁聽黎智英案件審訊以及與本地記者會面;但代表白奧蘭入境時,在機場被扣留查問六小時,之後被要求即時離境。組織指從未在任何國家,遇到當局如此公然迴避外界監察法庭審訊,認為事件反映黎案的荒謬、以及本港法治和新聞自由遭受侵蝕。

無國界記者發聲明指,台北辦事處亞太區倡議專員白奧蘭(Aleksandra Bielakowska),與亞太總部總監 Cédric Alviani 昨日抵港,但白奧蘭被扣查、隨身物品被搜查三次,隨後被即時要求出境。白奧蘭在聲明中指遭扣查六小時,期間被查問和搜行李,在含糊的藉口下被驅逐出境,形容事件反映當局懼怕非政府組織和捍衛人權者。

無國界記者國際行動主任 Rebecca Vincent 則指,對同事不可接受的遭遇感震驚,指從未在任何國家,遇到當局如此公然迴避外界監察法庭審訊,形容事件反映黎智英案的荒謬、以及香港新聞自由和法治被侵蝕。

聲明指組織代表遭拒入境香港是首次發生,代表包括白奧蘭在內,曾在 2023 年 6月和 12 月到港監察黎智英案開審,期間也與記者和外交人員會面。無國界記者要求港府解釋,保證其代表可以安全重回香港,監察黎智英案進展。

入境處指不評論個別個案,依法律和政策處理每宗入境個案;《集誌社》向保安局查詢,事件是否與 23 條有關、如何回應組織批評,仍待回覆。

#無國界記者 #黎智英 #蘋果日報
盤點過去 16 年商住樓消防指示 逾六成未遵辦

全文:https://bitly.ws/3hQaz

位處油麻地佐敦道,有60年樓齡的華豐大廈三級火造成五死 40 傷事故,揭發大廈違令七年未完成強制驗樓令,亦未有遵辦屋宇署在 2008 年發出的「消防安全指示」如更換防煙門等,違令達 16年。

華豐大廈例子或僅屬冰山一角,消防安全指示未被遵辦情況有多普遍?翻查屋宇署和消防處的《遵從情況累計資料》,就綜合或住用用途建築物,自有關條例在 2007 年7月實施至 2023年底,兩個部門共巡查 10,925 幢建築物。其中屋宇署發出逾 8 萬個消防安全指示、已遵辦的約 2.6萬個,即有逾 5.4萬個仍未遵辦,佔 67%。至於消防處發出的指示有近 28 萬個,獲遵辦的不足 11萬,逾六成、17萬個指示不獲遵辦。

消防安全指示不獲遵辦的情況,在綜合或住用建築物尤其嚴重。就商業處所,由 1997 至 2023 年發出的 2.6 萬個消防指示,約 10 %、近2700個未被遵辦;至於在商業建築物,在 1998 至 2023年底發出的逾 12 萬個指示,則約 5.8% 近7000個未被遵辦。

#消防安全指示 #華豐大火 #屋宇署 #消防處
華豐大火|三年獲撥款$49 萬 油尖旺防火會做過乜? $25萬國慶防火嘉年華、$10萬慶回歸防火話劇

全文:https://bitly.ws/3hQvn

油麻地華豐大廈昨11 日發生三級火,現場今晨仍未解封;有住客投訴,大廈一樓長期有破爛的燈箱和電線,投訴無門。事故亦揭發大廈違令七年未完成強制驗樓令,亦未有遵辦屋宇署在 2008 年發出的「消防安全指示」如更換防煙門等。

政府「完善地區治理」後看重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三會)職能,今年 4 月初政府剛公布近 3000 名新三會委員名單,當中包括 526 人為防火會委員。根據民政事務總署簡介,防火會負責推廣防火安全及其他有關大廈安全事宜,亦會舉行相關教育和宣傳工作、與業主立案法團推廣協辦大廈防火演習等等。華豐大廈大火,油尖區防火會過去幾年又做了甚麼工作?

翻查民政事務總署的社區參與計劃撥款計劃資料,防火會在過去三年獲約 49 萬元撥款,涉及六項活動。當中包括在 2023年 9月用逾 25 萬舉辦「慶祝國慶 74 周年油尖旺社區應急防火嘉年華」、用1.8萬元推廣電子蠟燭;在 2022年則用了 4.2萬元辦「齊心防火賀國慶迎金秋」、逾 10 萬辦賀回歸「社區共融防火同心」防火話劇等。

油尖旺區防火會在網站列出了 12 項活動花絮,除了上述六項活動外,其餘包括新填地街排檔火警演習、製作及推廣青年防火教育宣傳短片、大廈防火宣傳活動 (富貴街)、少數族裔暑假義剪暨防火同樂日、油尖旺區防火教育宣傳等活動。

剛於4月1日履新的油尖旺區防火會,現有35名成員,當中包括多名區議員。華豐大廈今仍未解封,大批關愛隊及警員在場,包括當區委任區議員、防火會委員Aruna GURUNG 到場視察。

#華豐大火 #防火會 #賀國慶防火嘉年華 #慶回歸防火話劇
華豐大火|揭違消防指示 16 年 委員鍾港武:防火會不具監察職能

全文:https://bitly.ws/3hQvn

油麻地華豐大廈昨發生三級火,現場今晨仍未解封;有住客投訴,大廈一樓長期有破爛的燈箱和電線,投訴無門。事故亦揭發大廈違令七年未完成強制驗樓令,亦未有遵辦屋宇署在 2008 年發出的「消防安全指示」如更換防煙門等。

今年 4 月初政府剛公布近 3000 名新三會委員名單,當中包括 526 人為防火會委員;防火會負責推廣防火安全及其他有關大廈安全事宜,亦會舉行相關教育和宣傳工作、與業主立案法團推廣協辦大廈防火演習等等。華豐大廈大火,油尖區防火會做了甚麼工作?

剛於4月1日履新的油尖旺區防火會,現有35名成員,當中包括多名區議員。民建聯油尖旺區委任區議員、防火委員會委員鍾港武表示,新一屆防火委員會暫定在 4 月 24 日開首個會議,他表示昨有不少委員都有到場了解災民有何需要,他自己昨日一直在庇護中心了解災民情況,而防火會主席羅家聰更自費購入電筒派發予災民。

鍾表示防火會每 3 個月會開一次大會,但因應籌備活動而設有不少工作組,「工作組都會開會,只提大會不公道,有啲人真係有嘢做就嚟唔到,但佢平時好畀心機做」。他認為防火會主要職能宣傳防火和逃生意識,指去年 9 月在西九文化區舉行的「慶祝國慶 74 周年油尖旺社區應急防火嘉年華」是歷來最大型的防火嘉年華,當日吸引了不少公眾參與,認為活動辦得很成功。他又舉例如 2020 年,佐敦有尼泊爾商人士疑用蠟燭燒着物件引發火警,防火會於是特別向少數族裔推廣使用電子蠟燭,「大家未必好慣,所以我哋都用了好多功夫去做推廣。」

今次華豐大火有指業主立案法團成員就驗樓問題出現爭拗,他指如法團有需要介入、防火會都會盡力協助,不過若業主不願夾錢完成大維修或法團多紛爭,問題就難以解決。至於華豐違反「消防安全指示」長達 16 年,防火會本身是否知悉?又能否監察情況?鍾港武不認為防火會具監察職能,坦言大廈有否遵從政府部門命令,不是由防火會負責;最多是到大廈宣傳時,見到有違令或危險情況,會向消防處去報備,「就算大廈收到命令,我哋都不會知,啲令有遵冇遵,不涉及我們的工作範疇,我哋最多問到數」,他認為若有更多資訊、或更有助監察。

#華豐大火 #防火會 #三會 #鍾港武
華豐大火|消防員架升降台檢查健美中心招牌 防火會委員否認失職

全文:https://bitly.ws/3hTKM
佐敦道華豐大廈周三( 10 日)發生三級火,造成五死 40 傷,事發第三日,現場仍未解封,消防員今午架起升降台,檢查一樓健美中心的招牌,及對上一兩層的招牌是否穩固。油尖旺防火會成員兼委任區議員Aruna Gurung昨日及今日都有到場,她表示,不認識」兩名印尼籍死者,會接觸他們的家人提供協助。她指防火會有恆常巡查大廈,否認失職

油麻地華豐大廈前日(10 日)發生三級火,兩名印尼籍人士喪生。今日現場仍有災民等候上樓領取物品,油尖旺防火會成員Aruna Gurung 連日到場。身兼少數族裔區議員的Aruna Gurung 向《集誌社》表示,「暫時唔識」兩名印尼籍死者,會接觸他們的家人提供協助。

她指防火會有恆常巡查大廈,至於巡查後仍見漏洞,她則否認失職,強調一直有做防火措施,例如向大廈派滅火筒,以及派防火單張等,「有啲係 careless 先發生。我哋會話畀佢哋聽,點解佢哋咁careless 。」

華豐大火釀五死,其中兩名死者為印尼籍。當區少數族裔區議員兼防火會成員Aruna Gurung 表示,暫時不認識兩死者。被問到會否協助死者家人,她指「會的,有做緊。」

Aruna Gurung 表示,相關活動是希望向市民傳播防火信息,防火會亦有向居民派單張,教導市民火災時應如何應對、求生,防火會亦會向大廈滅火筒、防火墊和煙霧探測器。

「一直有監察、定期巡查大廈」

今次大火,揭露大廈防火系統漏洞,昨有旅客批評,事發時大廈火警鐘沒有響鬧。在防火設備方面,防火會做過甚麼?Aruna Gurung 一再強調一直有監察、定期巡查大廈,「一向都查了大廈的管理,一早都給了信息。有啲單位冇嗰啲設施,我哋都通知咗。」

巡查後仍有漏洞,她否認存在失職,指會檢視有否人因「careless」(不小心)而引致火災,「一直有做開,不過有啲事發生的時候,有啲係 careless 先發生。我哋會話畀佢哋聽,點解佢哋咁careless 。」她說,如防火會做得不夠,會更努力宣傳,不會 「just leave it」。

#集誌社 #華豐大廈 #三級火 #防火會
華豐大火|地盤工闖火場 救人救小狗 重遇被救老伯感安心 「消防先係大英雄」

全文:https://bitly.ws/3hQCC

記者:廖俊升
攝影:劉貳龍

油麻地華豐大廈10 日的三級火,奪去五條人命,消防員、民安隊在大廈前方救火救人,大廈後面的一個建築地盤,一班無名英雄救出十多條人命。幾位地盤工人協力用長梯、吊籠,救出十多名災民。

燒焊工人文先生,一度冒著濃煙走入大廈賓館,救出被困的老伯、婦女和年青人,「消防員喺前面,我哋喺後面,冇消防員嘅時候,我哋盡力幫手。」文先生坦言,今天看新聞時感難過:「我哋以為救咗好多人冇乜問題。有啲唔開心,冇諗過咁多傷者,有人已經走咗。」

華豐大廈的後方有一個地盤,昨天上午,地盤工人準備施工,發現大廈冒出濃煙。七至八位工友,最初在旁觀察,突然有人向地盤方向呼救,工友們隨即動用長梯救人。「一齊幫,上面幾個,下面幾個扶梯,扶佢哋落嚟,叻㗎(索具工)、電機都有,我就燒焊」。
冒濃煙走入賓館救人

文先生入行數年,一個多月前才轉到事發地盤,遇上火災。他說,事發時沒作太多思考,便決定救援,「大家見到咁危險,第一個行動,一定衝埋去救佢哋。」

文先生更一度闖入火場。他從大廈後方的平台,走入賓館救人。他沒有拿毛巾掩口鼻,只是蹲下來慢慢走,「好勁呀啲煙,跑入去吸咗兩啖,喉嚨已經唔舒服。冇晒燈,地下全部都係水,見到伯伯自己一個。」

他說,消防員和民安隊在大廈前方灌救,但有人走到大廈後方呼救,因此他打算進入賓館看兩眼,看有沒有人被困,結果看見老伯、婦女和帶著小狗的年輕人被困,「佢哋企喺度唔敢走,我話慢慢行樓梯落去就無事。」今晨,他在現場重遇昨日被困的老伯,因而感到安心。

大半小時,他們救出十多人。「消防員嚟緊。因為消防員喺前面,我哋喺後面。冇消防員嘅時候,我哋盡力幫手。」

「消防員先係大英雄」

奮力營救市民而備受讚頌,文先生卻說:「消防員先係大英雄,我哋呢啲小市民嚟啫,冇得同佢哋比。」

事隔一日,文先生仍有餘悸,坦言看見新聞後感難過,救出多人,但原來仍有多人死傷。「有啲唔開心,好多傷者,冇諗過咁多。諗住得幾個人受傷,但有人已經走咗,40幾人受傷。我哋以為撲熄啲火就冇乜問題,點知咁大單......」

他坦言,如下次再遇同類險境,仍會盡量幫忙,但若太危險則不會嘗試,免加重消防員工作。

#集誌社 #華豐大廈 #佐敦道 #三級火 #職安真漢子 #地盤工人 #救人
華豐大火|為消防送食物充飢 齋舖重開向街坊派飯 老闆:做得幾多得幾多

全文:https://bitly.ws/3hTJj

華豐大廈前日( 10 日)的三級火,奪去五條性命。無情火背後,除了地盤工救人,也有齋舖派食物助消防員救災。就在華豐樓下,有一間開業 35 年的齋舖,60 歲的老闆翁先生當日早上回到舖頭,看見門口堆著大汗淋漓的消防員。他便跟十位員工,將店內所有食物都推出來,派給消防員。有消防員接過食物後欣喜道謝,翁先生只道:「幫到佢哋當時嘅肚餓就得,冇乜嘢。」

大火事隔兩日,華豐大廈仍未解封,大廈今天恢復供水。華豐地舖齋舖「普光齋」今天開門營業。

一有水供應,他們就煮飯派飯。下午三時許,齋舖師傅炒好多道齋菜,有豆卜青菜,用一個個盒子盛著菜飯。4 時 40 分,22 位長者在門外排隊等候,老闆翁先生在門外,擺出一張長檯,向長者派飯和橙。翁老闆說,他們每天也會派飯給有需要人士。今天有消防員看見齋舖員工,笑著說了聲多謝。

派飯行動,在大火當日持續,但對像是救災的消防員。那日早上,翁先生看見大火新聞,因擔心舖頭情況, 10 時半回到齋舖。當時火勢已控,仍有大批消防員進出大廈,一身裝備的消防員大汗淋漓,坐在齋舖門口。翁先生憶述當日時,屢次說「佢哋好辛苦」。

那天翁先生與十位員工回到齋舖,弄熱店內所有食物,都送給門外的消防員,有蘿蔔糕、唐菜餃、粉果、春卷,也送上水和汽水。翁先生認為,派食物只是舉手之勞,只望為消防員打氣,「消防員坐喺出面,好辛苦,做到畀佢哋就畀佢哋食。舉手之勞,冇乜嘢,冇乜特別意思。」

有消防員吃過齋舖的食物,笑著道謝,翁先生便覺滿足,他再三的說,這只是舉手之勞,與救援人員相比,只是微不足道,「幫到佢哋當時嘅肚餓就得。」

普光齋在華豐大廈開業 35 年,一直沒搬離這個社區。翁先生提到,一看見火災新聞,便擔心街坊安危,幸好朋友都安好,惟嘆死傷慘重甚為傷痛,「只可以講一句難受,愛莫能助......」。

齋舖內貼著告示,寫道每天會贈 200 盒飯盒,「歡迎隨緣樂助,功德無量」。每天下午,翁先生都會向有需要人士派飯,坦言酒微菜薄,只是自己的本分。「大家身體健康最重要,做得幾多得幾多。」

為何幫人是本分?「自己後生時曾經都困難過,如果當時我哋有免費飯食,會比較容易過啲。」60 歲的翁先生有一堂長長的眉毛,說時慈祥的微笑著。「食飽呢盒飯可能好重要,可能過咗呢個難關,佢哋就會好好多。」
華豐大火|內地客批警鐘無響 政府無善後 短期不再來香港

全文:https://bitly.ws/3hQiU

發生奪命三級火的華豐大廈有 35 間持牌賓館,火警令大批住客受影響。

廣東旅客陳先生和太太租住華豐大廈二樓的賓館,他憶述昨日火警時,警鐘並無響鬧,因門外吵鬧聲才發現火警,「冇響過,真係完全冇聽到響嘅。聽到樓下點解咁嘈嘅,一開門,嘩啲煙攻到呀。」他們逃生時,賓館大門的手柄脫落,險被困在內,其後他們沿樓梯離開。

他今天回到大廈,取回留在賓館的物品,進入大廈時,仍嗅到大陣煙燻臭味,玻璃爆裂,行路也難。「木板天花爆咗落嚟,電線都甩晒,門又爆晒。」

本身打算來港住兩晚、預昨天回程,車票也買了,但因意外滯留,昨晚在附近暫住,「又話你哋政府有補貼,冇人接觸我,冇人聯絡我喎,手機號碼都有留低,但冇人聯絡我,問親阿 sir 啲嘢都答唔到。」

經歷今次事件,陳先生表明短期內不會再訪港,「我諗應該有一段時間唔會嚟。覺得香港火警唔係好安全。消防好似冇檢查過咁,鈴唔響喎大佬,如果我瞓著咗,真係打橫出嚟。」

#集誌社 #華豐大廈 #佐敦道 #三級火 #賓館 #旅客
華豐大火|消防架升降台檢查一樓健美中心招牌

佐敦道華豐大廈周三( 10 日)發生三級火,造成五死 40 傷,事發第三日,現場仍未解封,消防員今午架起升降台,檢查一樓健美中心的招牌,及對上一兩層的招牌是否穩固。

攝影:劉貳龍

#集誌社 #華豐大火 #佐敦道 #消防員
圖輯|泰繽紛|城南道無潑水 車尾箱市集 的士是答案?

攝影:Nasha Chan

撰文:何珮瑚

現屆政府大搞「18 區日夜都繽紛」救市。適逢泰國新年,九龍城今起舉辦為期三日的「泰繽紛」慶祝活動,其中位於賈炳達道公園、城南道的市集則在今日開鑼。首日「泰繽紛」,城南道無潑水,車尾箱市集,充斥著那款車?的士是答案。

《集誌社》記者下午到位於賈炳達道公園的泰式市集觀察,場內有 34 個攤位,當中約有 10 個攤位售賣與泰式主題相關的貨品,包括泰式按摩、芒果糯米飯,另有攤位售賣「本港土炮手打檸檬茶」、香水等等。據現場所見,公園人流並不多,有售賣泰式雜貨的攤檔店員表示,早預料市集首日人流較少,但有信心未來兩日的潑水活動有助吸引遊客。

而位於城南道的車尾箱市集則有約 15 個攤位,主要售賣衣服、懷舊玩具等乾貨,而「中移動」亦有參加該市集。一般而言,於車尾箱市集,檔主會掀起自家的車尾箱門,並在內擺放售賣貨品。然而,城南道車尾箱市集則有六個攤位均使用的士。

其中一個在的士旁擺攤的攤檔、Jixportal負責人陳太表示,投得攤位後,主辦方會主動詢問店主有否私家車,若無,則會由大會安排車輛。她補充,自己曾參與其他18區夜繽紛市集,認為車尾箱主題有趣、主辦方安排順暢,但認為相比其他市集,城南道人流較少,預料三日約有2萬元營業額。

《集誌社》早前報道,九龍城民政處今年認為城南道不宜進行潑水,決定轉場至賈炳達道公園籃球場舉辦潑水活動。陳太嘆道,市集與潑水區有一定距離,擔心會分散人流,但透露投得攤檔時已獲主辦方告知城南道不能潑水,笑言「如果照潑水,我都有啲擔心一潑啲貨就會濕曬」。而主辦方另有租借巴士停泊城南道旁,供表演者於在路邊演出,吸引市民圍觀。

#集誌社 #泰繽紛 #潑水節 #城南道 #車尾箱市集
華豐大火|屋宇署要求消防陪入屋被拒 消防:你要上樓入屋,應該問警方

全文:https://bitly.ws/3hTKM

油麻地華豐大廈大火後兩日,大廈今( 12 日)繼續圍封。民政署、警方、消防等多個部門今天繼續在場處理災後情況,過程中發生一段插曲,屋宇署人員與消防員起爭執。

消防:「你要上樓入屋,應該問警」

黃昏時分,屋宇署人員希望進入大廈一所單位檢查,隨即向在場消防員提出,希望一同進入單位,惟消防員拒絕。消防反提出署方人員應向警察提出協助。屋宇署人員一再堅持,消防員仍拒絕,「你哋可以自己驗到㗎嘛?你要上樓入屋,應該問警方,唔係我哋。」

一名白衣警一直站在旁邊,聆聽兩方溝通,沒有提出意見。屋宇署人員接著向該警察查詢,警則指可陪同上樓,消防隊目隨即與一眾隊員離開現場。

#集誌社 #華豐大廈 #三級火 #消防處 #屋宇署
華豐大火|奪命火後消防調查 揭大廈警報、喉轆、滅火筒全失效

全文:https://bitly.ws/3hULU

華豐三級火造成五死 40 傷,大廈被揭一直未遵辦 2008 年發出的消防指示,究竟大廈的消防裝置設備是否能正常運作?消防處今晚回覆《集誌社》查詢,處方在火警當日進行調查,發現大廈火警警報系統、消防栓/喉轆系統、滅火筒不在有效操作狀態。處方今向相關人士發「消除火警危險通知書」(下稱通知書),會密切跟進個案,如未能於限期內遵辦通知書規定,會採取適當執法行動。

現行消防法例第 8 條規定消防裝置設備,每 12 個月要由註冊承辦商至少檢查一次,發出證明書後要將副本送交處方;若處方未收到有效副本,會向擁有人發信,提醒要符法例要求。處方紀錄顯示,大廈最近一次年檢是 2022 年 9月 21日,不符年檢;處方在 2023 年 11月向法團發信,正調查大廈未持有效年檢證書,如發現違規會適當執法。

另外,處方回覆顯示九龍總區人員在過去三年,共接獲十宗大廈火警危險投訴,全部涉阻塞逃生途徑;處方作了 30 次巡查和發出三張通知書,其後巡查顯示通知已獲遵辦。處方另在 2021年 12月接獲投訴,巡查發現 27 道防煙門因損壞而未能緊閉,涉及1至9字樓及11至14字樓;之後向法團發一張通知,由於涉及多道防煙門,法團曾三度申延期,最終於 2022 年12月底遵辦。處方在 2023年 7月底也接獲投訴,巡查發現 2 樓防煙門損壞未能緊閉,處方發出一張通知書、在2023年10月中被遵辦。

#華豐大火 #警報消防栓喉轆滅火筒全失效 #消防處
《集誌社》2024/25年度年訂達標率:22%
PayPal 年訂:https://thecollectivehk.com/subscribe/
Patreon 年訂:https://www.patreon.com/thecollectivehk
PayMe 年訂:https://bitly.ws/3doj4 (請在訊息欄內填寫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