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風波深入剖析:為什麼當時不反抗?為什麼過了這麼久才說?|天下雜誌

#MeToo風波深入剖析:為什麼當時不反抗?為什麼過了這麼久才說?

近期性騷擾、熟人性侵、權勢性侵事件連發,有人說是業力引爆,也有人困惑「這些人為什麼不早說」。

性騷擾-MeToo-性侵-性別-她和她的她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其他

其實,每一個勇敢發聲的背後,都需要很多的自我釐清,也需要很多對當下情境傻住困惑的排解、面對他人眼光的勇氣,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給每個勇敢發聲的人們一個擁抱。

然而,除了讓惡言惡行浮上檯面,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理解:理解為什麼有人不敢求救、理解為什麼有人真的以為自己沒做錯……,讓對話發聲,而是真正一起前進。

「讓悲劇劃下句點的唯一方法是說出真相」-《她和她的她》。圖片來源:劇照,Netflix 提供。 

盲點1 |為什麼當時不反抗?為什麼過了這麼久才說?

其實,沒有反抗的反應,是受害人當下因過度震驚、錯愕、害怕等複雜情緒,造成彷彿「癱瘓」一般的狀態。研究指出,性侵受害者無論是成人或孩童,遇到性侵當下常以消極反應,或甚至是「僵住」的反應,稱作「性侵引發的癱瘓」(rape induced paralysis)。被害人通常不會主動揭發,或過一段時間以後才發聲;也有的會出現否認先前控訴、而後又再控訴兇手的循環。

「性侵引發的癱瘓」更容易發生於「熟人性侵」的案件中,由於被害者與加害者早已互相認識,對於被害人的衝擊也更大;另一方面,他人對於雙方關係「互相認識就會喜歡」及「因為認識對方,所以沒什麼不好拒絕的」等誤解,往往成為受害者更難啟齒、更容易「癱瘓」的原因。

廣告

性侵害的本質相較其他犯罪,具有極高特殊性。被害人被性侵後,其內心會產生難以恢復的心靈創傷,嚴重時甚至是會引發創傷後壓力失調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反應,被害人在短時間內可能會麻木、疏離、欠缺情緒反應。

劇照素材取自/《她和她的她》,Netflix 提供。後製美術:雞湯來了

盲點2 |為什麼有人真的不知道自己行為哪裡不當?

我們不需要更多性別對立,而需要更多理解。在此次事件中,我們看見有許多人真的不理解這些行為有什麼問題,或是在道歉的聲明中仍處處顯露「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錯什麼」的痕跡。

並不是要幫加害人脫罪,而是我們也可以試著想想,是什麼讓他們「如此不明白」?若男性的陽剛氣質,若能同步發揮更多的陰性氣質,溫柔理解、能夠情緒紓解、合宜表達想法,或許就能跳脫霸氣英勇的框架,而在陽剛與陰柔之間更自在合宜的切換。

廣告

劇照素材取自/《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後製美術:雞湯來了

盲點3|身體自主,光知道還不夠?

根據衛福部保護服務司的統計,2021年性侵案件中,熟人性侵遠比陌生人性侵來得多,甚至師生關係、鄰居、保母、同學、家人親戚、朋友等,都可能是性侵的加害/嫌疑人。另一方面,性侵案受害人中超過一半(58%)是未成年的孩子們。

保護自己、身體自主,除了觀念建立,更需要具體練習!才能在真正遇到狀況時,盡可能避免癱瘓式傻住的狀況,「勇敢說不+練習拒絕+和身旁信任的人表達自己的遭遇」,是日常家庭性教育重要的練習,更是大朋友小朋友共同的習題。

雞湯來了與臺灣吧合作內容企劃。圖片來源:臺灣吧製圖、提供

雞湯來了與臺灣吧合作內容企劃。圖片來源:臺灣吧製圖、提供

熟人性侵遠比我們想像得更多,也更加錯愕震驚。願我們都能更加懂得接住身旁受傷的靈魂,做他們「需要的」那種重要他人;也願我們都更能在還沒發生悲劇之前,更懂得預防與保護自己。

每一個 #MeToo 的勇氣都多麽不容易!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

(作者:蕭子喬,原文編撰:羅仕翔、臺灣吧、蕭子喬)

(本文授權轉載自「雞湯來了」,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相關熱門主題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廣告企劃|決戰減碳時代!2050年淨零排放,一起迎接永續新世代|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