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網店的一些小撇步

最近多了不少人開網店,但對整個網店生意的營運有點混亂,根據客戶經驗,有幾點想分享一下﹕

來貨編

在你開始你的網店時,最好先想一想你的產品是否有優勢。說實話,現在 HKTVMALL 已經拿下絕大部份產品的網上零售市場。

如果你只是剛起步,一定要確定你的產品有獨特賣點,最好是你獨家的,或你專攻某一類產品。

也最好先做一些市場調查,是否已經有出名的網店或電商,否則真的很難跟他們競爭。

平台編

老實說,不少網店一開始因為不想賣廣告所以打算做好 SEO 來增取流量,但根據自己的經驗,除非你有充足的時間,否則我覺得 SEO 難以在一開始的流量策略。

利用別人的平台 (例如 IG Shop/Amazon/ Carousel)可能會令你較易起步,但一定要同時建立自己的平台、建立自己的受眾,否則有一天你會被平台嚴重控制你的收入。

流量編

最近看了一個外國美容品牌 Glow Recipe,由兩位華人女仕所創,他們在這一兩年冒起得很快,其中一些經值得分享。

美容產品是一個競爭極之大的行業,若要行廣告成本會很高,於是他們透過不同的方法獲取曝光,例如參加 Shark Tank等。

她們提出過一個觀點就是 — 令你的產品值得被人提及

因為她們本身是做產品開發出身的,所以對於產品的熟悉度非常的高。而令受眾更有印像的是,她們會為每位顧客度身訂做護膚的日程。

一般的美容產品可能會有一個個程序,例如步驟 1 是 xxx、步驟2 是 xxx……

但她們不認同這個做法,她們認為每個人的皮膚特質不同,特別是每個人的工作性質也不同,文員跟藍領的工作時間、性質也不同,每日的護膚程序也應該不同。

因此,他們會為每一個客人度身訂造護膚的程序。而這些貼身的服務令她們的產品在社交媒體得到很好的反應,也為她們的品牌製造了相當多的內容行銷。

而她們亦非常強調 — Be Authentic (要真實)

事實上,她們堅持產品模特完用完產品後不 P 圖,亦令她們的可信度不停提高。

當然,若你的產品偏向大眾消費品,要製造內容的話,也可以從中找一些相對特別的產品引起客人興趣。例如我見過超級市場類會為無酒精啤酒撰文介紹。

另一個可行的途徑則是製作一些選購指南,例如「如何選購冷氣機?」「如何選購西裝」等。

Last Mile

記得跟一間媒體合作過,他們打算推出自家的產品,但計算後,運輸成本相當高,最後放棄。

Last Mile 的意思就是最後一英里,即客戶數到產品前的最後一步。我想這也是很多網店的困擾。

Last Mile 在香港是非常的貴。

Amazon 有個服務叫 FBA,相信有用開 Amazon 賣貨的人都會相當熟悉。簡單而言,就是把貨品送進它們的倉庫,然後 Amazon 會用它們的物流系統替你送貨,不管你是否用他們的平台去賣。

原來香港也有類似的服務,有部份叫作網店代營運,就是向本地的物流公司租一個架,然後每日幫你派貨,讓你不用存倉也不用管理車隊。據我所知,收費是以月費形式、每月一個特定的派送件數。更高一級的物流公司連凍貨也可以以這個形式運作。

若各位不想處理這個後續部份,這些公司可以是一個選擇。

做網店其實不比做實體店易,只是感覺上起步成本較低,但也要花相當氣力處理不同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心理有個合理的預期回報期,那你的壓力可能會相對少一點。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

About Ringo Li 11 Articles
被 SEO 耽誤的 Blogger,為了財務自由誤打誤撞走進網絡行銷界。不太喜歡挑戰沉悶的 Office 生活,閒時寫下文。個人網站 https://www.ringol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