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症狀?攝護腺癌前兆8症狀、治癒率、指數正確解讀 - 癌症問康健

認識攝護腺癌

出處 / 癌症問康健 瀏覽數 / 94130

攝護腺癌是男性特有的癌症,與年齡、家族病史、肥胖等都可能有關連。整體而言,攝護腺癌是病程進展較慢的癌症,相對於國人其他常見的癌症,存活率高,預後也較佳。攝護腺癌會有什麼症狀、該如何預防?請看以下介紹。

攝護腺癌症狀有什麼?看懂攝護腺癌原因、分期治癒率、PSA指數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攝護腺癌是什麼?

攝護腺癌又稱為前列腺癌,攝護腺是男性特有的一種特殊腺體,與形成精液有關。當惡性腫瘤出現在攝護腺就稱為攝護腺癌。好發年齡在 60 到 80 歲之間的男性,45 歲以前的攝護腺癌病人相對少見。攝護腺癌生長速度比其他癌症來得緩慢。

攝護腺癌症狀?攝護腺癌有前兆嗎?

攝護腺癌早期通常症狀不明顯,開始出現症狀時,可能和良性攝護腺肥大症狀差不多。可能的症狀包括尿急、開始排尿時排不出來、尿流變細、尿完後滴尿、尿流斷斷續續、膀胱無法排空的感覺、夜尿、血尿等。

當攝護腺癌侵犯儲精囊,會出現精液帶血或射精疼痛。若有骨轉移時會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或脊椎受到壓迫而產生神經方面的症狀,部分病人癌症已擴散至別的器官時才發現。

廣告

攝護腺癌原因?3 成因要注意

攝護腺癌的確切致病原因目前仍不明朗。根據美國醫療機構梅約診所(Mayo Clinic)的說明,攝護腺癌的起因是攝護腺細胞 DNA 起了變化。細胞的 DNA 會對細胞下指令,讓細胞知道要做些什麼。而當攝護腺細胞 DNA 改變,使得細胞不正常增生最後成為腫瘤細胞。攝護腺癌可能的風險因素包括:

  • 年齡:超過 50 歲後,攝護腺癌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 家族病史:如果血親曾被診斷罹患攝護腺癌,那麼你罹患的機會也會增加。此外,如果你的家族有被判斷擁有乳癌的高風險基因(BRCA1 或 BRCA2),或是家族有嚴重的乳癌病史,那麼你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也會增加。
  • 肥胖:相較於正常體重的人,肥胖的人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也可能會增加。不過這部分的研究結果仍然沒有明確的結論。肥胖的人如果罹患攝護腺癌,可能病況會更具攻擊性、治療之後復發的機會也更高。
廣告

攝護腺肥大會變攝護腺癌嗎?

攝護腺癌是攝護腺的細胞癌化,並不是因為攝護腺肥大而引起。也沒有明確的研究證據顯示與攝護腺發炎有關。一般人會誤解攝護腺肥大會演變為攝護腺癌,只是因為當攝護腺發炎時,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指數會升高,而罹患攝護腺癌的人,該指數也會升高,才會造成誤解。

如何診斷攝護腺癌?PSA 指數異常是攝護腺癌嗎?

早期攝護腺癌通常沒症狀,因此患者多半無感。當腫瘤逐漸侵犯尿道、膀胱頸時,則會發生解尿不順的症狀,會一直有尿意,但尿液難以排空,嚴重者可能出現血尿、尿失禁等。若更晚期發生癌細胞骨轉移時,會有骨頭疼痛、甚至行動不便的風險。

廣告

目前攝護腺篩檢的方法,包括經由肛門指診、經直腸超音波檢查以及血清攝護腺特殊抗原(PSA)檢查等三種:

  • 肛門指診

是醫師用手指探入肛門直腸觸摸攝護腺,如此可以了解攝護腺是否有腫塊或硬化的現象。這是最基本的篩檢方式,立即掌握攝護腺有無其他病變。但指診對早期而且無法觸摸到的腫瘤效果有限。

  • 經直腸超音波檢查

可以將較細小的病灶偵測出來,然後用超音波導引到病變處抽取組織做病理化驗,一旦證實有癌細胞存在,再根據期別及病患整體狀況來擬定治療計畫。

  • 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

除了肛門指診和經直腸超音波檢查有助於及早偵測到癌病灶外,還可以利用抽血來作「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篩檢。

廣告

目前以攝護腺特異性抗原作為攝護腺癌症篩檢項目之一,需要瞭解的是攝護腺特異性抗原只具有攝護腺的特殊性,並不具有攝護腺「癌」的特殊性。所以攝護腺出現病變如攝護腺發炎或攝護腺增生肥大時,攝護腺特異性抗原都有可能會升高,所以攝護腺特異性抗原升高並不代表已罹患攝護腺癌。

檢驗攝護腺特異性抗原的方法有很多種,一般都把閾值訂在 4ng / ml,若是檢驗值超過這個數值就要做進一步的檢查,包括肛門指診和經直腸超音波檢查。

攝護腺癌分期?攝護腺癌治癒率各期多少?

攝護腺癌的分期如下:

第一期:無法由肛門指診檢查出來,也沒有症狀,通常是因為接受治療良性肥大所切除的攝護腺組織在顯微鏡檢查時發現。此期的腫瘤侷限在攝護腺內,並無擴散到攝護腺以外的器官或淋巴結。

第二期:肛門指診摸到硬結,或血液檢驗發現異常,但仍局限在攝護腺內。

  • 2a:腫瘤已侵入一葉或一側的攝護腺一半。
  • 2b:腫瘤已蔓延超過一半的攝護腺,未超過兩葉。
  • 2c:腫瘤侵犯兩葉攝護腺。

第三期:癌症已經侵犯到攝護腺周圍的組織,包含周圍的貯精囊或鄰近膀胱的組織。

第四期:癌症已經轉移,侵犯淋巴結、骨頭或其他的器官。

至於攝護腺癌的整體存活率,根據台灣癌症登記中心 2015 年至 2019 年的追蹤數據,攝護腺癌的 1 年存活率為 93.1 %、2 年存活率為 86.2 %、3 年存活率為 79.7 %、4 年存活率為 74.1 %、5 年存活率為 68.5 %。

若以分期來看,臨床第一期或第二期,不管是手術或放射線治療,都有 80 % 至 90 % 以上的長期存活率,也就是局限性的攝護腺癌是很有機會痊癒的。

若是第三期的腫瘤,經過手術、放射線治療及荷爾蒙治療後,50 % 至 70 % 有 10 年存活率。

若已達第四期,配合荷爾蒙治療,如果只有淋巴腺轉移的病人,平均存活率應可大於 5 年至 6 年以上;而轉移至骨骼或其他器官則平均存活率約 2 年至 3 年。整體來說,攝護腺癌是病程進展較慢的癌症,相對於其他常見癌症的預後好很多。

攝護腺癌常見治療方式有什麼?

攝護腺癌的治療方式,依期別不同包括:積極監測、開刀、放射治療、攝護腺冷凍治療、荷爾蒙治療、化學藥物治療以及免疫治療等。
 
對於第一期攝護腺癌,若癌細胞分化良好,僅局限於小範圍(即所謂低風險癌),而且依照病人身體條件考量,可能有其他的共病更會在餘生中造成更大生命威脅時,可以考慮暫時不開刀或進行其他治療,而是積極監測,主要是定期以攝護腺特異抗原為追蹤工具。
 
若是病灶範圍較大或癌細胞分化不良時,可依由醫師與病患共同討論之後選擇開刀、放射治療或攝護腺內冷凍治療等。開刀時除了切除攝護腺外,並同時廓清骨盆腔淋巴腺。
 
癌灶轉移到骨骼或其他部位時,通常以荷爾蒙治療為主。荷爾蒙治療包括睪丸切除,或使用抗雄性素作用之各種藥物。一旦荷爾蒙治療失敗,再考慮做化學治療。即使在上述方法失效之後,仍有免疫治療、放射核種藥物(radiopharmaceutical)等新進療法,都有一定的療效。

2 方法預防攝護腺癌

目前還沒有確切可以預防攝護腺癌的方法。但是整體來說,醫師仍然建議以下的生活和飲食方式:

  • 保持健康飲食

有健康的飲食習慣可以降低攝護腺癌的風險。包括:

  1. 降低脂肪的攝取:有研究顯示,攝取大量脂肪的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也增加。
  2. 增加蔬果攝取:蔬果中含有大量維生素和營養成分,可以降低攝護腺癌的風險。
  3. 降低奶類製品的攝取:有研究顯示,攝取大量例如牛奶、起司和優格等奶製品的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會增加。不過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研究結果都證明兩者明確相關。
  • 保持健康體重

肥胖的男性,也就是 BMI 超過 30 的人,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會增加。想要控制體重的話,一方面必須減少卡洛里的攝取、另一方面則是建議規律運動。

參考資料來源:癌症希望基金會Mayo ClinicMayo Clinic-Prostate cancer康健知識庫

你的問題沒有被解答?歡迎加入社群

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