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或許不是病,只是老了!告訴家人,5種情況別過度擔心 - 新浪香港

「老年病」或許不是病,只是老了!告訴家人,5種情況別過度擔心

王大媽71歲了,最近感覺身體哪哪都不舒服,還去做了全身體檢,一番檢查下來,身體只是有點高血壓的小毛病。

但王大媽還是哀求著醫生再開點保健的藥,一番追問之下,原來是最近身邊的朋友大病犯了,行動不便,王大媽也怕突然生病,成為孩子的負擔。

但人老身體衰弱是生命正常的過程,不可逆轉只能延緩,而且有些「病」在老人身上很正常,過度治療反而傷身。

一、正確認識和理解「老年病」

多少歲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老了?1982年,聯合國「老齡問題世界大會」明確了對老年期不同階段的劃分,具體來說:45-59歲老年前期,60歲以上老年期,80歲以上高齡期,90歲以上長壽期。

60歲以後,身體機能衰弱更明顯,疾病也會更容易找上門。而老年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患的與衰老有關的,並且有自身特點的疾病,包括腫瘤、高血壓與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與肺炎、膽囊病、前列腺肥大、股骨骨折與糖尿病等。

雖然老年病對生活影響較大,但其實有些老年病症狀可以視作是正常的老化過程,並不需要特殊治療。

雖然老年病對生活影響較大,但其實有些老年病症狀可以視作是正常的老化過程,並不需要特殊治療。

二、5種情況不用過度擔心

1.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一種常見的肌肉骨骼疾病,多發於絕經後女性和老年男性。最新全國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顯示,50 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為19.2%,其中女性為32.1%,男性為6.9%;65 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為32.0%,其中女性為51.6%,男性為10.7%。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骨質疏鬆很常見,但對於老年人來說,容易因為跌倒、撞擊等導致骨折的發生,對生活和健康都產生嚴重影響。因此,60歲以後,做一個「不倒翁」很重要。

而日常中,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桑治純理建議,可以通過多運動、多攝入營養物質、每日日曬30分鐘等方法來維護骨骼健康。

2.竇性心律不齊

很多人在體檢時會被提示「竇性心律不齊」,然後開始緊張不安。實際上,竇性心律不齊其實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與呼吸深度和頻率有關,並不是疾病。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多為良性,一般不會有任何臨床症狀,不需要任何治療,不必心慌。

但是需要注意,若是檢查出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則應及時複查。這種類型的竇性心律不齊能在老年人及冠心病患者中比較常見,可能是由於心肌缺血、心肌肥厚、冠心病等器質性心臟病引起,但也可能與情緒不穩定或使用某些藥物(如洋地黃、嗎啡等)有關。所以,若是出現這類心律不齊,應進一步完善心臟檢查,有助於早期診斷或排除潛在的器質性心臟問題。

3.老年性耳聾

耳朵聽力下降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一種正常現象,60歲以後,耳部的神經以及組織退化,耳聾的情況便會越來越明顯。

不過,除了年齡因素,長期噪音暴露、血管健康、糖尿病等問題也可能增加耳聾的發生率,因此需要在生活中儘量避免這類危險因素。

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保護措施,如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噪音環境中、適度的體育鍛鍊、均衡膳食、戒菸戒酒、及時治療慢性疾病等,可以延緩聽覺損失的速度,同時提高整體生活質量。

另外,若耳聾已經到了影響生活的程度,則需要及時佩戴匹配的助聽器,適當改善聽力,提高生活質量。

4.偶爾便秘

年紀越大,愈容易便秘,主要跟腸道肌肉減弱和彈性降低、飲食習慣改變、水分攝入不足、藥物使用、身體活動減少及消化系統功能減弱等因素有關。

如老年人胃腸功能較弱,腸蠕動速度緩慢,若平時膳食纖維攝入少,缺乏運動,便會增加便秘的發生率。

偶爾便秘通常不會引起過多的問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心情放鬆可以有效預防便秘。但若長期嚴重便秘,則應及時就醫,由專業醫師進行評估和治療,避免愈演愈烈,造成嚴重後果。

5.睡眠時間減少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下降,新陳代謝變慢,老年人對睡眠的需求也會減少,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老年人清晨容易早醒的原因。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改善生活習慣、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等方面進行調節,不需要特殊治療。

而若是因為健康問題,如疼痛、尿頻、呼吸困難或抑鬱或焦慮情緒等因素導致的睡眠減少,就要及時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了。

三、如何讓自己老得慢一點

1.早戒菸——防肺老

戒菸是防止肺部老化的關鍵一步。吸煙不僅會導致肺部組織受損,還會引發呼吸道疾病和肺癌等嚴重健康問題。早期戒菸可以減少這些風險,維護肺部健康。

另外,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朱曉莉提醒,過了40歲,若存在長期抽菸史,且出現活動後氣急,或者咳嗽、咳痰三個月以上的情況,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肺功能檢測,確定是否患上了慢阻肺,並且及時治療。

2.多用腦——防腦老

除了年齡因素,大腦的衰老通常與生活中的因素密切相關,如長期的生活壓力、熬夜、不良的睡眠習慣以及過度的大腦疲勞等,都可能對大腦功能產生負面影響。

俗話說,「用進廢退」,經常用腦可以促進腦血液循環,提供足夠的氧氣和營養物質,維持大腦的健康和功能。因此,保持積極的生活方式,包括減輕壓力、維護良好的睡眠、規律的作息時間以及持續學習新知識,都有助於延緩大腦衰老,提升認知功能。

3.穩體重——防肝老

2014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PANS)上一篇研究發現,體重指數(BMI)每增加10,肝臟的表觀遺傳年齡就會增加3.3年。也就是說,肥胖可以加速個體機體肝臟的老化速度。

而想要預防肝臟老化,保持健康體重十分必要。日常中應注意限制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攝入,多食用蔬菜、水果和全穀物;積極進行體育鍛鍊,增加身體代謝,有助於減輕體重。

另外,建議高風險人群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監測肝功能,及早發現和治療潛在的問題。

4.巧補鈣——防骨老

鈣是維持骨骼健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隨著年齡增長,骨密度逐漸下降,容易導致骨折和骨關節疾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創傷骨科主任醫師徐海林提醒,想要「防骨老」,補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至關重要。

其中,曬太陽是預防骨質疏鬆的最簡便的方法,老年人可以選擇在中午前後,每天約半小時曬,但是要注意避免隔著玻璃曬,以確保最大程度地吸收陽光的好處。

5.做防曬——防皮膚老

皮膚老化過程中,光老化是引起皮膚老化最重要的原因。雖然曬太陽有助於鈣吸收和維生素D合成,但若不注意方式方法,曝曬於紫外線下可能導致皮膚老化、皺紋、色素沉積和皮膚癌等問題。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王寶璽建議,無論室內或戶外活動頻率如何,夏季都應每天使用防曬霜。戶外活動頻繁的人最好全年都塗抹防曬霜,通常選擇SPF20~30的產品,如有條件,應每2小時重新塗抹一次。如果前往海灘等陽光強烈的地方,應選擇SPF50以上的防曬霜,並在外出時戴帽子、太陽鏡等防護措施,以維護皮膚的健康和年輕。

人在上了年紀之後,出現一些慢性疾病是非常正常的,對此不必過於憂慮。我們應該關注老人的健康問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共同創造健康、幸福的老年生活。

  • 參考資料:
  • [1]《我是老年人嗎?什麼病算是老年病呢?》.珠海市人民醫院. 2022-12-05
  • [2]《靜悄悄的殺手–老年骨質疏鬆症》.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老年醫學科.2023-06-12
  • [3]《為什麼年紀越大,覺睡得反而越少?警惕老年人睡眠障礙!》.湖北中醫藥大學國醫堂.2022-03-11
  • [4]《人生有三個「斷崖式」衰老轉折點!做好這6件事,老得慢一點!》.健康時報.2021-12-2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