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茶詩文化第四期推廣計畫   第二屆尋鷗吟詩獎頒獎典禮 | 勁報 | LINE TODAY

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嘉義茶詩文化第四期推廣計畫   第二屆尋鷗吟詩獎頒獎典禮

勁報

更新於 2020年08月29日09:44 • 發布於 2020年08月29日09:36

【勁報記者孫慶璋/嘉義報導】

嘉義地區歷來詩風盛延不絕,日治時期是台灣詩社發展顛峰期,全台詩社數目最高曾達290個以上,各地經常舉辦聯吟詩會,吟詩創作體現當代社會脈動及真摯情感,茶、詩皆為當時人際交流最佳媒介。29日上午,嘉義市長黃敏惠特別到市府文化局演講廳為第二屆尋鷗吟詩獎競賽參賽選手加油打氣,並頒發感謝狀給評審老師,接續在戶外露天茶席欣賞由參賽者之一的實踐大學詩社帶來的現場表演;下午並由嘉義市副市長陳淑慧代表黃敏惠市長,頒獎給古典詩文人調、古典詩新唱組、現代詩組獲獎者,期許尋鷗吟詩獎甄選促進茶、詩、旅多元跨界交流,讓古典詩詞貼近現代常民生活,進而成為諸羅特色茶詩文化。

嘉義市長黃敏惠談到,參賽者的參與讓文化、人文更與眾不同,更多故事與心情可以記錄下來,一個比賽具有很大的意義,就是大家齊聚,互相觀摩、欣賞,而這也正是詩社可愛之處。尋鷗吟社創立於1919年,由一群喜好古典文學地方人士所發起社團,社員有方輝龍(大同技術學院茶文化系主任方婷婷之祖父)等15名,選方輝龍為社長,張李德和、林玉山皆為該社顧問,讓當時的嘉義成為全台文人聚會的好地方。而生活中細膩的感觸,加上精煉的語言跟文字,表達出「藝術就在生活中」的意象。剛剛在戶外喝了一口好茶,是茶農們用心製作,透過專業品茶師泡茶,讓生活變得好幸福。

文化局表示,市府重視茶詩文化的延續,補助活泉人文館執行「109年度活泉。尋鷗社-嘉義茶、詩文化第四期推廣計畫」,舉辦第二屆尋鷗吟詩獎競賽以「諸羅八景節氣茶詩」為詩題徵稿。經評審委員評選入選決賽團隊,古典詩文人調組26組、古典詩新唱組9組、現代詩組11組,共46組參賽者進入決賽,更有2-3組選擇以嘉義難得日環食為題材。

活動規劃在演講廳內舉辦競賽,演講廳外邀請三組決賽參賽者依議程於演講廳外長廊參與茶詩會吟唱,以競賽之自創詩/自選鷗社藝苑指定詩為主,藉由演講廳外之茶詩會吟詠自創詩,鼓勵新生代從事詩文創作吟唱,顯揚臺語詩歌之美,以綿延諸羅詩學文化。

今天除了尋鷗吟詩獎古典詩暨現代詩決賽,活泉人文館與大同技術學院地準備了戶外露天茶席,大同技術學院王榮聖校長帶領大同技術學院茶藝社進行茶詩會,林櫻如老師暨學生進行閩式工夫泡茶藝展演,亦可品嚐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成果展所封的茶,現場進行第四期計畫之封茶活動,以珍惜封藏記憶的心、印證轉化祝福的心,沉浸在豐富多樣的茶香氛圍,體驗精彩的茶詩文化。▲(圖片來源:記者孫慶璋攝)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