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光金大股東身份發聲 吳東亮:從來沒有反對增資 - 金融 - 工商時報
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以新光金大股東身份發聲 吳東亮:從來沒有反對增資

新光金控大股東各有「異」見。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31日首次以新光金大股東身份出面澄清。圖/本報資料照片
新光金控大股東各有「異」見。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31日首次以新光金大股東身份出面澄清。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新光金控大股東各有「異」見。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31日首次以新光金大股東身份出面澄清:「從來沒有反對增資,只要新光金董事會通過,一定會參與增資」,但強調不要只是不斷向股東拿錢卻發不出股利的單點式增資,只是讓股價越增越低,應是找出更佳的方案確保2025年底新光人壽RBC都能在200%以上,才能順利接軌。

吳東亮並呼籲,若上半年新光金能增資新光人壽70億元,政府「可以緩一下嗎」。即給新光金時間找出更佳的解決方案,他強調股東、新經營團隊「絕對不敢跟政府作對」,只是希望對股東負責,這幾年都不可能發出股利,非不得已,金控現增是最後的選項。

在金管會確認台新金未違反金金分離原則後,吳東亮首度直面媒體以大股東身分暢談新光金問題,他強調新經營團隊都是一時之選,去年新光金現增新壽15億元,加上新壽發次順位公司債130億元,10月已讓RBC站上200%,但11月受市場影響又降至200%以下,證明透過不斷單次增資並無法解決根本壓力,吳東亮亦力挺新壽提出動用死利差互抵特別準備金,轉列淨值下特別盈餘公積,他直言有三家壽險動用過,坦言「新壽現在已在加護病房,難道要等到太平間才用特效藥嗎?」。

吳東亮強調新光金一定會對子公司現增,但金控如何籌錢應有彈性,過去新光金歷經幾次增資,一直用低於票面募資幾百億元注資新壽,但並沒有解決問題,且股東可能先賣股票,再用9折價參加現增,股價越增資越低,回不到票面,且關鍵是後續2026年必須接軌ICS,新壽接軌前RBC要達到200%以上,距離接軌僅剩兩年,新光金資金缺口很大,絕非增資70億元可解決。

吳東亮多次強調,並非不贊成增資,但經營事業最大的責任,是要賺錢發股息給股東,股價才會上來,況且目前新光金股價還在票面以下,不應向股東伸手要錢。他主張,新光金團隊相當努力,雖然死利差互抵被否決,董事長魏寶生也提過人壽財務再保機制,同樣也被拒絕,目前已積極尋求顧問公司協助,若這幾條路都不行,現金增資才是最後解決之道。

他表示,過去新光金多次增資,經營沒有改善,更大問題是2025年RBC若達不到200%,新光恐有倒閉危機;但事實上新壽並沒那麼慘,就資產面來看,若死利差互抵可被允許,其實新壽是「坐在金礦上」,甚至RBC可名列前茅。

吳東亮說,明年底新壽RBC一定要達標,雖然今天增資、明天就會達標,然而關鍵是後面有無辦法維持在200%以上,目前大家把問題看得太簡化,新光金董事會很負責任,希望找到更好方法達到延續效果,增資70億元可能達不到效果,正在請外部顧問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他呼籲,新光金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目前經營團隊很用力在做,希望50萬股東可給予支持,也希望政府支持,希望改變新光金往上走的努力可以達成,而這也是在幫助政府解決問題。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