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職場預測】混合工作、AI職場熱潮料持續 致勝在於2大關鍵詞?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商業 - 商業頭條 - D240209

【2024職場預測】混合工作、AI職場熱潮料持續 致勝在於2大關鍵詞?

商業

發布時間: 2024/02/09 14:00

分享:

分享:

Globalization Partners亞太區總經理Charles Ferguson認為,今年的職場關鍵字,就是「擁抱改變(Embrace change)」以及「取得平衡(Get the balance)」。

經歷後疫情時代,2023年可算是各種工作模式的「試用期」,由推動混合工作模式、到「模仿裁員」、採取「迴旋鏢員工」策略,企業都開始嘗試摸索新方式,為求能吸引和留住人才。來到2024年,職場的最新趨勢和關鍵字又是甚麼?企業如何把握機會,改變職場管理?就讓人力資源專家逐一拆解。

【職場趨勢】打工仔不願回辦公室上班 疫後興起「咖啡打卡」文化

【爭奪人才】提供清晰透明晉升階梯 餐飲集團內部培訓挽人才

隨着2024年的到來,不論是大型企業、抑或中小企,都會想盡快提升生產力搶先復甦,但催谷員工的同時,如何留住他們的心,在人才荒的情況下,打贏這場戰爭?人力資源機構Globalization Partners(G-P)亞太區總經理Charles Ferguson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到,預料2024年全球人才爭奪戰將持續,對僱主而言,今年的職場關鍵字,就是「擁抱改變(Embrace change)」以及「取得平衡(Get the balance)」。

Ferguson表示,在過去幾年,職場環境迎來顛覆性的變化,不論是僱主的角色、員工的期望、抑或人工智能(AI)的冒起,所有事情都不再與過往一樣。在去年,企業猶如「打開眼睛一樣」,進入試驗期,嘗試利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迎合市場的趨勢。而今年,企業是時候以實際行動,來擁抱這些改變。他強調,僱主不要再想着能會回到以前的工作模式以及職場環境,「當人才都往前看、往前走,企業卻選擇原地踏步,甚至走回頭路,回到傳統的工作模式,到最後只會錯失良機,在市場失去競爭力且被淘汰。」

不只是新世代 習慣混合工作模式

舉例指,混合工作模式的需求將變得更普遍,「其實不只是新世代,就算是資深員工早已在疫情期間,習慣了相類似的工作模式。」所以,他認為現今大部分人才對於相關政策的期望也會更高。

Ferguson坦言:

改變並不是甚麼負面事情,反而是一個機會。對於僱主而言,在2024年的首要任務,就是擁抱改變。

他補充指,紙上談兵很容易,但實際要執行、要突破既有框架,對於企業而言,確實仍有挑戰,無從入手。因此僱主在今年必須更全面地審視其混合工作團隊的需求和策略,從中取得平衡。

而所謂的「平衡」,Ferguson就解釋,並非所有人都想在家工作或遙距工作,「如在香港,我們都知道住宿空間不大,工作時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家人影響,有些打工仔反而更熱衷回公司。」所以僱主也不能只認為員工要遙距工作,反而可設立清晰指引,規定員工每星期在辦公室工作的工作時間,其他時間則讓員工自行選擇工作地點,「最重要是聆聽他們的想法,彈性思考,再實施合適的政策。」

不應對AI感恐懼 加緊腳步部署

除了混合工作模式外,Ferguson另提到,今年「AI職場」也將會延續去年掀起的熱潮。不過,市場上仍有不少僱主和打工仔,對於AI在職場都分別存在疑慮和擔憂,僱主會擔心資料安全保護、僱員則憂慮被自動化機器取代。

但Ferguson笑言,因科技的進步而改變職場環境和工作模式,並非首次,

試回想一下,當年互聯網的普及,同樣顛覆全世界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模式。

所以僱主在此刻不應對AI感到恐懼,盡快擁抱改變,也要做好足夠的風險管理。同時應加緊腳步部署,找對方法,讓員工和AI和睦共處,使他們感到安心,「切忌用AI取代員工,AI是用來輔助員工。」他強調,應讓人類做人類擅長的事,讓機器做機器擅長的事,從中協作取得平衡,方為企業致勝的關鍵。

【招聘趨勢】前線行業人手今年續緊張  零售餐飲仍為重災區

記者:曾曉汶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營商Tips。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