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看懂

華為禁令風暴

useMyKeyWord

美國商務部禁令

美國商務部5月15日宣布將華為(Huawei Technologies Co.)及70家附屬公司納入貿易黑名單,禁止華為沒有華盛頓當局核准的情況下,向美國企業購買零組件。


useMyKeyWord







華為手機業務營收佔比達4成,

禁令衝擊大








華為硬體產品主要包括通信基站及光通信設備(運營商業務)、手機等消費電子(消費級市場)和伺服器等(企業業務)三大產品。外界解讀,美國不論從ARM晶片架構、高階晶片、谷歌安卓(Andorid)系統等掐住華為咽喉,將使華為手機遭到重大打擊,並傳華為手機出貨量恐下修高達逾 2成。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而從華為2018年財報觀察,消費者業務(含PC、手機等)的營收佔比為48.4%,一般預期,華為去年全球手機出貨量約2億支,營收佔比應有4成;而原本今年估出貨量看2.7~2.8億支,如今在美國禁令全面防堵下,今年銷售量承受衰退壓力。









華為中國以外地區營收佔比逼近5成

在美國禁令下,有人說,華為未來在非中國地區將跛腳,從2018年華為來自各區域市場的營收佔比,中國佔51.6%,歐美合計佔35%,去年度兩大市場均有逾2成的成長幅度。雖美國佔比極小,僅6、7%,但外界認為,華為若失去歐洲手機市場,三星、小米、VIVO…等非蘋陣營,將趁勢作大。








華為地區營收佔比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延伸閱讀










美國為何盯上華為?






·華為危害其國家安全

2011年起,美國因擔心華為與中國軍方有關聯,拒絕華為於美國市場門外,包括阻止併購小型科技廠、拒其參與寬頻網路設備招標。2018年美通過禁止向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公司購買網路設備;同年12月爆發孟晚舟事件,而2019年5月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美企不得銷售產品予華為,尤以關鍵半導體供應鏈為主,意在使華為在5G發展跛腳。


·智慧財產權糾紛

2003、2004年美國企業陸續對華為出侵權的指控,包括思科提訴華為多款路由器、交換機盜用其原始碼;摩托羅拉指控,華為工程師未經允許拍攝富士通產品。2014年T-Mobile美國公司稱華為竊取其手機測試機器人軟體,2019年亦傳美國檢察官正對華為涉嫌竊取T-Mobile美國公司的商業機密展開刑事調查。美制裁華為,亦為捍衛智財權。


·5G佈局角力

華為智慧機2017年的全球市佔率不過 9.8%,今年的第1季飆升達到19%,而5G電信設備的市佔率在2018年達到31.8%,達到全球第一大,也令美國出手,意在壓制其成長力道。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華為供應鏈自給狀況

法人報告指出,華為全球採購金額龐大,2018年達到700億美元,其中,對美國公司採購金額約110 億美元。華為的核心供應商共92家,美國佔 33 家,佔比 36%,主要領域包括積體電路、半導體、軟體和光通訊;美國的前五大採購商包括偉創力(代工廠)、博通(WiFi、藍芽晶片)、高通(CPU)、希捷(硬碟)、美光(記憶體)。

useMyKeyWord
useMyKeyWord

早在2年前面對美國與中興事件發生,華為早已意識到必須加速供應鏈國產化,只是目前除了面板、部份零組件具有國產替代產品,少部份的晶片產品可以在滿足低階市場的需求,多數手機、PC、光通訊、晶片、記憶體、硬碟…等,仍高度依賴國際大廠。



useMyKeyWord










臉書也封殺?

華為新機將無法預裝FB

繼谷歌(Google)、安謀(ARM)等大廠之後,重量級企業臉書(Facebook)也傳將不再允許華為今後製造的智慧手機預裝FB等APP。臉書發言人回應稱,「為了遵守美國商務部的法令所採取的措施」。

在中國雖無法使用FB,但華為手機擁有高市佔率的歐洲市場上、FB則為人氣app之一,若今後華為使用自家作業系統(OS)生產智慧手機、卻無法使用FB,恐削弱其市場競爭力。




製作小組

記者|林詩茵

設計|蔡涵綸 邱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