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盛行執相成風 學者反思「真實」定義 - 20240312 - 國際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國際

國際要聞

AI盛行執相成風 學者反思「真實」定義

【明報專訊】香港浸會大學事實查核中心主編王悅博士昨天接受本報訪問,她指出凱特這張照片引發的問題核心不在AI和真假的問題,而是在攝影和編輯技術如此成熟的時代,如何定義「真實」的問題。她舉例,目前的智能手機大多自帶美顏或「執相」效果,那麼其成品是否應被視為真實就值得深思。她認為人們應該重新思考「真實」與「人工」的界限。

傳媒專業規範保障出品真實

上述問題在相機出現的時候就開始討論,數碼技術出現後就更顯著,但王悅認為新聞界好像一直「沒有特別高調地拿出一個明確的態度」。她認為,各大通訊社這次撤回相片的做法是很少見的,一方面是專業規範問題,一方面也是對通訊社的出品有真實保障的態度,最後也反映業界重新界定真實的努力。

軟件助辨AI生成 未必能驗修圖

至於一般人在AI和「P圖」時代可如何分辨真假?王悅指出,現時有一些軟件工具可協助驗證圖片是否由AI生成,但如果是經人工Photoshop處理的就未必有辦法檢驗出來。以凱特這張家庭照為例,浸大事實查核中心用了Hive Moderation和AI or Not檢測過,初步顯示它不是AI生成的。但王悅提醒,Hive Moderation這類工具並不會給出100%的絕對結論,只會給出一個是否可能是AI生成的機會分值。

目前來說,並沒有100%可靠的AI辨識工具,用戶不能也不應完全依賴這些工具去作判斷。王悅指出,人眼和邏輯判斷,再加上軟件工具,是目前辨識問題內容的較全面方法。

明報記者 洪金法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