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的顛覆時尚學:開會能穿涼鞋,穿襯衫是給面子!哪些牌子,最受喜愛?|經理人八分生活

矽谷的顛覆時尚學:開會能穿涼鞋,穿襯衫是給面子!哪些牌子,最受喜愛?

鱸魚
Flickr / @NVIDIA Corporation

開什麼車、穿什麼衣服,戴什麼包包或手表,在矽谷完全傷不了人,因為沒人在乎。矽谷的時尚文化,與你想像的一樣嗎?

矽谷人喜歡戶外活動,對於「戶外活動的穿著」很講究。登山或健行,從頭到腳可能都是專業。半天行程和一整天長途跋涉的登山,就是兩種不同的登山鞋。牛仔褲和一般球鞋是去公園的打扮,出現在登山口極不搭調。

其他國家沒人在乎的細節,在這裡都可能被人評頭論足。從事什麼樣的活動,就應該配合什麼樣的裝備。價錢不是問題,多久用一次也不是考量,要講品味就要專業。上街的打扮如果出現在登山步道,人家會認為你穿著不得體

矽谷的時尚歧視:開會能穿涼鞋,踏青不能穿裙子

矽谷獨特的時尚歧視如下:參加高階主管的會議穿短褲涼鞋沒人覺得不妥,周末踏青如果看到男士穿西裝褲、女士穿裙子卻會引起小小的騷動,若再加上一把陽傘,照片肯定會出現在社群網站上。牛仔褲只能用來上班、陪老婆逛街、去好市多或遛狗,總之就是做些很無聊的事,不應該穿著做登山、滑雪或騎登山車這種有品味的戶外活動。這是矽谷式虛榮的延伸。

把登山穿著帶進辦公室,近年成為另一種流行趨勢。早期矽谷穿著上的那種隨便,現在已經被另類淺時尚取而代之,在隨意中保持了淡淡的個人風格與品味。穿著一雙講究的登山鞋上班,給人的感覺是喜歡戶外活動,愛好大自然。

在科技公司辦公室走一圈,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看到世界知名的戶外品牌一一陳列在眼前。工程師在矽谷的標準配備可能是 North Face 登山夾克、Patagonia 高領羊毛衫,或一件 Mountain Hard Wear 純棉格子襯衫,一條有十幾個口袋的 Kuhl 登山褲,配上一雙 Merrell 或 Columbia 的淺筒登山鞋,外加一個放筆電的登山背包。

不用、不要求上班穿西裝!CEO 都穿牛仔褲、T 恤

矽谷沒有人提公事包,也沒有人穿皮鞋,上班上學的都是背包。這些運動穿著排汗通風保暖又擋風擋雨,矽谷人把它當科技穿戴,就像 3C 產品,而不是時尚。

登山裝備的另一個好處是極耐重覆性,好的衣物不必多,也許兩三套就夠。同樣的衣服天天穿,完全不擔心別人看膩──如果看膩了那是你的不幸。矽谷人就是這樣為自己而活,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評價而活。

把自己當時裝模特兒那樣天天換衣服,滿足別人的眼光,無異是用排碳量來博取別人的認可,世界上應該有比這更重要的事值得煩惱。

矽谷人不講究排場,不喜歡繁文縟節。全公司上下包括 CEO 穿的都是牛仔褲,正式的禮服不過是把 T 恤換成襯衫,牛仔褲堅持不變。只要有領子、有釦子,在矽谷就算給足了面子。

正式商務場合對穿著的要求至多是商務休閒(Business Casual)──只要配合場合,您隨意就好,我從來沒有聽說過要求穿西裝的。

看看科技四大騎士的所有產品發表會,沒有一個 CEO 不穿牛仔褲。他們只有參加國會聽證會才穿西裝,那是上法庭必要的繁文縟節。離開法庭、離開教堂、離開了婚禮和葬禮,矽谷 CEO 到哪兒都是一條牛仔褲,旁邊也不會有隨從。

Google 執行長桑德 · 皮蔡(Sundar Pichai)

社會地位是以「排碳量」定義,而非名牌、排場

一位市值千億或一兆美元的矽谷 CEO 出門時,開的也許只是一輛庶民電動車。但在任何其他地方,他應該都是跨進一輛有司機的加長版黑頭禮車,可能還需要專人幫忙拉開車門,用手肘幫他擋著車頂,免得那個昂貴的腦袋不小心撞壞。

放眼全世界,這些簡單的動作都是必要的形式與尊貴,但在社會地位是以排碳量多寡而非有多少人伺候來論斷的矽谷,有司機並不比當 Uber 司機光榮。要講求尊貴就必須放棄隱私,若要求矽谷 CEO 為了尊貴感而放棄隱私,那將是種羞辱

車可以自己駕駛,門可以自己開,處處都需要人服侍只會突顯你在排碳與繁文縟節上多麼落後,是種負面形象。至於黑頭車,好一點的境遇是喝酒和開趴的出租車,下場慘一點的是葬禮車。

矽谷沒有「大老闆」這個字,如果你對一位科技 CEO 使用這個字眼,他可能以為你想向他買毒品。此地的人口只占全美總人口 2%,上市公司總資產卻高達全美 26%。

擁有 2000 多家科技公司的矽谷毫無疑問是全世界科技密度最高的地方,如果所有 CEO 都認定有人伺候就是尊貴,並以公司市值包裝自身陣仗,這彈丸之地將擠滿護衛隊和黑頭車;每一家公司門口、每一間會議中心都會穿梭著忙著替別人開車門的人;周末出門吃頓飯,高檔餐廳門口可能也站滿了維持大老闆尊貴的黑衣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