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生命之水 - 威士忌

A bottle of The Macallan Valerio Adami.

Source: AAP

下載 SBS Audio 應用程式

其他收聽方法

講起飲酒,澳洲人一向情迷紅酒和白酒;而香檳更是不少女士的至愛!至於烈酒之中,威士忌被形容是男人的浪漫。


成熟的男士對高質素的威士忌如痴如醉,尤如情人樣,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近年,掀起威士忌熱潮,不少佳釀的價格,以不同方式和包裝,紛紛被炒高至天價。

究竟,飲威士忌和其他佳釀例如紅酒香檳,又有甚麼不同呢?張艾利會在今集時事百寶箱和大家分享如何品嚐威士忌,以及品評優質的威士忌的方法。


要點:

  • 飲威士忌加冰抑或加水?加水可讓威士忌散發的香味和味道有所變化。
  • 威士忌的「醇」和順滑,指的其實並非是味道,而是口感。
  • 作為最複雜的酒精飲品,威士忌的確高深莫測、引人入勝。
澳洲並不是釀製威士忌的熱門地方,但澳洲仍有一些小規模的酒庄生產自家釀製的威士忌。筆者在塔州曾拜會過其中一家威士忌酒庄,品嚐過他們得奬的威士忌,了解品評威士忌的學問。

我到訪的第一天,被釀酒師問及飲威士忌加冰抑或加水?究竟,甚麼時候才需要加冰或加水呢?雖然,一切純屬個人喜好。

加水可讓威士忌散發的香味和味道有所變化。有些酒精濃度較高的單桶威士忌,可加幾滴水來調和或放大味道。釀酒師建議用產區的水,又或蒸餾水比較好。

亞洲地區屬亞熱帶氣候,有人認為加冰飲用較舒服,可選用球體形狀的冰或正柱體的大冰,融化速度較慢,味道不易被稀釋。
Some Japanese Whiskies Aren’t From Japan. Some Aren’t Even Whisky.
(The New York Times) Source: The New York Times
要品評威士忌,首先看色澤。用波本桶陳釀的威士忌酒色較淡,呈淺類似金黃色。至於用雪莉桶釀的威士忌,多數呈現紅棕色或深琥珀色。酒的色澤深淺並不代表威士忌的質素高低,只是不同的的木桶和釀酒方法做成不同色澤的效果。

欣賞完顏色後,便要聞其香氣。由於威士忌酒精度較高,和紅白酒不同,鼻子不用完全放在杯口,以免覺得很嗆。

品嚐威士忌是否真的很難嗎?常常聽到別人品嚐出很多味道。其實,威士忌的「醇」和順滑,指的其實並非是味道,而是口感。口感,關乎於酒的質感及重量。
有人誤解,口感越醇的威士忌,豈不是質素越高?那麼三次蒸餾的愛爾蘭威士忌豈不是最醇?

其實,威士忌廠所用的銅製蒸餾器,會把酒的雜質在蒸餾過程中,吸附在銅的表面,令釀出來的酒變得更純淨。此外,釀酒用的水的比例,亦十分影響口感,酒本身的重量和質感。

有些如絲般順滑,又細緻的質感,可以用「Silky」來形容,而順滑,又濃稠的,會以「Creamy」來形容。大多數的調和式威士忌 (Blended Whisky) 除了顧及多元化的味道外,也會用上 Creamy 的酒作為基本的酒,帶來良好的口感。

還有另一個常見的字「Oily」,即是相類似的油質口感,而大多都附帶著脂類甜美的味道,脂類是威士忌的芳香來源,木桶本身就蘊含著。

至於另一個常常令人不解的「礦物味」(Sulphury),其實更常見於葡萄酒中(Mineral);主要是來自不同的土壤特質,所帶岀的味道,而很多帶有微妙的鹹味。

對於威士忌來說,麥,由種植到發酵、蒸餾的過程中,土壤的影響相對較少,當中的礦物味很多就來自環境,例如海邊的海風,甚至可能是烘烤木桶、烘麥、發酵時蛋白質轉化為硫化物等。

威士忌的礦物味,指的都是「奇怪」的味道,例如橡膠味、火柴味、硫磺味。有些雪莉桶威士忌特別強烈,是因為二氧化硫是廣泛用來作為葡萄酒的防腐劑,最後殘留在木桶內。
Whisky
Source: Pixabay
另一個令人覺得不會使用來形容酒但卻經常見到的就是「Crispy」,即是爽脆感。其實,是一個抽象但不失為一針見血的形容。

說到「爽」這個字,大家都會想像到與酸度有關。清爽的酒大多酸度較高,而對於威士忌又很少會覺得酸,不過卻會常品嚐到檸檬的氣息,這類清爽乾脆的就會這樣形容。

最後,又有一個令人費解的「Earthy」,正如形容時裝的 Earth Tone,也不一定只是泥黃色,可以是深啡、軍綠、灰色所組成。

聯想一下大自然中的元素,就會想到泥土、石頭的礦物味;青草、森林的青澀或雨後的味道;又有菇菌類、山火後的煙灰等相對奇怪的味道。
Alcohol
Source: Getty
其實,形容威士忌沒有一個定論。當然有一套專業系統。專家建議要大膽嘗試,發揮想像力,不斷用鼻子和舌頭去品嚐,結合生活上的經驗,總能夠找到一個非常合適的方法,去形容威士忌的質感、芳香和色澤。

作為最複雜的酒精飲品,威士忌的確高深莫測、引人入勝。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