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更新:資誠 CEO調查發現,台灣 CEO 認為中國最重要,據報導,資誠所長暨執行長周建宏分析,受政策主導影響,台商未來呈現 M 型化,環保不及格、怕被查稅及找不到接班人的台商拉警報,恐退出大陸市場。

今天來聊聊為什麼台商怕被中國查稅。過去30年來,幾乎所有在中國的出口商都偷偷避稅,也所以才有人說「台商過去在中國的獲利都是假的」——但中國如今已經忍無可忍,據消息指出,中國手中握有的資料,足以一次追溯企業十年份的稅務!讓中國台商們是一片風聲鶴唳…….(責任編輯:林芮緹)

撰文/今周刊整理

「2016 是東莞台商腥風血雨的一年⋯⋯」深吸一口氣,一位大型、極具指標性的台商企業的財務長緩緩說出。

去年底,NIKE 運動鞋主要代工廠豐泰正式對外公告,因為「遭福建省稅局進行企業所得稅移轉訂價查核」,要補繳人民幣 2.22 億元,合計台幣超過 10 億元的稅。豐泰誠實、勇敢地把不敢說的祕密搬上枱面,震驚市場。

史上最大風暴恐怕才正要颳起,這將是壓倒中國台商的最後一根稻草。」在中國市場超過20年,看過至少四百家以上台商的移轉訂價報告的會計師,一字一字斬釘截鐵地說。

史上最強查稅,戳破台商不能說的秘密

「去年誰補稅最多?」幾乎人人遙手一指,都朝向在東莞數一數二的大台商——母公司是為致伸集團的東聚電子。

東聚為什麼被查?打開致伸的財報,數據已說明一切。東聚占集團的營收比重近八成,稅後淨利卻不到二成;再看營業利益率(營業利益/總營收),照理說,營收比重這麼高的子公司,營益率應至少與母公司相當,但最近三年(2013年到15年),東聚電子的營益率都不到母公司的一半。

「這就是典型的移轉訂價模式」一位任職於國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中國稅務的會計師直言。也就是說,東聚的獲利可能都被灌到位於避稅港的海外子公司,帳面上才會出現那麼大的落差。

過去30年來,幾乎所有在中國的出口商,都利用移轉訂價的模式避稅。即在免稅地區設立境外貿易公司,再將中國獲利透過集團內相關企業交易,移轉到免稅區,以節省所得稅費用,這個俗稱「三角貿易」的獲利模式,在中國已行之有年,但現在將被大力掃蕩。

知情人士指出,中央國稅局手上有一份「千家企業名單」,各省稅局則有「百家企業名單」,追稅對象鎖定大企業為主。企業一旦被盯上,甚至會被一口氣追溯過去十年的稅務和交易資料。

這幾年,反避稅潮流在國際間風起雲湧,中國也持續加強力道,稅務規範也逐步與國際接軌。去年六月,中國國家稅務總局正式發布《關於完善關聯申報和同期資料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簡稱《42號公告》,要求企業每年報稅時,須詳實揭露集團內關係企業的跨國交易,以及各關係企業的營運狀況,此舉讓集團內每家子公司是否有被「動手腳」都一覽無遺,沒有模糊空間。

同時,中國稅務機關的查核機制與手法也逐漸追上國際水準。他們一方面派種人員到歐美學習製作大數據資料庫;另方面,也組專業團隊,針對移轉訂價主動出擊。稅官們執法之嚴謹、手法之細膩,前所未見,那個可以塞紅包、議價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躲不了!賺多少就要繳多少,大型台商全都剉咧等

落實移轉訂價查稅,影響究竟多大?簡單說,未來台商在中國的生產基地賺多少,就該繳多少稅,對在中國以製造業為主的出口台商,全都挫咧等。

「台商過去在中國的獲利都是假的,因為沒有計算稅務成本,財報上一年賺一千萬,繳完稅可能剩七百萬,繳完五險一金(雇主須提列的勞工社會保險成本)後,甚至可能虧損,過去賺的不是公司的競爭力,是中國的社會成本。」一位不願具名的會計師快人快語,一句話掀開了潘朵拉的盒子。

過去台灣資本市場中所謂的「中概股」、「中國收成股」,曾經引領市場多少風騷,如今事實證明,有多少的風光都是躲在這殘酷的現實之後,自欺欺人,這是台商最不願面對的真相。

閱讀全文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056期)。

延伸閱讀

【想交易,先勾選 40 個框框】上海自貿區已人去樓空!中國 2 大管制壓垮「貨幣自由流動」的承諾

【網酸:這是他們對抗美國的方式】上海好市多開幕 6 天亂象不斷:偷吃、亂尿尿和退卡潮

【把數字攤在你眼前】不論用上海的哪個指標跟台灣比,台灣都沒有輸!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郭台銘奇襲三星 搶當面板皇帝 
四招讓你賺到錢 新百兆商機在這裡
蘋果高層年底秘密來台 對台廠下了這道通諜
一畢業薪水就5萬起跳!鞋業老闆培養人才毫不手軟 
4年市值增57% 最強女CEO是她!

(本文訊息由今周刊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BuzzOrange 修訂後刊登。原文標題為〈獵殺計畫啟動!餓狼式查稅讓台商玩完?〉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