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C.S.路易斯的《裸颜》?

原文书名<Till we have faces>
关注者
11
被浏览
9,855

3 个回答

读一部作品,是要厘清作者的原意,还是该由读者自行解读呢?我不了解C. S. Lewis其人与他的作品和文化语境,只能作出很个人而浅薄的解读。

Lewis的故事与神话最大的改动是,把赛姬的宫殿写成凡人肉眼可见的。于是由嫉妒而起的故事,就变成了以爱之名造就的痛苦。

神话中的主角是赛姬,《裸颜》则是以令赛姬被放逐的悲剧缔造者——姐姐奥璐儿的视角自述。书的第一部分是辩白,第二部分是自省。

・关于辩白

奥璐儿深爱妹妹赛姬,却误把赛姬推上了痛失所爱、流浪放逐之路。她从此戴上面纱,遮丑,遮羞,遮盖自己的悔恨,并把奥璐儿与赛姬一起深埋进记忆里。

然而奥璐儿写作这本书,是因为在神庙里听到了这个故事为人所知的版本:她毁掉妹妹全然是出于嫉妒。

出于受害者的愤怒,她要向世人道明原委,必须要对神进行控诉:之所以悲剧发生,压根儿是因为神故意暧昧不明,遮蔽了凡人的眼睛,使她误解了真相。

书的第一部分到此为止,奥璐儿愤恨地等待神去反驳,神无动于衷。

------

・关于自省

第二部分只占全书篇幅的五分之一,但比第一部分的叙述难解得多。

“非到那最精确的字能从我们的心灵深处挖掘出来,凭什么神该听我们胡说八道?除非我们的面目显现出来,否则神如何与我们面对面。”

这是第二部分自省的因由和关键,也是点明“裸颜”之题眼。即只有经过自省,揭去覆在事实之上面纱,找到真相,才能真正得到解脱和救赎。

如何自省呢?还是通过叙述得以达成:正因为撰写了第一部分的故事,才得以激活记忆,在记忆中找到真相的另一面。

自省之前,奥璐儿以为所控诉的是神,导致赛姬悲剧的是神的误导;重新审视才发现,原来她痛恨的是赛姬离她而去,赛姬的悲剧也是由于受到她以爱之名的胁迫,甚至她故意忽视/隐藏了可以了解真相的信号(在雾气中分明曾看到赛姬的宫殿矗立在水边)。

“当我抬头再次向对岸的雾里探看,所见的景象险些叫我的心跳出胸腔。那宫殿矗立在水一方,朦朦胧胧的(彼时彼地又有哪一物象不朦胧?)却又十分具体、笃定,重重墙墉千回万转,柱列、拱廊、雕楹蟠延数亩,浑然美的迷阵,正如赛姬所说的,旷古绝今,世所未见。尖塔、拱壁森然凌空(凭我的记忆,绝对想象不出这种造型),高耸、峭拔得令人难以置信,巍峨之状恰如峋岩化箭脱弦,腾空蔚成劲枝繁花。窗牖星散,未见任何光线透出。”

借由小人物燕喜的口,Lewis说,奥璐儿的“爱”是“女王式的爱”,“爱起来和神一样,和幽影兽一样,爱就是吞吃”。

不仅是吞吃,并且不自知、不自觉。

“女王之爱”吞吃了赛姬的幸福,耗光了巴狄亚的生命力,让蕾迪芙孤单失落变得与幼年时判若两人。并且全然不知道这是由她自私的爱造成的。

Lewis怕说得不够明白,还特地又写一遍,这次更直白:

“我们是爱她,但再也没有比我们更具危害性的敌人了 。”

没有比“以爱之名施暴”更危险的事了。

了悟真相,即裸颜之后,救赎才产生意义。故事的前半段,赛姬承受了失去爱人和惨遭放逐的痛苦,而后半段,奥璐儿替她承受了找回幸福过程中的痛苦。

至此,奥璐儿的故事终于摘去面纱,而这时她还需要控诉神、要神的反驳吗?

------

爱应是怎样的呢?

藏在行文中间超不起眼的地方,燕喜用平民的话语道出了与“女王之爱”截然相反的爱:

“我忍心看他变得像个小孩和昏聩的老人吗?只为了留他在身旁边,就付出这种代价?为了拥有他,却使他失去自我?……他理当照着自己所认为最合宜的,活得像个大丈夫”。

【林后3:12】我们既有这样的盼望,就大胆讲说,

【林后3:13】不像摩西将帕子蒙在脸上,叫以色列人不能定睛看到那将废者的结局。

【林后3:14】但他们的心地刚硬,直到今日诵读旧约的时候,这帕子还没有揭去,这帕子在基督里已经废去了。

【林后3:15】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帕子还在他们心上。

【林后3:16】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

【林后3:17】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以自由。

【林后3:18】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