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醫療風險高,兒童保障規劃不可輕忽

文◎崔浩風 照片◎受訪者提供

0
230

兒童所會遇到的風險往往不是父母小心就能避免的,因此配置足額的保險以抵禦力所未及的風險,依然是必要的,但是該如何規劃才能在有限的預算內做好充足的保障?

  兒童是父母的「心頭肉」,許多父母長輩寧願自己吃苦,也不願孩子辛苦,而在許多業務員的親身經歷中,也不時會遇到規劃保障時想優先幫兒女買保險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兒童的投保率應該會比大人還高,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正好相反,根據壽險公會的最新統計,2021年未滿15歲兒童的投保人數為121萬人,相較該年齡層總人數289萬4,000人,僅有41.80%的投保率。

  為什麼會如此?全球人壽商品部副總經理賴庭宇認為,除了家庭經濟因素外,可能也與家長的想法有關。雖然兒童的抵抗力較低,對外力的承受能力也較弱,但是因為有家長的呵護與照顧,保護他們遠離重大風險,因此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頂多只會出現感冒、擦傷之類的小狀況,有健保就足夠了,不需要保險。

  但真的是如此嗎?如果重傷、重病、意外等風險這麼容易避免,醫學上也不會出現小兒外科等專門科目。這是業務員再清楚不過的事實,也是最應該讓家長們看見的現實。

不同年齡段風險重點不同,業務員應針對性規劃

  未滿15歲的被保險人雖然都通稱為兒童,但其實大體上可以分為學齡前、小學與中學等3個階段,不同階段的兒童或青少年,最主要面對的風險與肇因也不盡相同。

  學齡前的幼兒各方面都在成長中,抵抗力相當弱,容易遭到各種傳染病的感染,而且比大人更容易演化為重症。此外,這些幼兒對世界的認知不足,卻又好奇心強盛,經常會做出一些危險的事情,比如觸摸插座、撿昆蟲塞進嘴巴等,他們只是對身邊的事物好奇,卻也容易因此在父母一不留神時受了傷。

  小學階段的孩子已經初步認識了世界,知道什麼是危險的行為、什麼樣的事情會傷害自己,但是依然充沛的好奇心與好動的精力,再加上同儕的影響和鼓動,常常會因為打球嬉鬧而造成外傷。

  中學階段的少年已經開始成熟,因此父母也往往開始逐步放手,讓他們自行通勤上學,或者放假與朋友外出,但與之相對的,通勤與外出遊玩所帶來的風險也隨之上升。

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