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產風雲@iM網欄】超高樓價的源頭? 「樓花」的起源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iMoney智富 - 名人薈萃 - D210106

【香港地產風雲@iM網欄】超高樓價的源頭? 「樓花」的起源

名人薈萃

發布時間: 2021/01/06 12:48

分享:

分享:

 

香港今日超高樓價的源頭就在於——炒樓花。有多少家庭正正是因為炒樓而賺取到第一桶金。

 

樓花,其實就是買一個房屋使用權的期權,為地產物業市場的名詞,是一種投資工具不動產期貨,指預售的尚未完成的地產發展項目。房屋預售許可證就俗稱樓花。

 

樓花當然起源於香港,而發明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香港一代富豪霍英東。

 

他是當年香港的商界大佬。1953年,他顛覆了香港的樓市,當時在油麻地新建樓盤時,積極推廣這一個新方法,先交定金,再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售樓,在此之前的樓盤全部都是賣現樓的。

 

之後醒目的香港人當然不會放過任何賺錢的機會,“炒樓花”、“賣樓花”的概念也隨之應運而生。大家通過炒作的方式,小錢換大錢,在樓盤落成之前,比很少的訂金,先買下大量單位轉手賣給別人,套取高額訂金,從中賺取差價。這就是香港第一次地產急速發展的原因。

 

但在1961年,香港就因炒樓花而爆發了一次擠提風波,潮汕籍銀行家廖寶珊在這次擠提事件中,因突發腦溢血身亡,從而引發了香港樓市的波動。

 

之後香港政府第一次出手監管了樓花買賣,平靜了短短一年,樓市又再度爆發。

 

這次樓市爆發的原因是華資銀行和英資銀行的競爭引起的,華資銀行為了拿到香港市場上更多的貸款業務,紛紛開出了“一成首期”,甚至零首期的按揭貸款,最終導致了1965年更大規模的銀行擠提風波。

 

華資銀行的存款準備金不足以承擔香港市民蜂擁而來的擠提,被人為逼到破產。當時的恒生銀行甚至創下了一天被提走8000萬存款的記錄!

 

這就是早期香港的樓花發展史,記住我唐汶睎,我將會分享更多地產的小故事!

作者_唐汶睎簡介:

我唔係冇嘗試過,我嘗試安分守己,日做夜做,賺嗰少少錢!我試過!所以我決定入行做地產!!我要發達!!我要搵大錢!!做了十年,見盡世間百態,等我帶你們進入既熟悉又陌生的地產世界!

更多香港地產風雲@唐汶睎的文章請按此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撰文 : 唐汶睎

欄名 : 香港地產風雲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香港地產風雲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