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際船務(2409.HK):營收淨利高速增長 輕重資產平衡經營追趕航運巨頭 - SL886 日誌

洲際船務(2409.HK):營收淨利高速增長 輕重資產平衡經營追趕航運巨頭

By admin
2023-03-14

造車新勢力“蔚小理”引領電車行業創新多年。

航運市場也有這麼一股新勢力,洲際船務,數年間在幹散貨航運市場風生水起。

按2021年涉及往返中國運送幹散貨的國際航線運力計,公司已成國內第五大幹散貨航運公司。

發展之快,勢頭之猛,可稱為當之無愧的新勢力標杆。

十餘年內,洲際船務從船舶管理服務起家,拓展到航運服務,如今已成長為綜合航運服務提供商。

用業績説話,在經歷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高波動以及運價不確定的2022年(航運業黑天鵝事件頻發,俄烏戰爭、疫情等),公司依然實現了營收淨利雙增長。

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9月,洲際船務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36億美元、1.79億美元、3.73億美元、2.85億美元;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774.7萬美元、45.1萬美元、3361.7萬美元、5399.9萬美元。

中國海運市場高度競爭,全球有超過兩萬名市場參與者通過國際航線往來中國運送貨物。

能在這樣一個博弈激烈的市場殺出重圍實現規模淨利激增,可見公司的經營能力以及業務成長性。

下面,從公司基本面以及競爭優勢維度,來分析下洲際船務為何具備業績高成長性。

船管業務穩步增長,已成國內最大船管服務機構

任何一家想要謀求長遠發展的企業,首先需要在自己的主營業務上領先,有穩定的壓艙石和基本盤,然後尋求高成長性業務,實現爆發式增長。

洲際船務的成長軌跡即是如此,以起家的船管服務為基石,拓展至高成長性的航運服務板塊,板塊業務協同發展,共同實現高增長。

先看船管板塊,這是個航運細分賽道。

業務方面,公司提供的船管服務通常包括船舶的日常營運、技術管理、船員管理、維修及保養以及監管管理及合規,2019年進一步拓寬了服務範圍,提供造船監理服務。

服務的船舶類型覆蓋幹散貨船、油輪、化學品船、集裝箱船等。

從服務數量來看,洲際船務已是全球領先的船舶管理服務提供商,國內最大的第三方船管服務機構。

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9月,公司分別管理94艘、133艘、203艘及206艘船舶,其中74艘、114艘、176艘及179艘為第三方擁有的船舶。

船管板塊收入也隨着船舶管理數量穩定增長,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9月,實現營收2675.2萬美元、3655.0萬美元、4899.6萬美元、4151.4萬美元。

視角拉大些,全球船舶管理市場規模大嗎?

市場不小,尤其隨着這些年,海運業的穩定增長帶來了對成本效益、規範和標準化船舶管理服務的需求缺口不斷擴大。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第三方船舶管理的全球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52億美元增加至2021年的64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4.2%,由於合規要求不斷增加及對高增值服務的需求所推動,以及海運服務的增長,預計2023年全球第三方船舶管理市場規模將達到72億美元。

當下,洲際船務所管理的206艘已十分接近全球十大船舶管理公司(第十名管理公司管理數量為239艘),若未來持續深耕板塊,數年內躋身全球十大船管行列未嘗不可。

行業景氣期抓機遇擴規模,航運業務爆發式增長

2017年才進入的航運板塊,發展不過6年,如今已成洲際船務核心營收來源。

受益於2021年海運價格飆升利好,洲際船務近年來航運業務也乘勢狂奔。

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9月,公司的航運板塊分別貢獻收入1.09億美元、1.42億美元、3.24億美元、2.44億美元,收入佔比分別為80.3%、79.6%、86.9%、85.4%。

從運力角度看,公司航運主要集中於幹散貨市場,也最為擅長幹散貨運輸服務,為客户運輸鐵礦石、煤炭、糧食、鋼材、原木等大宗產品,此外,亦通過油輪及化學品船運輸瀝青、石化產品等,但油化品目前佔比較低。

2022年前9月,公司擁有21艘控制船舶,公司控制的船隊及控制的幹散貨船隊的總運力分別為約1.0百萬dwt及0.9百萬dwt,已成為國內第五大幹散貨航運公司。

眾所周知,幹散貨運輸是水上運輸的主要方式,佔全球總貨運量的比例超過40%。幹散貨作為專用船從雜貨船獨立以來,至今發展近百年,這個市場廣袤但玩家眾多競爭激烈。

洲際船務數年功夫,就能在幹散貨航運市場打出一片天地,雖然有外部運費激增的行業景氣週期助力,但更核心的是企業自身經營能力過硬。

同時,為了進一步拓展航運市場業務,公司亦在積極開拓油輪、化學品船市場,相關營收佔比也在逐步提升。

尤其是公司在2021年下半年及2022年初引進了五艘油輪開拓市場,彼時俄烏衝突導致油氣價格一度暴升,運費也隨之大升。2022年前9月,油輪板塊貢獻了約為2410萬美元收入。

宏觀看,油運市場和幹散貨航運市場景氣度與全球經濟發展高度相關,需求取決於大國發展,即,航運系國運。

中國是全球幹散貨運輸市場的最大買家,也是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中國穩增長預期下的基建投資規模,直接影響全球航運業。

從全球市場增量角度看,過去十年全球幹散貨運力穩步增長,克拉克森預計,2023年全球幹散貨海運貿易量為53.91億噸,比2022年增長0.9%。

而油運市場2023年大概率景氣上行,克拉克森預計,俄烏衝突後,國際石油貿易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油輪運距的增長以及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的釋放有效地刺激了油輪運輸需求,原油和成品油輪運力需求未來仍將保持穩健增速,油輪市場在2023-2024年基本面會進一步改善,整體收益仍高於長期趨勢。

看好航運行情,洲際船務計劃在2023年擴大幹散貨自有船隊規模。

從規劃看,公司手持訂單8艘(7艘幹散貨+1艘雜貨船),其中6艘船於2023年交付運營,2艘船於2024年交付運營。2023年6艘船中的1艘船已經交付。

相信,隨着國內經濟復甦釋放活力,公司將受益於大宗產品行情回暖以及全球航運市場修復。

穿越週期波動,企業核心競爭優勢凸顯

行業有波動性,公司有瓶頸期,遇到危機,如何尋找機遇迎難而上是關鍵。

洲際船務依靠自身的競爭優勢,通過靈活的經營策略,駕馭了航運業運價高波動期,特別是2022年BDI走勢較2021年大幅下滑,市場劇烈震盪的環境下,公司2022年前9月歸母淨利潤同比升89.3%。

下面,仔細分析公司競爭優勢,為何能脱穎而出。

要知道,任何業績增長的背後靠的是團隊對行業的理解、對企業發展的把控、對經營策略的調整,沒有平白無故的勝利。

從團隊履歷看,高管團隊經驗豐富。

高管平均沉澱航運業二十年上,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兼控股股東之一的郭金魁自2016年以來連續六年獲選為“最受航運界關注的100位中國人”之一。

業務層面,以多年深耕的船管業務為基石,撬動了航運市場,鞏固了上游船舶供應商網絡。

信任非一日建成,船舶供應鏈上下游的合作需要時間磨合,正是得益於公司多年在船管業務與客户的深入合作,降低了信任成本,獲得了認可。

在經營策略上,公司高效靈活。

面對航運業的高波動性,公司維持輕重資產平衡的船舶規模,以可靠性、高性價比策略提供與客户需求相匹配的運力服務。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年公司航運板塊規模能維持高增長的很大原因歸功於租入船舶的營收佔比呈逐年提高之勢,公司的輕資產運營模式得到加強,降低了經營風險。

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9月,在航運板塊收入中,來自租入船舶的收入分別約為6445.4萬美元、9535.1萬美元、2.57億美元、1.62億美元,相應的收入佔比約59.2%、67.0%、79.4%、66.5%。

過去幾年間,得益於市場需求的增長,洲際船務租入船舶合約數目持續增加,由2019年的60餘項增加至2021年的200餘項,運力顯著提升,也帶來了收入規模激增;而2021年日均BDI指數的大幅攀升,亦使得公司向客户收取的租賃費不斷增加。

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公司租入船舶的收入增勢可謂迅猛,並提振了整個航運業務板塊的表現。

綜上,以船管服務為撬點,深耕可信賴的龐大船舶供應商網絡,形成輕重資產相對平衡的船隊,以靈活的運營策略提供客户性價比高、相匹配的運力服務,構築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結尾部分

這些年,洲際船務在航運板塊投入眾多,從持有的新船訂單角度看,幹散貨將是未來發力的重點。

Golden Ocean,國際幹散貨航運巨頭,總部位於挪威,主要通過幹散貨船提供航運服務,20年前就在納斯達克上市,目前股價10美元,市值20億美金左右。

洲際船務的核心收入航運服務也是以幹散貨航運為主,可以簡單參照下Golden Ocean的營收規模和船隊運力,看看公司未來增長潛力。

2022年全年,Golden Ocean實現營業收入11.13億美元,淨利潤4.62億美元。

目前,公司運營93艘幹散貨船,1340萬載重噸(dwt),其中自有船舶74艘(48艘海岬型船、26艘巴拿馬型船),長期期租8艘海岬型船,1艘極靈便型船,持有10艘85000載重噸的新造船訂單。

2022年前9月,洲際船務擁有控制船隊由21艘船舶組成,運力規模約100萬dwt(幹散船90萬dwt),以及租入船舶合約的載重量約為690萬dwt,合計約790萬dwt,從披露的大宗產品運輸量看,貨物主要以煤炭、礦物為主。

其實在2021年數據顯示,公司控制船載重量120萬dwt,租入船舶合約的載重量為1460萬dwt,靠着租船運量,合計運力已經超過了前述標杆企業。

雖然在自有船舶方面運力差距明顯,但因通過多租船的輕資產經營方式,整體載重量上已接近。

從規模營收(公司航運板塊2021年3.24億美元)、控制船數量等維度看,洲際船務數年內已成長到巨頭公司1/3的體量了。

行業龍頭髮展多年才有這般體量,洲際船務作為行業新秀,數年內成長到這般高度,其成長性可見卓越。

3月以來,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持續走高,已連升十六日至1424點,為2022年12月下旬以來的最高水平,港股航運板塊也是持續走強。同時,隨着中國經濟復甦活力釋放,大宗商品市場行情也逐步回暖,2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升至近五個月內的最高點,行業經營狀況有所好轉。

這一切預示着,航運市場正在回暖,行業景氣期或將來臨,洲際船務的航運板塊增長空間將進一步釋放,業績大概率持續保持增長趨勢。

後續來看,具備高成長性的洲際船務已逐漸成為航運市場裏一股不可忽視的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