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頌良中學畢業照。 香港文匯報記者 翻攝
●黃頌良小學畢業證書。 香港文匯報記者 翻攝

香島中學校長黃頌良、退休數學科教師梁夢粦,兩位都是名正言順的「香島人」。他們在香島成長、畢業、工作,與香島結下了長達數十年的情誼。二人均認為,教育並不只是「打一份工」,而是一份使命與理想,以為國家培育人才為己任。

1966年出生的黃頌良,從小在香島接受教育,先於香島中學附屬的幼稚園、小學就讀,其後升讀香島中學預科,及後以優異成績考入香港中文大學。大學畢業後,黃頌良毅然選擇回母校教書,成為了經濟科教師;其後以35歲之齡接任香島中學校長一職。

「教學要做得比本分更好」

「回母校教書時,感覺大家關係很奇妙,因為以前有點怕老師,現在卻成為了同事。」黃頌良認為,香島的教師都認同學校的辦學理念,都是有承擔、有想法的人,「在國旗之下沒有懶散的人,大家都認為教學不只是打一份工這麼簡單,而是需要做得比本分更好!」

難忘恩師代付學費

梁夢粦同樣在香島經歷了四十個寒暑,至2016年才正式退休。梁夢粦小四時成為了香島的插班生,一直念到中學畢業,「我以前住在觀塘的徙置區,家裏曾經窮到交不起學費;在我中一的時候,班主任自掏腰包為我代交一年學費,那時候一個月學費都要幾十塊錢!」

為了還錢給老師,梁夢粦積極做暑期工,包括為小孩補習、到製衣廠打工,還錢之餘也幫補家計。有感恩師對自己的幫助,梁夢粦決心回饋母校,他提到香島的校歌歌詞:「『香島像一個熔爐……香島又像一個大家庭』,我當然是香島的一分子!」

梁夢粦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學畢業後,回到母校擔任實驗室職員;其後去廣州念了大學學位,又在教育學院修讀文憑,最終成為一名數學教師。多年來,他以自身的經歷與熱情,言傳身教一代又一代的香島學生,真正做到「以生命影響生命」。

●香港文匯報記者 詹漢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