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雅”作为一个翻译标准,在国际上被如何评价?

言翻译必称信达雅的 是不了解其他翻译理论 还是觉得“信达雅”最符合中国国情? (不否认国内翻译界的学术论文中也有视“信达雅”为圭臬的。) 默认讨论文学…
关注者
36
被浏览
32,685

3 个回答

你好,我最近写了篇文章,系统讨论信达雅到底值不值得追求,

全文如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首发微信链接:从不追求信达雅: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翻译!


【做翻译别追求“信达雅”】


说到评判好翻译的标准,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可能就是清朝末年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信”即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严复的“信达雅”本是一家之说,用于参考借鉴、引发讨论即可,但随着该说法的广泛传播,大有被广大群众视为翻译最高标准、奉为圭臬的趋势,其实真实情境中的翻译,尤其是高翻学院主要培训的非文学翻译,压根没必要追求“信达雅”。真正的高翻只追求准确地说人话,即“信”+“达”就可以了,毫无必要追求“雅”。为什么呢?


“信”,即准确,悦然在纽约联合国总部DGACM (Department for General Assembly and Conference Management联合国大会和会议管理部)暑期实习期间更是深切体会到“准确”这一点的重要性,可以说“信”是翻译最重要的准则。由于当时笔译的文档为联合国安理会等各重大会议的发言稿,笔译后将永久存档为联合国的文档,极为重要;且各国元首、政治家在联合国的发言往往涉及重大、敏感、外交问题,故而措辞尤为慎重,有很多微妙的态度就在这些词句中了,故而要求译者尽一切努力去揣摩和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讲者的立场、意思、语气。


“达”,即主页君常说且各大高翻学院大力推崇的理念“得意忘形deverbalize,传达原文的意思而不用受原文词句的影响。主页君在第14期推送中也结合格言翻译的案例论证:翻译点津 | 得意忘形:译出格言的隽永质感;并且在每周问答第4期第2问中结合中级口译的教程案例论证:原创 | 「每周问答」:高翻之路这样走:心中无招胜有招。




“雅”为什么不值得追求呢?原因有三:


一,严复提出理论时为清朝末年,当时白话文还没有普及,多用文言文,本身偏文雅;且当时接触翻译文献、翻译工作的多为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阶层,故而当时的翻译只能也只好追求“雅”。


二,追求“雅”,往往容易陷入附庸风雅的误区、因词害意背离原文,为了一个绝妙的表达,扭曲、夸大或折损了原文的意思,即背离了“信”这个翻译第一准则。主页君在第17期推送中已经结合实例论证:翻译点津 | 准确第一:不因词害意


三,追求“雅”,翻译自嗨之余,让读者一脸懵,还抢了原文的风头。翻译好比广告,有媒介的作用。正如一个好广告,应该让消费者觉得这是个“好产品,我要买!”而不是一味炫技只让人感叹“这是个好广告”。同理,一个好的译文,应该有助于读者/听众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成为一座沟通的桥梁,带受众看到桥另一头的风光,而不只是惊叹译文,在桥上流连忘返。


举个例子,比如He rested his chin on his head.翻译成“他手撑着下巴”就足够了,你若非要因古文里“支颐=撑下巴”翻译成“他双手支颐”,有意思么?翻译旨在促成沟通,追求说人话,将原文的意思原原本本换种语言传达出去;而不是为了炫耀技巧,用生僻词去设置沟通的门槛。尤其是中译英时,一些陷入误区的学习者,喜欢追求比较难、甚至生僻的英文表达,请问你的听众听得懂吗?全球化的今天,英语早已是一门国际语言,是你的外语,也是别人的外语。在大家母语都不是英语时,有经验的翻译,应极力避免使用较难、生僻的英文表达,以免出现自己嘚瑟、听众听不懂的尴尬情况。





【中英文语言美感大不一样】


对中文、英文都有一定了解的人,一定不难发现两种语言的美感极为不同。


中文从诗三百开始,就讲究起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说美人前先描摹下水草和环境。中文感性、诗意、意思模糊而暧昧不明,有如加了氤氲水汽的滤镜。想想古往今来的诗词佳句“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水、云、桃李、春风、酒……几乎都是诗意浪漫意向的堆叠,万千意境都不言明,而是潜藏在字词之后有待推敲回味。中文的这一审美趣味,对其他中文文本也影响深远:比如很多中文演讲名篇里的金句,往往也包含很多唤起美好、浪漫的字眼,如星空、理想、田野、大地、家国、天下等等;在很多广告、文案中为了体现正式、高端、宏达的美感,也会追求文雅的措辞。


英文则恰恰相反,理性、务实、意思清楚明确,重视行文逻辑,好比国外的摄影作品大多喜欢加强对比度、饱和度、锐化一样,追求立体和冲击力。想想耳熟能详的英文演讲名篇,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你固然可以翻译成“不自由,毋宁死‘,但其实字面意思极为简单直白“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死”。再想想英文演讲,希拉里维护女性权益、少数群体权益时,最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是Women's rights are human rights. 女权即人权。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在呼吁女性不仅要重视事业,也关注家庭时说:Our success as a society depends not on what happens in the White House, but on what happens inside your house. 我们整个社会的成功不在于白宫内发生的事情,而在于你们家庭内的事情。这里英文原文白宫white house和自己的家庭your house构成对比,简单而有力量。



【案例:化中文之“雅”为英文的“信达”】

本段案例、分析来自友人Sherry原创

【四明问秋 马拉松宣传视频字幕】
四明八百里
物华甲东南
唤醒
挣扎
突破
行动
四明问秋
越野赛

一个翻译外行或者初学者看到这段中文肯定会想:这太容易了!连句子都没有,我只要找对应的英文词就行了:Awaken唤醒 / Struggle挣扎 / Breakthrough突破 / Action行动。是不是很简单?很遗憾,如果真的这么翻,没人能看得懂你要说什么。


如何将字词简洁文雅却内涵丰富的“雅”中文原文翻译成准确、流畅符合“信达”标准的英文呢?我们可以参照平行文本(同主题其他文字材料):


【美国某电台转播第118届波士顿马拉松的广告】
For 118 years, we've run the streets of Boston.
We've run with strength; we've run with pride; we've run for victory.
This April, the world will come together for the 118th running of the Boston Marathon, to celebrate the spirit of competition and to run as one.

英文里,一旦使用一些列词,会立刻让人想到体育赛事,就比如说上文英文马拉松宣传词中的几个关键词:pride骄傲, victory胜利, strength力量, competition竞争, spirit精神。而原先译文采用的awaken, struggle, breakthrough, action这组词则完全不会让英文读者产生同类联想,只会让他们一头雾水。参考平行文本后,润色译文如下;


【参考译文】
四明八百里 The Siming Mountain Ranges
物华甲东南 Exquisite Beauty of Southeast China
唤醒 Be inspired
挣扎 Challenge yourself
突破 Reach new heights
行动 Get on the move
四明问秋 Explore Siming in Autumn

本案例集中体现了中文的“雅”与英文的“信达”,是实际笔译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的案例。通过本案例不难发现,固然翻译无需追求“雅”,但在追求“信达”的路途中,也要一方面加强对“雅”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广泛阅读各类文本。不仅仅是看美剧、听BBC新闻、读小说。网页上的广告、一本书末尾的作者介绍和评论家褒词、商品上的标签、路边的海报、甚至报纸杂志比如《Economist经济学人》上的讣告,都是你的学习材料。拓展阅读:每周问答第3期第1问:原创 | 「每周问答」:英语学习的高山《经济学人》,怎么爬?


为了能顺利翻译较为文雅、古韵的中文,平时可以多留心展览的中英文双语介绍、古典音乐乐评、文学作品书评、影评,甚至是飞机上航空公司杂志中的中英文旅游札记,去主动、广泛的阅读生活中的各类真实文本,吸取其中的优质表达,不断修炼,才可能做出地道、自然的翻译。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悦说越好炼英语/yueshuoyuehao】——

——已有近70期原创优质推送。走心高明的英语学习之道,等你来——

@悦然

真理总是universal的。

信达雅说起来无非是语用和审美的辩证结合,而这一直以来是翻译学界的讨论议题。

斯坦纳的四字箴言,社会语言学派、布拉格学派、功能语法学派,颠三倒四讨论的无非还是信达雅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信达雅之所以作为中国的翻译标准,一在于其提出的时间刚好是中国翻译转型之时,百家争鸣,而信达雅三字保罗万意,自然胜出。二在于信达雅的提出者严复,身体力行,中国向来崇尚传统,其实之后钱钟书、傅雷、何其芳都有对此言论的挑战和发展,但这三字已被视为中国议论之根。。

我弱弱说一句,其实也只是外行这么认为罢了。一说翻译就是信达雅,好像一提跳水就是水花小。外行看热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