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證】羽絨衣不能用洗衣機洗否則會爆炸的網傳影片?專家解釋物理爆炸因子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查證】羽絨衣不能用洗衣機洗否則會爆炸的網傳影片?專家解釋物理爆炸因子

【查證】羽絨衣不能用洗衣機洗否則會爆炸的網傳影片?專家解釋物理爆炸因子
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 / 鄭宇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對於網傳影片,專家解釋應保持存疑態度,雖無法排除洗衣機內部物理性爆炸意外的可能性,但清洗前務必先確認「可機洗」標示,另外除非置身的環境充滿著對靜電非常敏感的可燃性氣體,否則穿羽絨衣並不會引發爆炸,勿過度解讀影片內容。

文:MyGoPen

節目意見募集中,問卷這邊請:https://forms.gle/xwtCjTurdU2cgGFE9

你可以先知道: 對於網傳影片,專家解釋應保持存疑態度,雖無法排除洗衣機內部物理性爆炸意外的可能性,但清洗前務必先確認「可機洗」標示,另外除非置身的環境充滿著對靜電非常敏感的可燃性氣體,否則穿羽絨衣並不會引發爆炸,勿過度解讀影片內容。

近期流傳一則中國的影片,講述羽絨衣不可丟入洗衣機或接觸一氧化碳,否則會因摩擦產生的靜電,發生爆炸甚至起火。對此,MyGoPen透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的協助,解析該影片內容,判斷是否有錯誤解讀或易誤導大眾,並提供正確的清洗方式說明與注意事項。

假新聞EP3羽絨衣_示意圖1
Photo Credit: MyGoPen

羽絨衣用洗衣機洗爆炸的影片?

原始謠傳版本:

人民日報提醒:穿羽絨服會爆炸!中老年朋友千萬要注意

或這個版本:

羽絨衣不能用洗衣機洗會爆炸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專家解釋: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程科技研究所博士生鄭喻齊,以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學系特約講座教授/製程安全與產業防災中心主任徐啟銘對此提供解釋:

洗衣機清洗羽絨衣於脫水過程中發生的爆炸事故,現場無明顯燃燒痕跡,雖然新聞內之羽絨衣與洗衣機爆炸後已破損不可使用,仍可見其型態完整;且羽絨衣材料、洗衣機材料皆非易爆炸的物質,不會引發化學性爆炸,應歸類為物理性爆炸意外[1]。

所謂物理性爆炸即:「由於容器內部的壓力過高,不勝負荷而破裂,產生迅速釋壓的現象」。以下說明羽絨衣脫水過程發生爆炸的情況:

脫水時高速旋轉的情況下,水氣快速被帶離,使洗衣機內部累積大量的乾空氣進入羽絨衣內部,羽絨衣內部濕扁的羽絨迅速膨脹,使羽絨衣內部填充更大量的空氣與水氣;且羽絨衣表面大多使用不透水的尼龍,空氣進入後更難排出,壓力持續累積直到尼龍表面無法承受,氣體一次性地衝出而發生爆炸。

由於羽絨衣表面材質為不透水的尼龍,洗衣後大量水累積於羽絨衣內,在高速旋轉脫水時,水分無法順利排出,使羽絨衣形成一顆水球,高速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使洗衣機的重心偏移而劇烈晃動,最終洗衣機無法承受並毀壞。

新聞媒體提到:「高速旋轉,水氣、空氣、羽絨、尼龍表面和洗衣機內桶等快速碰撞,其可能因摩擦產生靜電,且羽絨衣本身因尼龍表面的關係,靜電易累積於羽絨衣內部,進而產生爆炸意外事故」。對此應保持存疑的態度,雖無法排除其發生的可能性,但洗衣機內部的濕度較高,即便有靜電,也不易具有易燃揮發物,因此發生爆炸的可能性低。

總結上述,羽絨衣在脫水時確實具有潛在的物理爆炸可能性,主要的因子: 1. 高速旋轉的脫水過程,2. 脫水的羽絨內部填料迅速膨脹而累積空氣和壓力,3.羽絨衣防水表層的特性與 4. 洗衣機的侷限空間。以上因子使羽絨衣內累積大量壓力,於釋放壓力時產生物理性爆炸,並導致洗衣機被破壞。

對於影片第二段提到的老翁羽絨衣引爆事件,首先必須瞭解氣體爆炸的四要素:可燃性氣體、點火源、空氣、侷限空間。而本次事件中,老翁身著羽絨服,表面尼龍材質易因摩擦而產生靜電(為點火源),引發爆炸反應;再加上煤氣主要的組成為氫氣、甲烷和少量的一氧化碳等易燃的氣體,其中,氫氣和甲烷都對靜電非常敏感;所以,在煤氣洩漏的環境內,無論穿著任何衣物,都有機會引發爆炸。

倘若煤氣洩漏且蓄積於環境中達一定濃度,羽絨衣表面尼龍材質與人體或空氣摩擦,有可能產生靜電,則有可能引燃煤氣。必須強調的是,影片內老翁被引燃的新聞,主要原因是洩漏氣體為煤氣,而非穿著羽絨衣,羽絨衣只是比其他衣物更容易產生靜電。倘若換成其他對靜電較不敏感的氣體洩漏,例如一氧化碳,則羽絨衣摩擦產生的微量靜電不會引起爆炸。

因此,一般人穿著羽絨衣時,除非置身的環境充滿著對靜電非常敏感的可燃性氣體,否則不會引發爆炸,故在穿著羽絨衣時無須過度擔心。

要如何避免羽絨衣脫水時發生爆炸?給予以下建議:

清洗任何衣物前請先確認標示是否有標示「可機洗」。

羽絨衣切勿乾洗,只能以水柔洗(轉速<每分鐘800轉),洗淨後使用慢速風乾(< 50 °C)或低速脫水(轉速每分鐘500–600 轉)較為安全。

具有防水表層材質的衣物,勿直接使用洗衣機清洗。

另外,長榮大學消防安全系助理教授張慧蓓解釋,使物體爆炸或起火的必要條件有三要素:火源、氧氣、可燃物,若是粉塵爆炸,則多加局限空間與粉塵揚起這兩個條件,才會引起燃燒或是爆炸。

依據勞動部職業衛生署的一氧化碳之物質安全資料表(SDS)內說明[2],一氧化碳易與空氣混合形成易燃或爆炸性混合物,在燃燒範圍內可被靜電或足夠的能量引燃。所以靜電是可以引燃的,但物體摩擦產生的靜電是否可以點燃,則必須視能量是否夠大。而一氧化碳發生燃爆的濃度範圍為12.5%~74.2%,也就是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的濃度必須達到最低下限12.5%,此條件並不容易。

羽絨衣外層大多為尼龍、塑膠類,是絕緣體,雖然羽絨可以使絕緣體產生靜電,但衣服本身要爆炸需要足夠的能量,必須要很大量的靜電,所以一般民眾是無法引爆羽絨衣的。再者,靜電在濕度高的地方會很快逸散甚至無法產生,所以在工業上控制靜電的產生就是增加濕度。網路上傳言在脫水時因羽絨衣產生靜電而爆炸,是非常難發生的。

專家諮詢:SMC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 「羽絨衣丟入洗衣機因靜電發生爆炸」之專家意見

SMC 註釋及參考資料:

[1] 陳弘毅,邱晨瑋,2019,火災學 (10版),鼎茂圖書,ISBN:9789863457121。

[2] 勞動部職業衛生署。〈危害物質危害數據資料〉。2021/02/17檢索。

本文經MyGoPen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陳韻安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