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入藥物名冊程序擬精簡 現需時10個月冀減半|即時新聞|港澳|on.cc東網

新藥入藥物名冊程序擬精簡 現需時10個月冀減半

2024年05月13日 07: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政府去年底推出全新的「1+」新藥審批機制,至今已有2款轉移性結直腸癌新藥獲准在港註冊。醫院管理局表示,在「指定患者藥物使用計劃」中,局方已與藥廠確認,至少有2種癌症藥物有興趣通過「1+」機制在港註冊。醫管局又指,計劃精簡新藥進入醫管局藥物名冊的程序,現正與相關持份者商討細節,有望將現時的10個月時間縮短一半,冀數個月內公布詳細方案。
政府去年11月1日推出「1+」新藥審批機制,以加快新藥在港註冊。在「1+」機制下,用以治療嚴重或罕見疾病的新藥註冊申請,在符合本地臨床數據支持等要求後,由原來須提交2個指明參考地方的藥物監管機構發出的註冊許可,縮減為1個,經本地專家評估及香港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審批後,便可以在香港註冊。醫管局總藥劑師崔俊明指出,從醫管局角度,「1+」機制可讓更多病人受惠,提供更多藥物選擇,同時亦能為藥廠引入競爭,有望降低同類藥物的價格。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鄧耀鏗表示,現有不少病人透過「指定患者藥物使用計劃」,使用未在港註冊的藥物;隨着相關病人數量愈來愈多,用藥累計有一定時間,例如超過一年,且成效不俗,局方會主動鼓勵相關藥廠,透過「1+」機制向衞生署申請藥物註冊。他透露,至少有2種癌症藥物有興趣透過「1+」機制在港註冊。他又稱,不擔心新機制會引發質素問題,強調香港藥物審批機制非常嚴謹,且「1+」機制有更多本地或亞洲病人的臨床數據,對藥物療效等各方面更有保證。
現時醫管局藥物名冊有逾1,500種藥物,鄧耀鏗稱,若有好藥能在港註冊,局方會盡快將之引入藥物名冊。他提到,現時藥廠向醫管局申請將新藥加入藥物名冊,一般需時10個月,局方留意到有部分申請步驟有重複,認為不少事情可同步進行,期望透過精簡程序,目標將申請時間縮減一半。他透露,現正與相關持份者商討落實細節,包括醫管局的審批委員會、藥廠及病人組織等,希望幾個月內可有詳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