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 2.0 後礦工就不能挖礦了?一文解密什麼是 PoW 和 PoS 以及以太坊為何要轉型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ETH 2.0 後礦工就不能挖礦了?一文解密什麼是 PoW 和 PoS 以及以太坊為何要轉型

以太坊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從 2020 年開始,就有消息指出以太坊將要走向 2.0,礦工們再也無法開挖以太幣,也大大的影響了當時的幣價,也有專家認為真正的以太坊殺手就是 ETH 2.0 本身。不過對於一般用戶來說,不用太擔心未來 ETH1 和 ETH2 兌換的問題。

然而為何以太坊要升級 2.0,而大家常說的 PoS 和 PoW 又是什麼呢?(責任編輯:邵元婷)

作者:雷司紀的小道投資

有鑒於 ETH 升級為權益證明(PoS)的消息,加上群組和身邊朋友、長輩對於所謂的 PoW 和 PoS 其實都還不甚了解,所以今天就來寫一篇文章,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這兩個共識機制,如果你身邊也有人不懂,那也可以分享過去讓他們能理解這新東西。

OK,在聊聊 PoS 和 PoW 之前,必須先讓大家理解下,為什麼比特幣跟其他幣種都需要這些共識機制?

為何需要共識機制?

在傳統的中心化銀行,你每一筆的交易紀錄都是由銀行直接存在他們的私有資料庫內,也因為如此,其實並不需要一個共識機制,你相信銀行會幫你做好每一筆交易紀錄,不會搞怪,這也就是中心化記帳系統

但偏偏你也聽過很多聳動的新聞,大意是在說銀行專員會挪用客戶的存款,金額還不小,這也就讓人們開始反思:「把錢存在銀行,如果銀行有竄改記錄,能夠察覺嗎?察覺後,這筆錢還能夠拿得回來嗎??」

當年 2008 金融海嘯後,人民發現過去對政府和金融界的信任,在一夕之間崩壞殆盡,所以中本聰不再信任傳統金融的中心化體系,推出了比特幣白皮書。

因此,強調「去中心化」且使用「分散式帳本」的區塊鏈因應而生。

既然都是分散式帳本了,顧名思義,他就是散落在每個人的電腦上,而非只保存在單一的伺服器/資料庫上。

那這時候你就會想,那每個人是不是都可以從自己的電腦竄改帳本記錄,然後上傳到區塊鏈上?究竟要怎麼驗證帳本的正確性呢?

沒錯,這就是共識機制上場的時候了,用一個如同法條般嚴謹的規則,讓大家好好遵守!

其實你可以把共識機制想像成遊戲規則,當你符合遊戲規則且贏了遊戲,那你就享有記帳的權利和獎勵,但如果被發現你是鑽漏洞才贏的,那當然也有相對應的懲罰!

TO 推薦閱讀:瀏覽器大戰結束,Web 3.0 加密貨幣錢包之戰將開打?熱錢包、冷錢包大解密 

共識機制的不可能三角

搞懂了共識機制存在的目的,那再來要想的是,我們要打造一個什麼樣的共識機制?符合哪些特性?

在區塊鏈領域中,不可能三角意指:

  1.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2. 可擴展性(Scability)
  3. 安全性(Security)

那為何叫做不可能三角,其實是因為沒有一個共識機制,能同時滿足以上提到的這三個特性。

以比特幣的 PoW 為例,相信你早就聽說比特幣每秒僅能處理七筆交易,相較於 Visa 每秒可以處理一兩千筆以上的交易紀錄,比特幣根本就是慢到可笑。

但這其實是因為比特幣更著重在「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導致「可擴展性(也可稱效能)」極低。

你試想看看,帳本分散在那麼多地方,你又要每個帳本都進行更新,相較於中心化只有一個主要帳本,那怎麼能快的起來!(搞不好以後有解,能夠同時兼顧可擴展性)

TO 推薦閱讀:【Web 3.0 必讀書單 1】Github 上就讀得到!一本書讓你搞懂區塊鏈、加密貨幣在做什麼? 

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

區塊鏈中最早出現的共識機制,也是比特幣的共識機制,工作量證明其實就是「猜數字競賽」,這個猜數字必須靠電腦的算力來達成,當算力越高,猜對數字的機率就越高,當你猜對數字就可以獲得記帳的權利和相對應的比特幣報酬。

但也因為需要龐大的算力,導致全世界出現了許多集合大量「運算能力」的「礦場」,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費,也是現今被多數人詬病的地方。

現今來說,最夯的以太幣挖礦就是屬於 PoW 機制,算力越高平均報酬越多。

依現在的礦工市場來說,幾乎大多數的礦工都是在挖以太幣,而非比特幣。

PoS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

PoS 算是為了改善 PoW 所衍生出來的。

相較於 PoW 的算力大比拼,PoS 主要是透過「持幣數量」和「持幣時間」,來作為獎勵的依據也就是說,你必須買越多且持有越久這個加密貨幣才有更高的機率能夠獲得記帳的權利,以及相對應的報酬。

這樣非但解決了能源消耗的問題,同時讓驗證效率提高,也是為何這次 ETH 2.0 會做出 PoW 轉 PoS 的調整,算是符合未來世界的區塊鏈發展趨勢。(至於實作上遇到的困難就先暫且不談XD)

當然,其實也不僅僅只有以上這兩個共識機制,如果要講完所有的共識機制,而且深談背後邏輯,那可不是一篇貼文就能搞定的!

但我們可以期待的是,當區塊鏈愈加受到重視,或許那個不可能三角,也有機會化為可能。

P.S. 幣安平台幣 BNB 也採用 PoS 的共識機制,且因為這機制衍生出了質押的相關產品,可以有還不錯的年化報酬率,不過是浮動的,隨著質押的幣越多,報酬也會越低。因此,當你越快了解加密貨幣的知識,那麼你更有機會在早期就拿到更棒的回報(因為還不多人知道),這也驗證了我的「投資邊緣人理論」XD

(本文經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 授權刊登,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PoW 和 PoS 究竟差在哪,為什麼以太幣要來個大轉型成 ETH2.0?〉。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