筼筜湖_百度百科

筼筜湖

[yún dāng hú]
厦门市境内的湖泊
收藏
0有用+1
0
筼筜湖(yún dāng hú)位于厦门市思明区 [15],与西海域紧密相连,因筼筜港被人工筑堤造地演变而来。 [7]
筼筜湖旧称筼筜港,位于厦门岛西南部,原是一个海湾,与大海相通,用作母港码头。 [2]20世纪70年代,堤坝在港口西部建起,筼筜港彻底消失,变为城市内湖——筼筜湖,失去了与海洋的对流通道,成为纳污水体。 [7]20世纪80年代开始,厦门市持续对筼筜湖实施了治理,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20字方针”。 [7]截至2023年10月,筼筜湖有游泳生物有63种以上。浮游植物123种,浮游动物73种,底栖生物14种,还有粗皮鲀中华鲎栗喉蜂虎田鹀等珍稀保护动物。此外,还设立白鹭自然保护小区,让95种鸟类栖息繁衍。 [13]
筼筜湖综合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发端。 [16]筼筜湖的蝶变是生态样板,也是一扇窗口。透过这扇窗,看见的是厦门绿色发展的生态自觉。从筼筜湖到厦门全域,绿色发展理念已贯穿到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当地一系列大型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规划、实施,无不以筼筜湖综合治理为借鉴,并取得了成果。 [6]
中文名
筼筜湖
外文名
Yundang Lake
地理位置
厦门市思明区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价格
无需门票
著名景点
白鹭女神
建议游玩时长
建议60-90分钟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福建省厦门市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宜,春秋最佳

发展沿革

播报
编辑

形成演变

筼筜湖曾是一个天然避风港。海湾细长,宛若臂膀,由西向东,挽住厦门岛。渔船入夜停靠,灯火绵延。“最爱月斜潮落后,满江渔火列筼筜。”“筼筜渔火”是厦门“老八景”之一。 [13]
根据地质勘察,筼筜港从西南端的第一码头,向东北延长与钟宅港联成一线,把厦门岛分成两部分。在筼筜港北岸,是东渡狐尾山、仙岳山和仙洞山等地,岩层属于火山喷出岩、砂岩、页岩,筼筜港以南,是虎头山、同文山、钟楼山、虎溪岩、白鹤山、金榜山等地,岩石属于花岗岩。在筼筜港至钟宅港一带有温泉分布。 [9]
在筼筜港港湾还没有形成以前,是由一大片花。岗岩和火山喷出岩,组成的丘陵山地。由于地壳的运动,在花岗岩和火山喷出岩这两种软硬不同岩性的接触地带,发生了严重的破裂,与此同时,这两种岩性不同的岩石产生了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相对位移,构成了岩石破碎带。以后因为地表面长期经受暴雨的冲刷,特别是在海浪挟带着砂石强有力地冲蚀下,这条断裂破碎带就慢慢地被冲毁破,终于形成了筼筜港湾。
早先,筼筜港范围较大,西南一直延伸到厦门市区。山麓沟谷低洼的地带,后来因为地壳上升和填海造地,才逐渐缩小和改变了它原来面貌。 [9]
筼筜湖

建设沿革

1970年7月29日,筼筜港海堤动工,1971年3月18日石堤堵口,9月基本完工。堤长1.7公里,堤身黄海标高+5.3米,最深处—8米,堤顶宽12米,在东渡堤头建有4孔水闸1座,每孔径宽3.5米,堤质以上为主,土石混合结构。海堤与市区,东渡港区相连,堤内建有工厂、旅社、宿舍楼群等。 [8]
海堤动工也让筼筜港彻底消失,变为面积只有1.6平方公里的城市内湖——筼筜湖,失去了与海洋的对流通道,成为纳污水体。 [7]
20世纪80年代初期,厦门市对筼筜湖实施了局部治理,但由于经济、技术、观念等各方面原因,成效不大。1988年3月30日,“综合治理筼筜湖”专题会议召开,创造性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20字方针”。 [7]
1992年,筼筜湖上迎来一场龙舟赛。厦门市民聚集在筼筜湖两岸,不仅为比赛欢呼,更为筼筜湖的治理成效鼓掌。 [10]
筼筜湖白鹭洲公园
2022年7月,筼筜湖第二排涝泵站及西堤闸工程进入二期导流阶段。泵站主泵房土建部分以及新修纳潮闸已建成。 [1]
筼筜湖
2023年2月底,筼筜湖生态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竣工,筼筜湖主湖区水域范围1.5平方公里全面清淤工作完成,总清淤量达94万立方米,是近15年来规模最大的清淤工程。 [4]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位置境域

筼筜湖位于厦门岛西部,与西海域紧密相连。 [7]

气候特点

筼筜湖所在的厦门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亚热带中的最南地带,为热带向温带过渡带,因而也具有热带气候的某些特征。 [11]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 水资源
筼筜湖水域面积1.6平方公里 [2],总库容可达380万立方米;每天可引入新鲜海水约130万立方米,沿导流渠引至湖东桥下的内湖,由内湖向外湖流动,形成北进南出的大循环。此外,调水能力得到提升,提高了水体流动性。 [13]
  • 植被
筼筜湖种植9个品种、约2.6万平方米红树植被,吸引鸟类和海洋生物前来栖息繁衍。 [13]
  • 动物
截至2023年10月,游泳生物有63种以上。浮游植物123种,浮游动物73种,底栖生物14种,还有粗皮鲀、中华鲎、栗喉蜂虎、田鹀等珍稀保护动物。此外,还设立白鹭自然保护小区,让95种鸟类栖息繁衍。 [13]
白鹭

主要景点

播报
编辑
环筼筜湖带状公园“一环、五园、多景”的整体布局,让广大市民游客能沉浸式体验筼筜湖生态建设的成果。 [12]包括公园、筼筜湖健身步道等设施。 [14]
筼筜湖健身步道

主要荣誉

播报
编辑
2020年,筼筜湖综合治理模式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
2021年10月,筼筜湖生态修复作为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主题四——“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论坛。
2022年,筼筜湖保护中心获评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2022年10月,入选福建省首批河湖文化遗产名单。 [3]
2023年10月,筼筜湖入选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 [13]

开发建设

播报
编辑
1984年至2016年,厦门市已完成四期筼筜湖综合治理,并已基本完成第五期综合治理工作。 [5]
截至2024年2月,厦门先后修订颁布了《筼筜湖管理办法》、《厦门市筼筜湖管理办法》、《厦门市筼筜湖区管理办法》《厦门经济特区筼筜湖区保护办法》等法规文件。筼筜湖治理每向前推进一步,都有不断升级的制度护航,实现了从点到面、由水下到岸上、从单一治理到联合共治的转变。 [2] [6]

旅游信息

播报
编辑

交通信息

乘坐厦门公交15路、25路、26路、86路、87路、958路、B3路至“白鹭洲公园”站下,往北步行5分钟即可。

门票

免费。

价值意义

播报
编辑

思想价值

筼筜湖综合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发端,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筼筜湖综合治理,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创造性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方针,指出一条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6]

产业价值

筼筜湖生态环境改善,带动周边环境吸引力显著提升,一批优质企业总部前来落户,高端现代服务业日益聚集,逐渐发展成为厦门市标志性的行政、金融、商贸、旅游、居住中心。 [6]

生态价值

筼筜湖的蝶变,是生态样板,也是一扇窗口。透过这扇窗,看见的是厦门绿色发展的生态自觉。从筼筜湖到厦门全域,绿色发展理念已贯穿到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当地一系列大型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规划、实施,无不以筼筜湖综合治理为借鉴,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