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chat是什麼?最新矽谷熱門社群軟體,你「空聊」了嗎?|天下雜誌

Airchat是什麼?最新矽谷熱門社群軟體,你「空聊」了嗎?

從矽谷科技圈開始,逐漸蔓延至圈外人的語音聊天軟體Airchat,主打用真實溫暖的聲音交流。邀請制、音頻對話⋯⋯,它難免讓人聯想到Clubhouse,但卻有本質上的不同。Airchat會開啟社群軟體的新時代嗎?

Airchat-社群軟體-社群網站-Clubhouse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其他

不出一段時間就會冒出新社群花招的矽谷,這次癡迷的是一款名為Airchat的語音軟體。

目前被嚴格控管,僅限受邀者參與的Airchat,已在Apple App Store社群網路中排第27名。

在上週五發布新版本後,更引來嚇壞創辦人的人潮,「有大量新用戶湧入,因此我們將暫時關閉邀請功能,」創辦人之一的拉維坎特(Naval Ravikant)週日表示。

圖片來源:Airchat

Airchat有什麼特別?給I人的語音平台

拉維坎特是矽谷名人,他和另一位創辦人,前Tinder產品執行長諾加德(Brian Norgard)都非常熱衷對話、結交新朋友,和談論有趣的事物。

他們認為,過往市面上的社群軟體或應用程式都沒辦法完美達成期待,於是在去年春天打造了初代Airchat。

Airchat沒有打字介面,使用者必須以語音輸入訊息,訊息會被AI處理為文字,讓其他用戶方便閱讀,也可以傳圖片、影片。當然,平台更鼓勵用戶直接播放其他人的語音,會以兩倍速被播出來,節省接收時間。

因此,它有點像用語音輸入訊息,但保留了聲音檔,同時呈現給接收者。

「這不是一個廣播媒體,而是一種對話媒介,這兩者非常不同,」以過往操作約會軟體的經驗,諾加德觀察,每個人都喜歡與新朋友交談,但在生活中不容易做到,「所以我們的設計,就是試圖解決這個問題。」

廣告

兩位創辦人告訴《富比世》,Airchat的目標是讓產品簡單、親密、令人回味。

這樣的理念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疫情下紅極一時的另一款應用Clubhouse,用戶可以加入一間間語音房間,和陌生人用聲音交流、演說、聊天。

但Airchat與Clubhouse不一樣,它不一定要及時交流,而更像是是一條一條的語音訊息留言板。

諾加德表示,這種模式消除了用戶的怯場障礙,因為輸出的語音訊息,可以反覆重錄——就像撰寫文字訊息時一樣。

事實上,Airchat團隊發現,目前多數使用這款軟體的人都「非常內向和害羞」。

「人類,都是為了與其他人類相處而存在的,我們只需要自然的聲音,」拉維坎特強調,「純文字的線上媒體,讓我們產生了一種錯覺,認為人們無法相處,但實際上每個人都可以相處。」

廣告

這就是為什麼,即使Airchat能將語音轉錄為文字,還是堅持要置入播放聲音的功能,「語音有情緒、語調等等的細微差別,」早期採用者,《TechCrunch》科技記者哈(Anthony Ha)分享。

Y Combinator執行長陳嘉興(Garry Tan)也是早期愛用者。週末,它發文說道:「早餐是邁向偉大的第一步。今天早上吃什麼?」到目前為止,已經有破百個音頻響應。

「社群媒體回來了,寶貝!」《連線》雜誌記者古德(Lauren Goode)評論。

商業模式不明,言論風險卻真實存在

目前,Airchat的資金大部分來自拉維坎特本人,以及Accomplice Ventures的合夥人法南(Jeff Fagnan)。Airchat獲利計畫還不太明確,創辦人們並未透露任何有關付費方案的資訊。當前的形式,似乎和Podcast一樣,適合音頻廣告,但這也始終存在應用程式無法收聽的風險。

廣告

「公司不存在任何盈利壓力,」拉維坎特說,「我們不太關心賺錢。」

Airchat部署了自己的AI,使得每一則語音筆記的文字轉錄幾乎會立即出現,而且錯誤率很低。使用者分享,語音轉錄文字的過程中,那些停頓與冗詞贅字會被刪除。

拉維坎特指出,用戶們的語音資料,不會被出售給其他AI模型公司,他們也無意用這些音頻製作「奇怪的合成複製品」。Airchat只會用語音資料來訓練模型,以改進自身的轉錄功能。

語音平台的一大問題是內容審核。科技媒體報導,現在Airchat還沒有辦法良好地審查語音內容,有髒話和仇恨言論的貼文仍然存在。

如今,Airchat上,愈來愈多需要被擔心的頻道出現了。例如一個名為「戰爭」的頻道,談話主題包括伊朗對以色列的襲擊、加薩戰爭、美中關係。人們在頻道裡分享強烈的觀點、未經證實的新聞報導。

廣告

顯然,這是更當務之急的問題,特別是用戶暴增的情況。

AI Trail Blazers聯合創辦人(Greg Kahn)指出,「隨著Airchat的發展,用戶可能需要謹慎行事,並在選擇詞語時更加警惕,」

他也持平地說,「Airchat點燃了人們早期對社群媒體的熱情,然而,當我探索它的潛力時,仍不確定該平台到底只是代表一項功能,或者體現了一種全面的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Techcrunch, Wired, Forbes, Indian Express)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找回專注多工狀態 喝口原萃 休息一下 陳佳茹篇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