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品牌比併:安踏 vs Nike

中國內需升級釋放出龐大消費力,適逢體育服裝潮流,體育品牌市場出現龐大增長機遇。中國體育用品龍頭有安踏(SEHK:2020),與跨國品牌Nike相比,那隻更具投資價值?

1.比較20152019年業績複式增長表現

收入 盈利
安踏 32.1% 27.2%
Nike 6.3% 5.3%

數據來源:Morningstar.com

論2015年至2019年的業績增長,安踏表現優勝於Nike。安踏的營運規模較Nike為細,過去透過併購策略來擴張的效能高,收入基數擴張的速度自然較大。此外,安踏旗下「FILA」的滲透度不及NIKE品牌,而集團成功在核心中國市場將「FILA」打造成消費者喜愛的潮流品牌,「FILA」滲透度提升成為集團增長的重要引擎。NIKE的增速雖然不算強勁,但品牌高度滲透下,集團仍能保持穩定增長可見消費者持續選購升級產品,反映穩定的顧客忠誠度。

勝出者:安踏

2.盈利能力比較

毛利率(過去1年) 毛利率(5年平均) 經營溢利率(過去1年) 經營溢利率(5年平均)
安踏 55% 50.4% 25.5% 24.2%
Nike 44.9% 45.1% 12.6% 13.2%

數據來源:Morningstar.com

毛利率方面,安踏近年積極拓展高端業務,將運動服裝當作潮流衣物來推銷,定價能力因而略勝Nike。潛在原因是Nike的高性能運動用品需要與其他海外品牌如Adidas競爭,定價能力相對受限,反而以潮流體育服裝為標榜,並專注中國市場的「FILA」所遇直接競爭未及NIKE所面對的強烈。至於經營溢利率,Nike佈局全球,市場推廣及銷售渠道成本昂貴,而安踏主力在中國市場經營,相關成本自然較低。

勝出者:安踏

3.投資回報比較

股本回報率(過去1年) 股本回報率(過去5年)
安踏 29.8% 27.1%
Nike 48% 30.5%

數據來源:Morningstar.com

增長往績及盈利能力會受業務定位及規模所影響,要評價那間上市公司更擅於運用股東的資本,股本回報率才是最終及最具參考價值的指標。兩大品牌相比之下,Nike顯然優勝。若將短期回報與中長線表現相比,Nike推動股本回報率上升的能力更是相當吸引,反而安踏過去一年的回報率只略高於五年平均值。

Nike的優勝表現可以歸因於集團過去一直執行著持續及具規模的回購政策,反映高度成熟的營運模式所產生的回報豐厚,集團無需以高水平再投資來維持現有的市場份額及盈利模式。

勝出者:Nike

結語

雖然安踏的增長往績及盈利能力較優勝,但實際上通過業務營運來為股東製造更豐厚回報的是Nike。若要從兩者之間選其一,高度滲透的跨國品牌Nike無異是更吸引的選擇。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