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手術經驗—分享3焦點人工水晶體植入 - Mobile01

白內障手術經驗—分享3焦點人工水晶體植入

在這裡分享自己的白內障手術(3焦點人工水晶體置換)經驗,主要是因為術前幾乎可說是找不到幾篇有詳細經驗的分享文,不是聽別人說,就是長輩經驗,所以術前緊張要命,決心術後一定要來分享.但本篇是我個人親身經歷感受與資訊整理,並非專業醫療人員,術前請多諮詢醫師,並相信自己醫師的專業建議,是提供有白內障問題的朋友參考,每個人病況不同,生活型態不同,治療也是因人有不同結果,必須強調本篇僅是心得分享!

先列幾個術後常被詢問的問題:
1) 多焦點和3焦點相同嗎? 如何分別?
A) 3焦是多焦的一種,傳統稱多焦點是指2種焦點,可看英文辨別biforcal/trifocal比較容易,或是直接問醫師. 另外現在也有全焦段/延焦設計的產品,但各種產品都還是有各自優缺點,如最近距離表現或是否能矯正散光等.

2)使用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會有適應不良的問題嗎?
術後需要有大腦調適期,我個人適應是滿快的應該只是剛開始不習慣罷了,而且前期做滿多功課,也比較不會對視力品質期望有落差.但我是用3焦點不是2焦點,不需要雙眼影像融合(大腦融像),比較沒有適應問題.

3) 多焦點常聽說有眩光問題,是否影響開車? 跟以前視力比較如何?
A) 我使用的3焦點人工水晶體,我記得有特別針對眩光問題做設計,改善眩光的狀況. 在開車部分,我是都沒有問題. 別要我跟原本水晶體比較,我已經不記得罹患白內障前的實際視覺了,但當然不會有原裝來得銳利吧!

3) 是否要選擇飛秒雷射製作切割前囊袋,還是一般鑽石刀切割?
A) 個人選擇,看自己口袋夠不夠深. 兩種術式之後一樣要用超音波乳化取出混濁水晶體置換. 我是認為醫師經驗夠比較重要,計算度數,植入角度等都需要醫師臨床經驗.

=====================================================================
---進入正題---
去年農曆年後突然覺得近視變深嚴重,視力模糊,到公司旁眼科就診被醫師告知有白內障,白內障是水晶體產生混濁,目前藥物只能阻止病程惡化速度, 手術是唯一治癒方式.而水晶體會隨年齡老化,因此平時就要愛惜眼睛健康,尤其陽光下戴抗UV太陽眼鏡hen重要,基本上每個人都有機會發生!

先說白內障成因有A.老化(主要) B.先天 C.藥物(濫用或長期用類固醇) D.併發症(如高度近視,青光眼) E.代謝型疾病(糖尿,腎臟病,關節炎,甲狀腺疾病等全身性疾病)等,我主要是高度近視問題,從發現視力模糊像蒙上一層灰到嚴重影響生活,不敢開車騎車,決定手術,才約半年時間,是早發型白內障,但健保要超過55歲白內障手術才有補助,未滿55歲需要送申請審核,還好病況程度符合審查條件,有通過.
由於是眼睛的手術,起初因為不了解,很怕手術失敗失明怎麼辦,所以一開始真的是極度恐慌,但其實白內障手術非常普遍,就像牙醫師對於拔智齒一樣的熟練,而且白內障手術部位是在水晶體,不是在眼球內部,不會影響到視神經,不至於有失明風險.因此關於醫療的問題,請務必向專業醫師詢問,免得自己嚇自己,延誤治療時間.

《《費用問題/人工水晶體功能選擇》》
首先釐清健保補助範圍,包含手術費用以及一般功能人工水晶體(單焦球面)的費用,其人工水晶體健保支付的價格是2,744元,需要其他功能以及較好的品質,就要自付差額.

選擇人工水晶體真的要評估自己的需求,像我還要工作,本身就大近視+散光,想到以後上年紀還要面臨老花問題,人生還有大半輩子所以選擇高階的人工水晶體(3焦點+抗藍光+散光),3焦點的特色是無論遠x中x近都可以看清楚,當然費用也很高,但眼睛可是靈魂之窗,我願意選擇較好的.而且醫師說人工水晶體放進去後會和組織結合,換完後悔再換比較困難,不能想換就換,要選好選滿啊.
#point# 諮詢醫師才知道傳統”多焦點”其實是2焦點(遠近OR遠中),一般是2隻眼睛搭配使用相互補足; 而3焦點是比較新的技術,本身有遠中近3種焦距.

當然人工水晶體選擇見仁見智,爬文很多說健保片就很好,但推的人也都是聽長輩用過,考慮很久後,因為健保片只有單焦點功能,我一樣要配戴眼鏡,而且健保片是球面(品質比較不好),我們連配眼鏡都知道鏡片要選非球面了,要永久放在眼睛裡面的話,我想視力品質還是我很重視的一件事
#小結論# 健保片就是擁有”看到”的功能,畢竟健保只支付必需的治療.

參考資料:
*健保給付>>https://reurl.cc/GYLDp
*人工水晶體類型比較>>https://reurl.cc/pR4ol
*參考雙眼明(白內障權威)網站介紹>> https://reurl.cc/2GnEn

《《手術流程》》
白內障手術簡單來說,就是用超音波晶體乳化渾濁晶體後吸出,並用人工水晶體來取代原來水晶體的屈光聚焦功能,大概就是換人工關節的概念吧.但白內障手術普遍得多,醫師說現代手術是非常成熟的技術,成功率也高,讓我安心不少.

因為家住板橋,考量回診便利性,後來在江子翠的眼科診所手術,而且手術安排彈性大(大醫院要配合醫師時間),還有掛號費和大醫院也差很多,白內障為門診手術,不用住院,手術當天報到後,簽署手術同意書,更換手術服,然後躺好,消毒,點眼藥麻醉,裝撐眼器,因為非全身麻醉,所以手術過程是有意識的,但沒什麼感覺.幫我開刀的是楊醫師,在大醫院擔任過主任級醫師,經驗很豐富,手術時醫師會要求看著手術檯的燈,護理人員也很親切安撫我引導我配合,手術半小時內就完成了,手術完會幫你眼睛包紮,休息一下就可以離開了,會開止痛消炎藥(我只吃了一次), 當天會比較刺痛,有異物感掂掂的感覺,第二天回診拆眼罩紗布,異物感情形也大致改善,第三四天就慢慢消失.眼罩維持使用兩周,晚上睡覺或午睡都要持續使用. 第二眼手術時間相隔10天,都順利成功~~

《《人工水晶體抉擇及術後視覺感受》》
前面有提到我對人工水晶體的功能需求,但最終還是陷入選擇困境,畢竟沒辦法真正實際看過.我的訴求就是多焦點+散光矯正,爬文幾位大大的心得分享,所以先刪除有侵權問題的V牌,主要是因為3焦點是較新的技術,P牌發表時間較久臨床使用經驗也較多.
但人工水晶體的資訊除了衛福部仿單及醫院診所網站外,就真的要看國外文獻了.所以分享一下經驗,希望給需要換人工水晶體的朋友做個參考.我最後在A牌PANOPTIX和P牌的POD猶豫,兩者都是遠中近三焦點,都有非球面,濾藍光,減少二次白內障機率等設計,部分眼科網站有提到A牌PANOPTIX優點是40-60cm連續視力,近距離是40cm; 但P牌網站就沒有寫,醫師是說約30cm,但實際視力表線到底如何,還是心中存疑,後來上網查到歐洲眼科會議資料,國外醫師就有發表各家3焦點產品研究,從圖表曲線圖(Trifocal lenses)就能看出,其實各家產品在遠距離都很好,但中距及近距較部分他牌就有所落差了.
*ESCRS (歐洲白內障及屈光手術眼科醫學會)參考>>https://reurl.cc/AlLaY
想看原始論文請自己再搜尋

我也拿研究詢問醫師,一開始醫師並沒有很願意解說論文數據,但還是大概說明P牌在遠中近的效果都表現在各家產品之上,所以光學表現上真的是很不錯的水晶體.不過醫師也再三提醒,產品功能再好,患者眼底健康狀況不佳,用什麼高階產品都是枉然(就像相機CCD不佳,換什麼鏡頭都一樣); 又或者是用不到的功能,也是浪費.所以適合最重要!

由於我自己是手機重度使用者,近距離非常重要30cm才夠,就選擇了P牌的產品,而且其餘度數和散光矯正等,就交給醫師的專業檢查評估,前前後後也做了多項檢查
#最終植入:PhysIOL POD FT Multifocal Toric Intraocular Lenses帕德多焦點散光
我是2018年中秋連假前完成2眼手術的,換上的PhysIOL POD FT人工水晶體, 歐洲知名品牌,是利用+3.5D繞射設計原理的多焦點(3焦點)人工水晶體,能提供遠中近都有良好的視覺品質效果,度數是8.5D 1.5D CYL、10.0D 1.00D CYL,我也只看得懂CYL是散光,度數是醫師測量眼球軸長和角膜弧度等精算出來的.

*視力表現/夜間視力
手術後隔日回診打開紗布,視力狀況已恢復大半,那兩日晚上視覺較暗有些眩光,尤其是在暗巷看街燈光芒較大,醫師有說明跟術後瞳孔有關,會慢慢恢復. 第二次回診(3日)視力檢查就已經1.0,視覺開始清晰銳利,色彩和對比鮮明,感覺傷口癒合中,夜間眩光狀況也逐漸消失. 但一周內狀況都改善了,整體視覺清晰明亮許多.

目前視力狀況:
遠距離>>原本遠距離就ok,術後也保持清晰,現在診所比視力1.2沒問題
中距離60CM-1M>>車上使用導航,工作看電腦螢幕,家X福採購都OK
近距離30CM>>使用手機回LINE+手遊沒問題,拿太近會模糊,剛好控制用眼別太近

記得手術完那個月內我還跑去看電影,階梯走起來還真有點暗,心想大概是夜盲症的感覺吧,看字幕部分閱讀沒問題但小模糊; 不過現在已經完全沒有這些狀況,感覺和原裝差不多,甚至透光度更佳.

*水晶體顏色
網路上滿多敘述的,有人說會變黃,有人說變亮,不過人體水晶體本來會隨年齡變黃.我自己第一眼換完是覺得滿明亮自然的,後來才知道此品牌是"淡"黃色為主,應該比起傳統黃片來得好.不過其實適應後也沒特別感覺,但比術前亮多了,這倒是真的!
白內障手術摘除水晶體就等於移除人體本身具有濾藍光功能的部分,這點查過P牌淡黃片設計,所以本身有濾藍光功能,而且與人體原本的水晶體顏色接近,所以讓換人工晶體的病患,很快就可以適應,有些人工晶體因為較黃,所以會讓病患視覺都一直有濾片的感覺.

*術後風險及併發症觀察
網路上很多討論二次白內障和水晶體移位文章. 從手術到現在已8-9個月了,只有最初幾個月覺得眼睛較乾澀或疲勞感,也沒有發生二次白內障問題,視覺品質表現也都很穩定.
醫師在術前就有告知,術後大約一年之後可能會有二次白內障的情況,請我再注意視力狀況,建議固定回診檢查.醫師也有說明二次白內障只需要透過門診雷射治療,治療時間不會超過半小時,所以只要持續觀察就好.
術前諮詢醫師,散光矯正的患者,水晶體除了度數要正確,植入角度精準,還要注意水晶體植入後的穩定性,因為人工水晶體植入囊袋後,會因囊袋收縮造成或多或少的移位. 除了醫師手術經驗純熟以外,選用P牌人工水晶體外型的四支腳設計(有點像CHANEL雙C型 LOGO),也能幫助術後人工水晶體穩定度提升. 讓我原本很擔心的移位問題,目前觀察下來視覺品質都有穩定維持著.

=====================================================================
【總結】
現代人3C使用黏著高,中距離近距離用眼需求多,術前評估非常重要,請記得術前務必明確和醫師溝通自己的需求,確認眼睛健康條件,考量年齡,評估自身經濟能力等,再選擇合適的人工水晶體產品.
每個月回診追蹤一下,醫師會開抗發炎眼藥水和淚液.目前用眼不管白天晚上沒戴眼鏡都OK,生活適應還不錯,和正常眼睛差不多,不只清楚也顏色鮮豔,其實真的很棒,慎選人工水晶體還是有差!
adlyinitd3 wrote:
在這裡分享自己的白內...(恕刪)


您好,非常感謝您的經驗分享
醫師的技術經驗真的很重要,就診便利性也很重要
可以私訊透漏診所以及醫師姓名嗎?

我家也住板橋,家父之前聽了親戚的經驗說術後有視力困擾,現在遲遲不願意接受治療,想要帶他換院所看看
感謝分享
能夠透漏是哪間診所嗎?

sumforge6 wrote:
感謝分享能夠透漏是...(恕刪)


是在高端做的
最近家裡長輩說他視力模糊看不清楚
檢查才知道是白內障的問題
看到這篇對水晶體就比較有概念
感謝分享
非常謝謝你的分享
這讓我對於選擇水晶體更加了解了
我明年要滿50歲了,目前右眼也是有白內障的問題,
正在苦惱要用哪一款人工水晶體,
你的文章給我很大的參考價值,
方便私訊你再多請教一些問題嗎?

adlyinitd3 wrote:
在這裡分享自己的白內...(恕刪)
神阿!請保佑看帖亂回帖跟亂移文的人,手機掉馬桶,鑰匙也掉進去,最好人也掉進去,阿彌陀佛,阿門!
請問你是幾歲白內障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