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織業今千人健行 再現紡織蓬勃活力 | 熱門亮點 | 商情 |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絲織業今千人健行 再現紡織蓬勃活力

本文共2093字

經濟日報 蔡穎青

絲織公會今(23)日與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台北科技大學紡織系暨分子科學工程系系友會、台灣產業用紡織品協會及中華民國紡織品國際研發交流協會共同主辦「2023年絲織業健行暨聯誼摸彩活動」。

莊理事長燿銘表示,自1998年開始辦理絲織業登山健行聯誼摸彩活動,至今已第26年,每年的活動都非常熱絡,承蒙絲織公會與各合辦單位理、監事及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熱情贊助辦理經費及摸彩品,今年參加人數近1,600人。

中午餐敘由絲織公會理事長莊燿銘(右)致詞,秘書長葉乙昌(左)主持。蔡穎青/攝影。
中午餐敘由絲織公會理事長莊燿銘(右)致詞,秘書長葉乙昌(左)主持。蔡穎青/攝影。

談起健行歷史,莊燿銘理事長表示,該活動多年來在內湖忠勇山、四獸山、烘爐地都留下近兩千絲織人的足跡;十多前為使參加者深度瞭解台北,嘗試用腳走讀舊台北,先後由萬華龍山寺步行艋舺後沿淡水河進入大稻埕;以單車從公館沿新店溪進入大稻埕;從圓山步行經大同區保安宮、孔廟、霞海城隍廟等古蹟,也曾以單車從大稻埕沿淡水河繞行社子島。接續舉辦台北城時空之旅,穿越228公園、國立台灣博物館、北門城等古蹟,發現台北城的今昔;從南門外出發,參觀228國家紀念館,漫遊植物園再發現璀璨的西門町;從大安森林公園站出發,遊走大安森林公園,再漫步具260年歷史米道的齊東老街,穿越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讓大家感受活力、創新璀璨的台北老東區。2015年參觀新開幕的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漫遊植物園、西本願寺、艋舺祖師廟、青山宮、台北電影主題公園及海關博物館。2016年漫遊花博公園、林安泰古厝、迪化街十連棟再生區、迪化老街。2017土城承天禪寺步道賞桐趣,2018年以軍艦岩悠遊新北投為重點,由唭哩岸起點經陽明大學上2400萬年台北老地層的軍艦岩,過丹鳳山下新北投。2019年再續深入新北投的人文和古蹟泡湯勝地生態健行,2020年走台北人最愛的劍潭山親山步道。去年開啟大直極富神祕氛圍的「國防特區」,觀賞林安泰古厝再進入台北玫瑰園。2022年再深漫遊大同區,參訪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的大龍峒保安宮、四十四坎街、以水樂園為主題的迪化環保公園,再順遊曾是臺北最繁華的大稻埕。

莊理事長表示,艋舺地區的開發是陳賴章率領福建泉州鄉民於1709年至此開墾,因擁有新店溪、大漢溪匯流成淡水河河運的便利,可與福建泉州、廈門等大港口對渡之優勢,加上新店溪與大漢溪中上游廣大流域豐富的物產,發展成北臺灣最重要的政經文化中心,素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美稱。也由於移民社會對原鄉信仰的依賴,寺廟古蹟特別多,包括龍山寺、青山宮、清水祖師廟、天后宮、學海書院等,都是每個人日常精神與信仰依託的處所;其次是因人口眾多也成為地方小吃匯聚的地方,如華西街,梧州街,西昌街,廣州街等夜市小吃更是讓人讚不絕口,二十幾年前的龍山寺市場更是台北小吃的代表;其三是特色商街多─龍山寺旁青草巷、佛俱街、大理服飾街及鳥街等連貫整個中萬華,豐富的歷史層次感在這兒一覽無遺,除吸引國人流連造訪外,外國遊客絡繹不絕。

左起絲織公會戴名譽理事長宏怡、卓名譽理事長欽銘、陳名譽理事長建柱、林名譽理事長文...
左起絲織公會戴名譽理事長宏怡、卓名譽理事長欽銘、陳名譽理事長建柱、林名譽理事長文仲、工業局李組長佳峯、紡織所李所長貴琪、絲織公會莊理事長燿銘、創代協會程理事長鯤、產紡協會黃理事長鯤雄、產紡協會羅榮譽理事長忠祐、北科大紡織系友會王理事長臻睿、亞東科大黃校長茂全及創代協會陳副理事長國欽出席活動。

今年,莊理事長表示,「2023年絲織業健行暨聯誼摸彩活動」由龍山寺捷運站出發,為使參加的絲織從業人員能深度了解萬華的前生與今世,我們安排了「新富町市場」、「剝皮寮」、「龍山寺」、「青山宮」、「清水祖師廟」、「西本願寺」、「中山堂」及「府城北門」等八個解說點,幾乎涵蓋了萬華的著名信仰寺廟和地方小吃匯聚的地方及特色商街。「新富町市場」是1937年萬華第一個現代化的公共市場,現在改變為文創市場,「剝皮寮」在1763年即以「北皮藔街」的名稱出現於艋舺地契中,在清朝中葉福地藔街連結了營盤與艋舺市街的道路,後來唐景崧成立「台灣民主國」時,從營盤出發遊行進入艋舺市街的的一條街,然後輾轉進入西門進入台北城。由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徹底地展現出老街的風貌,裡頭充滿著濃厚的傳統人文氣息,讓國內外人見識台灣早期文化的特色,也是遊客很好拍照打卡的地點。

「龍山寺」坐北朝南,主神為台灣人最重要信仰的觀世音普薩,也是網路求紅線、拜月老的第一把交椅,從前更是台北三邑人政經與信仰中心。「青山宮」座落在台北第一街的貴陽街,供奉靈安尊王,每逢青山王壽誕日前夕都有隆重祭典,正日為萬華區年中慣例迎神中最盛大者,俗稱「艋舺大拜拜」。「清水祖師廟」主祀「落鼻祖師」陳昭應是福建安溪的守護神,該廟自1875年迄今保留了清代中期的磚雕和藝術水準,與「艋舺龍山寺」和「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臺北三大廟門。是最早進入台灣的日本佛教宗派,同時也是臺灣當時最大的日式佛寺,戰後部份建築為理教、軍方、警備總部第二處等單位使用,二二八事件後王育霖、辜振甫等政治犯曾被囚禁於此。

1931年總督府以紀念昭和天皇登基為由,決定在布政使司籌防局前廣場興建臺北公會堂「中山堂」,是臺灣第一個會展建築,二戰後在此接受日軍投降,政府遷台後中山堂成為召開國民大會、正副總統就職典禮及政府接待外賓的主要場所。「府城北門」是台北府城的正門,在城門北側增建一道方形的外廓(俗稱「甕城」),1966年台北市政府開始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將東門、南門和小南門全都改成中國北方式的綠屋瓦廟堂建築,現結合週邊文物古蹟打造成北門廣場。由此次近1600人參加健行的盛況,再現紡織業生氣蓬勃,充滿活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和潤企業攜手公路總局 連續兩年擴大推動機車道安活動 守護用路安全
下一篇
登革熱藥物突破性進展!元樟生技掌握關鍵技術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