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從「語言」到「族群」,討論客家議題在台灣的連結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從「語言」到「族群」,討論客家議題在台灣的連結

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從「語言」到「族群」,討論客家議題在台灣的連結
Photo Credit: 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官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Falabidbog 花啦嗶啵》以其對於客家議題的敏銳度,在遊客的觀展經驗中呈現出對於文化復興的企圖,誠然這不意味著短短兩個月的藝術季,便足以提升客家話的實際使用人口。

文:曾哲偉(TSENG Che-Wei)

2023年第二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在「藝術策展」、「設計導入」和「飲食實驗計畫」的三大主軸分區下,整體的策劃主題以《Falabidbog 花啦嗶啵》為名,在客家話中意為「繽紛多彩」;同時延續上一屆的理念,將「一個以客家文化復興為核心的社會運動」作為帶動地方觀光之外,所期望達成的文化成效。

旅程上的語言經驗

筆者現居台北,恰好周遭較少精熟客家話的朋友,更別說使用流利客家話進行的溝通場合,平時生活中偶遇客家話的唯一情境,只有搭乘捷運時不帶感情的到站廣播。

因此,在浪漫台三線的整趟觀展過程中,令筆者印象最為深刻的,除了藝術作品與飲食文化之外,即是旅程中所遭遇的「語言」經驗與其提供的衍伸思考。

以「設計導入」展區為例,關西老街(中正路)上的仙草期間限定店《黑色幽默|關西一塊仙草動》,由「生活起物」籌劃設計,邀請台灣果醬女王「柯亞」操刀食物設計,實地向當地廚師取經,從客家飲食文化中獲取靈感;並由關西南雄社區發展協會招募七名在地長者於現場輪班擔任店員;服裝品牌「甫月」設計的店員制服上,則印有每位長者的現年歲數,其中年紀最大的已有81歲高齡,店內牆上的肖像海報,介紹著每位長者的生命歷史,與本次參與藝術季所發生的趣事,並在一些字詞旁邊特別標註客家話讀音。

在筆者的餐點體驗過程中,當天服務的長者容光煥發,極度熱情地與參訪遊客互動,在餐點製作、送餐之餘,帶領遊客學習牆上的客家話短句。

在聆聽、複誦一來一回之間,筆者初次經驗到客家話的對話情境,作為常民語言在生活中活用,除新鮮感之外,令人莫名動容。

【圖2_】_從「語言-族群」看浪漫台三線_jpg
Photo Credit: 生活起物提供
《黑色幽默|關西一塊仙草動》

以「客」為名的族群

這個以「客」為名的族群,雖然對於確切的名稱由來眾說紛紜,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客家人雖然跟閩南人、廣東人⋯⋯等,都是中國南方漢族的一支,卻是唯一並非以地域命名的支系[1],無疑在族群名稱中指向其漂泊的歷史軌跡。

法國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曾經寫道:「我只說一種語言,這個語言不屬於我。」[2]在這個矛盾的句型背後,實際上已經暗示語言是繼承而來,即便是自己的母語,都存在著一定的殖民性與非歸屬性,語言影響思維,同時也受歷史條件影響。

根據「110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的統計數據,客家話的使用比例情形,在全台範圍內呈現出高度集中的情況,並且整體客家話聽說能力正在逐年下滑,以105年及110年的統計數據相比較,聽的比例分別為97.0%、95.7%,說的比例則為56%、52.6%,可見語言使用與地域分佈之間的關聯性,與其現今遭遇的傳承危機。[3]

特定語言的使用,因此總是與「族群」的概念息息相關。關於「語言多樣性」的釋源故事,時常將語言與「族群多樣性」的起源相互連結,在為人所熟知的《聖經》故事中,上帝為了阻止人類建造通天塔,將人們分散在各處,並使其語言不能互通,也就間接使得高塔的建造終止。

自此之後,人們只能在不同的語言介面之間轉換,並且總是涉及各種摩擦、衝突、誤解與不可調和,在翻譯過程中,原始資料的完整意義必然會產生缺漏、變形,因此「語言」也就成為一種判斷「族群」的識別系統。

在舊約聖經《士師記》篇章中,寫有這樣一個故事:

「基列人把守約旦河的渡口,不容以法蓮人過去。以法蓮逃走的人若說:『容我過去』,基列人就問他說:『你是以法蓮人不是?』他若說:『不是』,就對他說:『你說示播列。』以法蓮人因為咬不真字音,便說:『⻄播列。』基列人就將他拿住,殺在約旦河的渡口。那時以法蓮人被殺的有四萬二千人。」

語言不只是一個完善固定的溝通工具,而是在日常反覆的實際使用中被不斷喚醒、活化,因此在語言中總是存在著如同「示播列(shibboleth)」一般的存在,難以被檔案化、系統化地收編於書面之中,而是在語言的使用族群之間竄動、留存。

這樣的情況,就好似各行各業中都存在著或大或小的「行話(jargon)」,當人們走進一間五金建材行的時候,光是對於尋找物件的描述、用語,和說話的方式,就足以判別客人是「內行」還是「外行」,進而影響到老闆開出的價格,實際上,以語言進行族群識別並非特殊情況,而是充斥於日常生活當中。

作為一個獨立學科,「藝術」也不例外地存在著許多行話、習語,因此在大眾眼中時常有「藝術就是做一些大家看不懂的東西」的印象。

作為一個跨縣市大型藝術季,《Falabidbog 花啦嗶啵》不只有其文化考量,更需要處理觀光成效的面向,因此普羅大眾的可閱讀性也就變得格外重要。

在客家委員會的資金挹注下,浪漫台三線是全球範圍內罕見以特定族群作為主題發展的藝術季,以此得天獨厚的條件作為前提,展覽中真正處理「客家」、把與「客家」相關的問題意識挖掘出來的作品又有哪些?

在理想情況下,「藝術」的作用應該如同語言一般,被作為一種溝通介面使用,這並不意味著藝術應該如實、輕易地將意義內容傳達給觀眾;反之,筆者認為藝術恰恰需要呈現出「無法被轉譯、非藝術不可」的部分予觀眾,實現「另一種語言」所無法承載的意義內容。

視「藝術」為溝通介面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台灣有許多藝術展覽皆納入烏克蘭藝術家名單,作為支持烏克蘭的象徵與政治發聲管道之一。在本屆浪漫台三線中,即有烏克蘭藝術家詹娜・卡德羅娃(Zhanna Kadyrova)的舊作參展,除卻作為政治支持的象徵之外,筆者認為該作的策展選件,以一種較為含蓄的方式確實地回應浪漫台三線所欲達成的文化成效。

位於客家文學花園展間,卡德羅娃的這件作品以烏克蘭語中的「圓麵包(Palianytsia)」為名。雖然俄語與烏克蘭語同屬東斯拉夫語支,在詞彙上保有一定的共通性,然而由於俄羅斯人唸出該字詞時常沒有腭音化(palatalization),因此「圓麵包」這個字在2022年俄烏戰爭期間,成為烏克蘭辨識俄羅斯間諜的「示播列」測試,「語言」在此成為一種敵友識別系統(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

藝術家以此典故作為靈感,在舉家避難期間,於河流中找尋形狀、顏色都近似於這種圓麵包的天然鵝卵石,並輕巧地進行切片加工,使其看上去更像圓麵包的真實形象,透過拾得物(found object)的創作方式,藝術家將物質形體與精神狀態相互連接,以作為人民主食的圓麵包,象徵對於重歸和平生活的嚮往。

烏克蘭東部某些地區的主要流通語言實際上是俄語,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甚至以「保護俄語區居民」作為侵略理由,因此在俄烏戰爭開打之後,許多烏克蘭境內俄語的母語使用者,包含烏克蘭現任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內,都開始積極地學習烏克蘭語,支持以俄語作為烏克蘭官方語言的民眾比例更是顯著地下跌。[4]

因此《Palianytsia》這件作品,在很高的程度上體現出「語言使用」所隱含的殖民意味,並精準地反應政治現況。對於此次浪漫台三線藝術季而言,該作品與客家文化(與客家話)的處境遙相呼應,確實反應出「處處為客,處處家」[5]的意涵,至於策展人林怡華於導覽時所述的「以石頭媒材,回應客家人伯公信仰」[6]其連結反倒顯得較為形式化。

在極佳的選件前提下,上述關聯性未能於作品介紹、導覽中獲得相應論述,而僅以藝術作品的原始脈絡陳述,以「藝術策展」展區共43組藝術家、其中有11組外國藝術家作品的比例而言,缺少相應管道更深入了解策展團隊的選件思路,對於觀眾而言確實有些可惜。

【圖3_】_從「語言-族群」看浪漫台三線
Photo Credit: 山冶計畫;攝影:徐詠倫
詹娜・卡德羅娃作品《Palianytsia》
【圖4_】_從「語言-族群」看浪漫台三線_jpg
Photo Credit: 山冶計畫;攝影:徐詠倫
詹娜・卡德羅娃作品《Palianytsia》

「主/客」的思辨練習

從日治時期的皇民化運動、戰後的「我不說方言」,直至解嚴前的國語政策,台灣長期以來受「單語主義(Monolingualism)」影響,語言時常被作為文化治理工具,然而當一個特定族群以「主人」自居時,也就相應地意味著同一塊土地上的其他族群被視為「客人」。

在客家話使用萎縮的情形下,2000年後陸續有《客家基本法》、《國家語言發展法》等推動本土語言的相關保護政策,可見在後殖民議題的處理上,台灣仍有一段文化復興的長路要走。

俄烏戰爭爆發當日,「台灣(Taiwan)」一詞的檢索次數在Google搜尋趨勢上驟增將近五倍之多[7],顯示烏克蘭與台灣在地緣政治上的相似處境。

面臨外來族群時,民眾應該採取何種相應的姿態,實際上應該經過更加謹慎的考慮,就像希臘語中的「外人(hostis)」一字,可以同時指涉「客人」與「敵人」兩種歧義,面對時下的政治情勢,台灣在為多元文化、民主政治自豪的同時,是否也意味著某些族群必須犧牲自身的主體性,這的確是需要仰賴眾人持續思辨的問題。

相應地,台灣藝術史對於主體性論述的建構,長久以來始終眾說紛紜,筆者認為這與本土曖昧且幽微的政治處境自然息息相關。

在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中,作品《Palianytsia》的展出無論對於客家文化的式微、台灣後殖民議題的連結、「烏克蘭-台灣」政治處境的類比,乃至於民眾對於所屬地域的「主/客」判斷,都形成有趣的聯繫,這顯示藝術季的作品選件在觀光考量與美感呈現之外,於文化層面亦發人深省。

正如本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策劃主題——《Falabidbog 花啦嗶啵》,對於奉行單語主義已經行之有年的台灣來說,一個以「客家族群」為主題的藝術季,顯然不僅限於服務該族群的文化復甦,更是對整個「國家」的概念起到反身性的批判作用,策展團隊邀請民眾對此進行思辨練習,以「花啦嗶啵」為名,試想一個「繽紛多彩」的共榮未來的可能性。

不同於設計、飲食、藝術等策展考量面向,「語言」由於其較難可視化的特性,在策展思維與呈現中時常受觀眾忽略,然而對於以特定族群作為策展主題的藝術季而言,該族群的語言使用無疑在其中扮演無法抹滅的重要角色。

本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Falabidbog 花啦嗶啵》以其對於客家議題的敏銳度,在遊客的觀展經驗中呈現出對於文化復興的企圖,誠然這不意味著短短兩個月的藝術季,便足以提升客家話的實際使用人口。

不過,在凝聚族群認同感上確實起到一定的作用,當觀眾在旅程途中親身經驗客家話情境的傳承推廣時,本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所強調的在地連結,其真實性與說服力亦不言而喻。

備註

[1]施添福. (2014). 從「客家」到客家(二):粵東「Hakka.客家」稱謂的出現、蛻變與傳播. 全球客家研究, 第2期, 1–114.

[2]蔡士瑋. (2019). 猶太認同與「主人的單語主義」:德希達《他者的單語主義》第七章長注研究. 《揭諦》, 36, 35–81.

[3]蘇佑昇. (2022, March 31). 【客家調查系列1】睽違5年「全國客家人口語言調查」出爐 認同感提升、聽說能力持續流失.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4]Wong, A. (2022, August 13). 【烏克蘭戰爭】說俄語的烏人,要跟母語訣別. 茶杯雜誌.

[5]該句引用客委會2010年同名出版物名稱。

[6]源自土地崇拜,客家伯公信仰中的神像,常以單顆石頭替代。

[7]相關數據參見「Google搜尋趨勢」,連結請點此(檢閱日期2023.08.29)

本文作者介紹

曾哲偉,獨立藝文工作者,現工作、居住於台北。關注議題主要著重於藝術場域中的空間構成與觀眾感知,於2020年起參與共學社群「一群人的自學」,並共同出版《搞死自己計劃2021-2022》獨立策展研究專書(2023)。近期參與展覽專案有 《一百坪的散步練習(2023,鳳甲美術館)》共同研究、《酷共生(2023, 北師美術館)》研究助理;共同策劃《圖底圖:為建築與藝術的家園尋址(2023,he&she space)》聯展。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