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敏:練錯了,小心練出「氣功病」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199,052

楊世敏:練錯了,小心練出「氣功病」

氣功門派眾多,鍛鍊方法有時也大相逕庭,中醫提醒:練氣功有如用藥,需明辨體質,不可濫練。

A先生、50歲,自述多年修練氣功,練習是依老師教授的印度脈輪練氣法,大致是:用腹式呼吸,由下往上沿脈輪鼓蕩氣息。每次練習時,都能明顯覺察身體內有種種氣光輻射流動,而且,「自覺」盤坐時,周圍會有一圈護身磁場……。

我心想:「你那麼厲害,還來看啥病?」

沒想到,他立刻呈現病徵:陣發性連續打嗝,嗝聲大如牛蛙,平時不嗝則已,一嗝則數小時不止,隨之而來的便是胃酸上逆、胃嘈雜、咽中如哽、胸悶心煩、心悸、不易入睡,日子久了開始有躁鬱傾向,情緒喜怒不定……他自己和家人都警覺到不對勁,才經友人介紹來診。

四診合參後,我嘆了一口氣,他急著問:「病情嚴重嗎?是不是很棘手?」我回答:「我之所以嘆氣,是因為又看到一個努力養生卻因不了解個人體質、生理狀況,反而傷害自己的病例。你的病情理論上不嚴重,但在調治上的確有點棘手。」

真正的氣感來自「放鬆」,絕非意念引導

從四診與脈證看來,A先生平時的個性本來就急,說好聽叫「求好心切」,其實就是「龜毛」加「不耐等」,這種心理狀態大多意味生理有「肝血不足」與「心血不足」的氣血偏差狀態,偏偏有這種體質狀態的人又會強提心力,使原本厥陰體系(含肝與心包)「陰血虛而陽氣亢」的偏差更加嚴重,在外顯行為與身心上,就會逐漸具足「自律神經失調」的大部分症狀。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A先生平日便性急,做事容易抓狂,在職場卻必須有所隱忍。強忍情緒導致「肝氣鬱結」,使散熱功能差,氣鬱時間一久,就造成肝經熱勢過高,進而循經絡上干於腦,情緒就愈來愈不穩定。

其次,A先生的脈象中,從太陽經到陽明經乃至少陽經,都有不同程度的經氣不通緊繃之象,正意味著他從肩膀到腰背,甚至到下肢整個筋膜連屬都是緊繃的。如果在練習提氣鼓蕩脈輪之前,沒有先「讓心放緩,讓筋放軟」,便會像A先生用緊繃的肌群,做錯誤的鼓蕩小腹而催氣上行的動作,不僅無法真的通經過脈或開通氣輪,反而會因為肩緊繃、脅肋緊束,讓氣堵塞在心下胃脘或膻中,演變成「胃氣不降(打嗝、胸悶、胃酸上逆、胃食道逆流)」,或使膻中氣海不通,使宗氣不行,全身氣機為之凝滯甚至逆亂,也因為「喜樂出焉」的膻中受阻,內部深層的氣輪怎麼會開?所以心煩、驚悸易慌、不易入睡,日子久了,時而焦躁、時而憂鬱的情緒問題接踵而至。 

A先生問:「難道我感受的不是氣感?有氣在氣脈裡走,不是能改變體質、氣血暢通、健康長壽嗎?」

我回答:你目前所練出來的氣感,並非醫書描述的正氣;因為真正能促進修復、排毒、滋潤等自我療癒功能的「正氣」,是在身體、肌肉放鬆下,同時心境也逐漸放鬆、放空下所自然形成的,身心放鬆的程度愈深,從五臟共振而出的「正氣」純度就愈高,在體內舒布範圍就愈廣,如此練習下去才可能產生氣血充盈、均衡的健康狀態。而不是故意用某個動作或某種呼吸法,去激發出來的「假氣」或「戾氣」。好比維持身體健康的營養需求,是在飲食上讓五大營養素與微量元素皆具足而均衡,而非猛吃特定營養補給品,反而衍生不必要的麻煩。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現代人調和身心步驟:身鬆→氣通→心空

A先生不解:「中醫不是說『意為氣之帥』嗎?為什麼我用意念和動作去導氣有問題?」

我回答:氣有很多種,「以意領氣」固然是一種正常的練習過程,但是練習者當下的意識狀態會決定導出不同品質的氣來。中醫理想的內氣產生方法,就是《內經》所說的:「精神內守,真氣從之。」而要做到「精神內守」,便要少欲、少求、少思、少慮、少3C!對現代人而言,操作難度甚高;但是,不是朝這種「淡、靜、篤、虛」的心態去努力,是很難鍛鍊出中醫學上的「真氣」的!

既然短時間內無法從心理層面做到寧靜與放鬆,不妨倒過來練習,從身體的放鬆與調整呼吸,使全身肌肉筋膜鬆落到某個程度,自然在心理覺受產生一定程度的放鬆感,也會相對沉穩,不至於情緒緊繃。

這就是我一貫主張現代人的身心調和步驟應該是:「身鬆→氣通→心空」,因為,一直催眠式地要心靈放鬆、放空,能做到的畢竟是少數,藉由容易操作的簡單動作放鬆肌肉、調整呼吸,反而容易沉澱情緒。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那麼,要如何放鬆身體?我常建議患者去學太極拳的「起式」,因為不管哪一家太極拳的行拳要訣,都主張:「沉肩墜肘、鬆腰坐胯」這樣的動作要求,是很符合人體氣機運轉的,因為肩膀經由訓練而放鬆、不聳肩後,控制橫膈膜的肌群也會「共振式」地放鬆,如此肺部呼吸空間自動加大,呼吸動作也自然地加大。

以中醫生理來說:肺主一身之氣,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而朝百脈。也就是說,如果肺的功能可充分發揮,氣自然能順利下降而周流全身末稍,同時帶動血脈、水液的流暢性,於是人體「氣、血、水」3種通路皆能同時改善,如此對於成天案牘勞形、使用3C產品過多,又精神緊繃、肩膀僵硬的現代人而言,有極明顯的減壓與減輕疲勞的效果。

最後,針對A先生的病情我做了以下建議:

1.放棄原來的練氣法(不是方法不好,而是不適合A先生目前的身心與體質狀態),純粹以伸展、鬆肩為主,接著做太極拳起式36次,之後再站樁15~30分鐘。

2.針灸。

a.合谷配尺澤穴,以鬆暢胸中、肩背氣機。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b.太衝配足三里穴,讓上逆的氣平息。

3.以代赭石、山藥、當歸、雞內金、厚朴、柴胡、旋覆花為藥茶,時時啜服,讓胃氣順降,打嗝停止。

4.既然對氣功有興趣,建議先了解中醫對氣機的描述,從凡人練到真人是有逐步漸進的軌跡,此種練法稱為「中醫氣功學」,千萬不要惑於神奇幻化的經驗,否則傷身又傷心,得不償失。

氣功養生不得要領,當心練出「氣功病」

練習時只要沉肩而鬆、心肺氣降,加上腰胯微微下沉,直而不挺,整個上焦的氣,自然會經中焦而沉降於下焦丹田,成為所謂的「心腎相交」。也正因為肩沉、橫膈鬆,呼吸時就較少利用胸廓的呼吸肌群,改由腹部肌肉膨縮、往上控制橫膈膜,也就是「腹式呼吸」。練到此處都是儘量鬆、自然而然,絕不是刻意凸肚子。

若刻意用意念隨呼吸沉降心火,多數人反而會讓肩膀更僵硬,結果適得其反。刻意的練法短時間會感到丹田熱熱的,甚至會有氣很強的錯覺,如果再利用這種蠻練的氣感衝激任督二脈或中脈脈輪,日後產生氣機偏差的「氣功病」時,在治療上就頗為棘手。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打嗝泛酸還算小事,一旦嚴重成失眠、躁鬱,甚至氣結成瘸,那麼原本為了保健防癌的氣功,竟也變成傷身致癌的元兇;我在臨床上看過幾例氣功老練家,外表幾乎多年不生病、面色紅潤,卻在健檢時意外發現癌症,大多肇因於練氣時並非全鬆,卻急於以意導氣的錯誤練習結果。

更可怕的是,從臨床觀察:這類因練岔了氣所產生的腫瘤,雖不常見,一旦發病不僅中西藥皆很難壓制調理,更因為「正氣偕血進,戾氣促毒行」,甚至有時還轉移得特別快。

(本文作者為中醫師,屏東明診所院長,著有《補錯了更傷身》)

<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對證調養

楊世敏|屏東明診所院長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