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取代人類工作太絕對?專家拆解AI的4大迷思 全面推動AI應用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博客 - D240216

AI取代人類工作太絕對?專家拆解AI的4大迷思 全面推動AI應用

博客

發布時間: 2024/02/16 08:00

分享:

分享:

AI取代人類工作太絕對?專家拆解AI的4大迷思 全面推動AI應用

AI熱潮席捲全球,為世界帶來巨大的改變。在過去幾個月,我們積極與客戶、各行各業(包括金融服務、公共服務、非牟利團體、學術界等)的領袖、合作伙伴和持份者溝通,了解到愈來愈多企業對AI應用感興趣,並期望將AI融入至業務發展中。McKinsey的一份研究報告估計生成式AI每年可為全球增加2.6兆至4.4兆美元的收益,同時,AI對環球經濟的影響將大增15%至40%。不少企業,以至大眾已開始體驗AI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好處。香港企業的員工開始在工作中使用 AI 進行寫作、分析數據、設計簡報等工序。

然而,社會對AI的廣泛應用仍有不同擔憂。以金融業為例,根據一項本地調查,六成半受訪金融從業員表示網絡安全及數據私隱是AI應用的主要挑戰,亦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香港尚未有足夠的人才技能迎接未來的AI應用。

不過,隨著AI普及化,我們需思考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並透過親身體驗AI 科技以消除對它的誤解。

  • 迷思一:AI會否取代人類工作?

不少員工關注AI會否取代他們的工作。實際上,員工應視AI為副手,而非競爭對手。透過簡化冗贅乏味的工作流程,AI解決方案能提升員工的工作體驗和技能,令他們節省大量時間,減少人為失誤,並讓其專注於更重要和更具意義的工作上。

去年底,Microsoft宣佈全面推出Copilot for Microsoft 365,並開放服務予香港的企業客戶使用。Microsoft透過Copilot系統提供企業級AI,將AI技術融入Word、PowerPoint、Excel、Outlook、Teams等生產力應用程式,輔助企業用戶完成包括撰寫電郵、總結文件和生成簡報等工作。Microsoft 的《工作趨勢指數》調查結果發現,有七成受訪用家表示工作效率提升,而用家進行如搜索、撰寫和總結等特定工作速度提升近三成。

  • 迷思二:AI只是單一的科技解決方案?

AI 並非應用層面單一的工具,而是日常生活或商業應用上,不同領先技術的集成,而AI技術已經融入至不同範疇,如搜尋引擎、電郵應用程式、健康監測設備,以至網絡安全解決方案等。AI將變得更加普及,融入至大眾的生活,我們應把握機會追上AI帶來的變化。

例如端對端 AI 交談平台Microsoft Copilot Studio,能讓用戶以自然語言或圖形化介面自訂 AI 聊天機器人,解答各種生活和工作上的複雜查詢,例如追蹤最新的健康資訊、提供銷售支援,及管理業務流程等等。此外,Copilot Studio 能在不同應用程式、網站和渠道上應用,如常用的 Facebook和Microsoft Teams等。透過集中且多用途的 AI 工具,大眾不需程式開發員的協助,亦可輕鬆享受到便利和個人化的 AI 服務。

  • 迷思三:AI是否專為科技行業而設?

部分較少或未曾接觸AI的企業或市民或以為AI 只為科技相關行業而設,離他們很遠。不過,AI 的應用早已無聲無色地擴展到大眾生活的每個層面,與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以普通市民為例,在網購時點擊推薦產品,或在撰寫電郵時加入預測文句功能,也是AI應用的例子。

Microsoft除了推動AI在商界的應用,亦積極透過AI 賦能教育界。Microsoft 早前與本地八間教資會資助大學合作,透過Azure OpenAI服務為教職員和學生提供企業級和定制化的解決方案。以香港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為例,利用GPT 模型生成課程內容及支援評估方案、總結研究及文獻摘要,以及運用聊天機械人營運校務,例如回應有關入學、學生支援、校園資訊和校友事務等查詢。

  • 迷思四:AI 生成的結果帶有偏見?

有意見認為 AI 提供的運算結果或建議會出現誤差,難被信賴,但AI能否提供準確、合適和完整的數據取決於由基於互聯網數據訓練的大型語言模型,反映開發人員或社會的既有觀念。因此,負責任地收集、處理和分析數據,才有利 AI 健康和可持續地發展。為此,Microsoft設立了負責任AI準則,涵蓋權責、包容性、可靠性與安全性、公平性、透明度,以及隱私權與安全性,亦制定了三項AI客戶承諾,讓用戶在數據私隱受保護的安全環境下使用AI。

我們深信科技是輔助人類生活和工作的工具,若能運用得宜,既可享受便利,亦能開拓機遇。在選擇合適的 AI 工具前,我們應先了解其優點、缺點及注意事項;在使用時,亦應保持判斷力和分析能力,並遵守負責任 AI 原則,方可釋放這項創新科技的最大潛力。

【關於作者】許遵發為Microsoft 香港區域科技長,負責制定政策及將科技相關和可擴展的方案帶進香港市場,並銳意將資訊科技的價值積極配合如醫療保健、教育、環境及本地社會和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公共政策,以促進重點政策範疇的數碼進程,包括創意、保安和隱私、技術中立性、可達性及交互操作性等。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許遵發 Microsoft 香港區域科技長

欄名 : 微軟觸跡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