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視障者超過5萬6,000人,46%為65歲以下青壯年人口

文◎崔浩風

0
2714

十月的第2個星期四被訂為世界視覺日,而十月十五日則被訂為國際盲人節,別稱「白手杖節」,這些日子的選定都代表了各國政府對於民眾視力傷害情形的重視。而應該注重這件事的不只有各國政府,更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自己。人是視覺動物,失去了視覺,大多數的娛樂都失去了意義,更會讓大多數人都失去經濟與生活能力,我們又如何能夠無視失去視力可能帶來的威脅?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身心障礙者人數,二○一七年臺灣視覺障礙者共計5萬6,830人,其中2萬6,068人屬於65歲以下的青壯年人口,約占總數的46%,他們甚至可能是家中的經濟支柱。而青壯年視覺障礙者中近半屬於45~59歲,大約是兒女讀到高中、大學或初出社會的時期,正是事業與家庭經濟責任最重的時候,一旦風險發生,隨之而來的經濟重擔可想而知。

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官方網站資料,二○一五年全世界約有2億5,300萬人視力受損,其中3,600萬人可歸類為盲人,其餘則是具有中度到重度的視力傷害。而在造成失明的原因中,35%是因為未經手術治療的白內障,未經矯正的屈光不正(泛指所有無法正常聚焦於視網膜的眼疾,包括近視、遠視、老花眼等)占21%,青光眼占8%。

因此,民眾日常應該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尤其是每天使用電腦的上班族,視力受到傷害的可能更大,更需要小心保養眼睛;而隨著3C產品的普及化,愈來愈多的孩童也每天盯著螢幕看,更是加劇了視力的惡化,需要多加防範。除此之外,為了避免一旦視力受損造成的生活與經濟壓力,最好提早投保醫療險、意外險與失能險等險種,提早做準備,方能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