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輛商用電動三輪車掛牌上路、載重達200公斤!威剛為物流業帶來哪些變革?|數位時代 BusinessNext
台灣首輛商用電動三輪車掛牌上路、載重達200公斤!威剛為物流業帶來哪些變革?
台灣首輛商用電動三輪車掛牌上路、載重達200公斤!威剛為物流業帶來哪些變革?

12月17日更新:電動三輪車掛牌上路

歷經一年的時間籌備,記憶體品牌威剛科技旗下品牌威速登自主開發的電動三輪車金卡多,今(17日)正式宣告進入量產,成為全台有史以來首輛合法掛牌上路的「商用」電動三輪車,陸續吸引多家物流及電商業者前來洽詢合作,預估2022年下半年進入大量出貨期。

威剛集團董事長陳立白表示,金卡多是威剛自主研發的第一輛商用電動三輪車,行車電腦將提供電商、物流業者各種智能管理平台,不但可管理監控車輛運送動態,並可滿足物流、金流、資訊流、物流士配置需求。威速登金卡多最高載重可達200kg、強爬坡力、續航力達117公里、低噪音、零排放、保溫熱食及冷鏈餐飲、與換電方便等特色,瞄準電商與物流業的需求。

隨著威速登金卡多的正式量產,預計2022年起台灣及全球的物流市場將不再僅有兩輪及四輪的電動車解決方案,三輪電動車將改寫全球物流產業。

全台首輛電動三輪車─威速登金卡多正式掛牌上路
全台首輛電動三輪車——威速登金卡多正式掛牌上路,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左四)、台南市長黃偉哲(左三)親臨量產典禮,與威剛董事長陳立白(右三)共同見證歷史性時刻。
圖/ 威剛科技

以下為2020年11月27日全文報導

因應電商盛行,物流不只要拚智慧,還要拚綠!記憶體品牌威剛科技旗下品牌威速登今(27日)發布商用電動三輪車,「物流業者大老期待這台車很久了,今天現場來了30多家物流業者,」威剛科技董事長陳立白自信說道,發表會上冠蓋雲集,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新北市副市長吳明機紛紛到場支持。

威剛自5年前就投入電動馬達研發,看好電動車是未來趨勢,中華、三陽的輕型電動機車都採用威剛的馬達,海外也有數家大客戶。三年前陳立白看見電動三輪車市場契機,發現國內沒有一台電動車能滿足台灣物流業者的載貨需求,歷經三年時間研發,打造出全台首台「載重達200公斤」電動三輪車,容積800公升,時速80公里、續航力100公里,具有零排放、低噪音、安全特點,並於2019年成立威速登科技品牌。

威速登商用電動三輪車
威剛科技董事長陳立白提到,這台三輪車不只載貨,還可以載人。
圖/ 陳映璇攝影

載重達200公斤!克服電動三輪車3大安全問題

威速登三輪車的車體由宏佳騰負責ODM(設計代工),三電系統馬達、控制器由威剛自主研發製造,光馬達發明專利就有十多項,電池則採用Gogoro能源系統,威剛還提供車隊管理平台系統,陳立白強調,不只是要賣車,而是提供一個新的智能物流解決方案。

三輪車介於四輪、二輪之間,比四輪車成本低,車身能夠深入巷口,還附有一鍵倒車功能,最大優勢是載重達200公斤、容積800公升,「一般機車的容積200公升,我們是四倍,」威速登執行長江昌憲說。

在車體設計上,威速登克服 爬坡、過彎、車架 三大安全問題,採用13.7kw馬達,滿載情況下可以上陽明山,上下地下室也沒問題。江昌憲說,三輪車好不好騎的關鍵在「 過彎 」,當載重大高速過彎就容易翻車,但威速登符合歐規最嚴苛的安全標準。在車架上,通常物流業者是4年換一次車,因此宏佳騰在車架疲勞度測試,在滿載200公斤的情況下,做了150萬次路況測試。

此外,車廂內附有獨立電源系統,能夠保溫、保冷,進行冷鏈配送;第二代還有頂棚設計,克服惡劣天候。而這台車跟日前宏佳騰所發表的Ai-2商用智慧三輪車不同,宏佳騰內部稱這台為大三輪車,而Ai-2則是小三輪車,在移動上更靈活。

應用場域:物流、市場、偏鄉服務

應用場域,除了一般物流運送,還有花卉、漁市、果菜市場的搬貨需求,以及偏鄉老年長照,提供熱食運送服務。海外市場,中國、日本、韓國及東協十國都是目標市場。

威速登商用電動三輪車
威速登商用電動三輪車最大優勢是載重達200公斤、容積800公升。
圖/ 陳映璇攝影

在生產規劃上,陳立白表示,由於宏佳騰產能還沒拉上來, 三輪車明年上半年小量生產,7~8月開始量產 。「物流業者準備下單很多,但還不敢接太多單子,產能還沒到位。」合作客戶包括momo、嘉里大榮、新竹物流、祥億貨運等,中華郵政也是潛在客戶。

設計兩套系統,台灣換電、中國採快充

威速登三輪車將設計換電、快充兩套系統,國內以換電為主,小部分快充,中國市場則偏向採用快充系統。未來台灣、中國都會設電動車生產線,以馬達、控制系統為主,中國會比台灣晚一季量產,之後東協10國也會從中國出貨,減輕關稅問題。

價格20萬元有找,另提供後台管理,意味威速登還能向客戶收取月租費,提供智慧排班、最佳配送路線,以及監控車輛安全,不過由於是採用Gogoro換電系統,還需繳交電池月租費。

至於,未來會不會跨入電動車設計?陳立白說,其實四輪馬達已經設計好了,但四輪馬達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安全測試,加上物流業者引頸期盼電動三輪車的解決方案,且四輪車對物流業者來說成本較高,因此先推出電動三輪車。

責任編輯:蕭閔云

關鍵字: #電動機車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跨場景、跨平台、跨境|中國信託以全方位服務滿足超維金融時代下的支付需求
跨場景、跨平台、跨境|中國信託以全方位服務滿足超維金融時代下的支付需求

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及對支付工具的使用需求,間接促使金融支付服務在近年來出現許多重大變革,從主動融入生活場景、串連數位實體通路,讓服務無所不在、再到如今因應超維金融時代到來,支付服務走向「超越維度、微至個人」,已成未來必然趨勢。

根據《2023數位金融大調查》報告,所謂超維金融意指,金融服務不只要跨越客群、通路和場景等各個面向,更要確保服務維度可以細緻到滿足每一位消費者的不同需求,而在超維金融時代下,如何讓每一個人都能隨時隨地使用自己喜好的支付工具進行交易,成為金融業者發展支付服務的重點。

一直致力提供完善金融商品與服務的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以下簡稱中信銀),從跨場景、跨境與跨平台三個面向出發,發展出多元、便利及優惠的支付服務,不只符合民眾希望金融服務可以跨維度與個人化的期待,領先趨勢的佈局策略,亦讓中國信託成為支付產業裡的領導品牌。

跨場景|打造超優惠的支付生態圈

從跨場景的角度出發,中信銀的佈局策略是,積極與不同場景的領導品牌合作,包括航空、交通、電信、百貨、電商、外送、社群與公益等,提供符合消費者需求且最優惠的支付生態圈。

在跨場景支付生態圈,中信銀除了提供包含辦卡、刷卡、累點、折抵、查詢資訊等無斷點支付服務,更整合合作夥伴力量創新刷卡回饋機制,讓民眾在消費的同時也能享有超值優惠。中信銀與LINE Pay合作發行聯名卡,並推出刷LINE Pay卡便可獲得LINE POINTS點數回饋的創新機制,不只突破傳統聯名卡只能回饋紅利點數或現金的框架,LINE POINTS可以折抵消費、購買LINE貼圖或是電子票券、捐款、轉換成其它點數或航空哩程的使用彈性,也讓LINE Pay卡成為台灣民眾最愛用的信用卡之一。

此外,中信銀除了與台灣中油合作發行中油聯名卡,更進一步協助台灣中油推出台灣第一個行車交通電子錢包「中油Pay」,並創新推出中油 Pay綁定中油卡先儲值再加油最高可獲得6.8%回饋,及加油時自動優先折抵紅利金的服務模式,成功獲得廣大開車族的肯定,創下發卡量近130萬的佳績。

跨平台|整合最多元的商戶金流服務

就跨平台的角度來看,中信銀則推出整合多元支付工具的商戶金流服務。根據《2023數位金融大調查》,近五成消費者認為,在不同通路使用不同支付工具是一件相當不方便的事情,此外,不同年齡階層消費者偏好使用的支付工具亦不一樣,由這兩點調查結果來看,商家必須提供多元化支付工具,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並帶來好的交易體驗。

為協助商戶跟上多元支付趨勢,中信銀事先串起刷卡機、行動錢包等不同支付工具,讓收單金流服務可以跨越不同平台,不僅為商家省下自行整合的時間與成本,也提供消費者自由選擇付款方式的彈性。目前中信銀的收單金流服務共有手機刷卡機、多元支付刷卡機及雲端收款三種,商戶可以根據自身的營運型態及應用場域做選擇,輕鬆跟上多元支付趨勢。

手機刷卡機則是透過「中信行動刷卡APP」將手機或平板化身為刷卡機,消費者可以使用實體信用卡、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智慧手錶等支付工具感應付款,適合移動收款商戶,也適合沒有實體門市或門市空間有限的商戶。多元支付刷卡機整合20種以上支付工具,且同時具備刷卡、感應及掃碼等各種功能,商戶只需要一台設備就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支付需求。雲端收款則讓商家可以發送付款連結給消費者,消費者點選網址後輸入信用卡相關資訊,就能完成付款。

DSC04898-2.jpg
透過中信行動刷卡APP,可將手機或平板輕鬆化身為刷卡機, 無論消費者使用的是實體信用卡、Apple Pay、Google Pay、 Samsung Pay、智慧手錶等,都可以透過支付工具感應付款、快速結帳,適合移動收款商戶。
圖/ 中國信託

跨境|發展更便利的跨境支付工具

站在跨境的角度,中信銀看準跨境電商網購趨勢,且觀察現行主流跨境支付工具的種種不方便,例如:使用ATM/Web ATM轉帳必需重覆輸入資訊、使用超商繳費要特地走一趟便利商店等,中信銀近年積極與跨境業者合作推出更便利的台幣存款帳戶支付(ACL)服務,為民眾提供跨境支付新選擇。

目前,中信銀已經於淘寶APP上推出ACL服務,淘寶會員只要綁定中國信託台幣存款帳戶,日後購物結帳時,便能直接從銀行帳戶扣款,無需重覆輸入轉帳帳號等資訊,也不必特別出門,既安全又便利,而且手續費只有1%,亦沒有其他額外費用,交易成本比起傳統支付工具還要低。

面對超維金融時代的到來,中信銀除持續擴展跨場景支付生態圈、與更多境外業者合作,以及協助更多商戶建構便捷且安全的收款服務,還會依照消費者對金融服務的期待–超越維度、微至個人–與時俱進的完善支付體驗,實踐「客戶在哪裡,我們的服務就在哪裡」的承諾。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Be Young and Beyond  引領台灣破浪的創業家們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