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麥樂村,這裏有中國對援外醫療的承諾 - 新浪香港

歡迎來到麥樂村,這裏有中國對援外醫療的承諾

    電視劇《歡迎來到麥樂村》劇照    電視劇《歡迎來到麥樂村》劇照

    靳東的演藝生涯里,有過很多次飾演醫生的經歷。最近開播的《歡迎來到麥樂村》,他再次塑造了一位醫生形象——中國援外醫療隊隊員馬嘉。靳東覺得,這次感受格外不同。

    電視劇《歡迎來到麥樂村》由鄭曉龍擔任藝術總監,梁振華任總編劇、總製片人,金曄執導,胡雅婷、張顯編劇,靳東、祖峰、張雨綺、劉冠麟領銜主演。該劇主要講述了以馬嘉、江大祖、武梅等人為代表的中國援外醫療隊於非洲救死扶傷、與當地人民建立深厚友誼的故事。

    作為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週年、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週年、中國—坦桑尼亞建交60週年等特殊節點製作、播出的劇作,《歡迎來到麥樂村》試圖創作出一部兼具底蘊厚度和人情溫度的作品。

    麥樂村是什麼地方?

    該劇總編劇、總製片人梁振華解釋:「斯瓦希里語是非洲的土著語言,‘麥樂’是斯瓦希里語中‘永遠’一詞的音譯,代表了中國對援外醫療的承諾。」

    「麥樂村」就是醫療隊的駐地,同時是永恒之村。

    《歡迎來到麥樂村》創作前期,主創團隊赴非調研,之後劇組更是橫跨兩國六地拍攝,足跡遍佈杭州、海南萬寧、桑給巴爾島、達累斯薩拿姆市、阿魯沙國家公園、塞倫蓋蒂草原等。

    在電視劇開播之際,靳東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感慨:「在非洲經歷的事情太多了。」他說,那段經歷不僅體現在這部作品里,也留在每個去非洲拍攝的劇組同事心中。「每一個人的感受都是刻骨銘心的。」

    用真情實感的表演表達中國援外醫生的故事

    據悉,自1963年向阿爾及利亞派出首支援外醫療隊以來,我國累計向76個國家和地區派遣醫療隊員3萬餘人次,援建醫療衛生設施共130餘所,診治患者近3億人次,挽救了無數寶貴生命。

    靳東說,如果要去形容中國援外醫療隊這群人,他會用一句話——「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同時這也是他接這部戲的原因。

    靳東認為,作為一個演員,有義務也有責任,用真情實感的表演向觀眾表達和傳播這些令人尊敬的中國援外醫生的故事。

    此前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民心相通專題論壇上,靳東代表劇中主演發言時表示:「通過這部電視劇,觀眾可以看到共建‘一帶一路’下非洲醫療、文化、教育、經濟等方方面面的發展。」

    他提到,《歡迎來到麥樂村》在拍攝過程中受到了坦桑尼亞政府的最高禮遇,以及特別多的幫助。

    也通過拍這部劇,靳東看到中國援建非洲的諸多成果,感受到中國和坦桑尼亞過去60年交往的歷史及諸多細節,這些都具有深刻意義。

    「麥樂村是一個純粹的故事、一個救贖的故事、一個傳承的故事,象徵著中非間的友誼與溫情。」導演金曄表示,創作《歡迎來到麥樂村》的過程心路跌宕起伏,曆久彌新。

    「去年在坦桑尼亞桑給巴爾島採風,我和團隊創作出3個象徵意象,‘豹子’象徵追求無我境界的醫療隊隊員,‘乞力馬紮羅山’象徵不斷攀登高峰的醫療隊,‘鳳凰林’象徵中非深厚的友誼。」金曄說。

    《歡迎來到麥樂村》編劇胡雅婷分享創作靈感來源時提到,採風中無數真實的細節構建出了這部劇對「麥樂村」生動的表達。

    在桑給巴爾島採風的時候,胡雅婷偶然拿到了之前中國援外醫療隊隊員留下來的一本書,扉頁上寫著一段話。聽其他醫生說,這是上屆中國援外醫療隊隊員寫給下一屆隊員的話。其中一句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令胡雅婷深受感動,驀然明白了援外的真實想法和工作意義,並將這個動人的小細節加到了劇本創作中。

    「不要畏懼前路如何。」胡雅婷表示,中國援外醫療隊的故事和精神令人感動,應該被世人銘記。

    完成自我心靈救贖,給自己一個答案

    靳東提到,之所以願意反復飾演醫生這一職業,是因為這個群體讓他發自內心地尊敬。而每次演繹醫療題材作品,靳東的第一標準都是故事能打動自己。

    就如「麥樂」是斯瓦希里語中「永遠」一詞的音譯,靳東說:「中國醫療隊在那兒的駐地是非常固定的,就像我們戲里呈現的那樣,一模一樣,就是他們真實的生活場景。」

    拍攝《歡迎來到麥樂村》期間,靳東經常和中國援外醫療隊的醫生們聊天。他看到,即使到週末時間,這些醫生也不會休息,而是選擇去非常遠的村子裡義診。

    當靳東問他們為何這麼做時,醫生們覺得這是很自然尋常的選擇。「往往這種最不經意的時刻也是最真實的,會深深地觸動你——他們到那兒去幹了一件救人命的事,很多人在村子裡奄奄一息,連去醫院的車票錢都沒有。」

    「他們能不斷地、自發地去救很多人的生命,這是讓人最感動的,我沒有辦法找到合適的語言去形容他們。」

    靳東記得,劇組拍攝期間,江蘇醫療隊到現場跟他們聊天,「有句話讓我特別感動,他說他在國內可以做40年的醫生,好像也就日複一日這麼做下去了,但是來非洲這兩年覺得做醫生這件事發生了質的轉變,會對自己有一個真正的認識,或者說一個重新的認識」。

    「選擇援外的醫生,一定是有大愛的。」但是靳東也提到,《歡迎來到麥樂村》這部劇並沒有過分謳歌醫生「高大全」的形象,而是細膩塑造和描繪了極其真實的個體和人物的心路歷程。

    《歡迎來到麥樂村》開篇展現的馬嘉,並不是一個性格完美的醫生。他選擇去非洲,也有一部分逃避心理,結果在援外醫療隊的經歷深深影響和改變了他。

    在一場分享活動中,當被問及馬嘉是怎樣一個角色時,靳東坦言:「馬嘉是一個技術高超的醫生,是一個桀驁不馴的人;他也是一個選擇逃避的人,是一個完成自我心靈救贖的人;他還是一個鮮活的真實的人……當然最終究竟是什麼人,還是請觀眾看完之後來決定吧!」

    靳東對記者表示,劇中,馬嘉「逃避」到非洲來,突然發現這裏什麼都沒有,那麼到底哪種方式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靳東感慨:「我想沒有所謂最好的方式。我覺得最終每個人都是完成跟自己的和解,或者說對自己有了一個更清晰的梳理,給自己一個答案和答覆,然後你才有可能進入到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同時,靳東也認為,生活甚至生命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未知,所以不要輕言放棄。

    「我們不能去躺平,要保持比較積極、健康的心態。」靳東說,大家會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種種不如意的情況,面對艱難的情況,因此內心需要一份支撐、一個「抓手」,去勇敢解決問題,戰勝自我,積極面對明天。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3年11月29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