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车公庙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沙田车公庙

中国香港新界沙田区的寺庙
沙田车公庙又称大围车公庙,通常简称为车公庙,是中国香港新界沙田区大围一座纪念车公的庙宇,为一座香港二级历史建筑。 现时向公众开放的车公庙建筑,在1991年开始重建,1994年完成,全部费用达5,000多万港元。新庙总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比原来的大得多。原有的车公庙则位于新建筑之后,建于17世纪,曾于19世纪重建,并不开放给市民入内参拜。
中文名
沙田车公庙
地理位置
香港新界沙田区 [1]
占地面积
9,000多平方米
修建时间
1994

发展历史

播报
编辑
相传车公为南宋末年时的一名勇将,籍贯江西南昌五福,因勘平江南之乱有功,被封为大元帅。后来,蒙古大军犯境,宋军无力反抗,节节败退。宋帝南下,逃难来港。当时,车公亦在护驾的行列之中,但他在途中不幸病逝。乡民因念他生前贞忠英勇,死后便奉为神明。
大围车公庙的建立,有两个不同的传说,其一与镇压瘟疫有关,而另一则与田心村开村的风水有关。明末崇祯年间,新界各地突然疫症流行。当地乡民研究史书及县志,发现车大元帅,不特平贼有功,所到之处,疫症亦立刻停止。因此便建庙供奉,以祈疫症停止。果然在庙成之日,疫症即不再出现了。
另一传说,昔日田心村创村时,曾聘请风水大师到村勘察,发觉村前有三支河流交汇在此。同时,背后枕山奇突,风水极佳,最适合兴建一座庙宇,除有座镇水口的作用外,并可使该村日后丁财两旺。因此,村民便集资在该处兴建这座庙宇,供奉车大元帅。
大围车公庙有悠久历史,它与上环的文武庙、竹园的黄大仙庙、佛堂门的大庙,并列为香港四大庙宇。因其地理环境奇特,枕山为圆浑的太阴金星,它建于该山的左边山脚下,为风水学“太阴乙角”的建法;更有蟾蜍石(应星石)镇于山顶之上;左前方有狮子山及望夫山镇守,右前方有针山作贵人守护;城门河之支流更从庙之右前方,蜿蜒流向庙前,故有利于求偏财之应。

特色

播报
编辑
沙田车公庙入口两旁的石柱上,挂有一副对联:“车转普天下般般丑心变好,公扶九约内事事改祸为祥”。而庙宇左边的走廊上,则有多个相士摊档。沙田车公庙主殿两旁,分别建有一座钟楼和一座鼓楼,车公像屹立于主殿中央的神坛上,两旁摆放著风车,坊间传说转动风车可带来好运。
进入沙田车公庙不需要付入场费,但不少参观者均会捐献一些香油以赞助庙宇的修葺开支。近年,庙宇的部份屋顶瓦片有松脱之迹象,故此华人庙宇委员会计划于2007年中起为庙宇进行重铺庙顶瓦片之工程,并同时发起“一瓦一愿”捐修计划,筹集善款修葺车公庙。

交通

播报
编辑
由于车公庙经常吸引不少游客及善信游览及参拜,因此附近设有九广马铁的车公庙站以应付如车公诞时的庞大人流。
◇九广铁路:
九广东铁:大围站
九广马铁:大围站、车公庙站
◇巴士
九巴:47X、80X、81C、81K、81M、82K、85B、86A、86C、87A、87B、282
过海隧道巴士:170、182
龙运巴士:E42
专线小巴:6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