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姐
◆齊先生
◆王先生

方小姐是香港作家聯會的會員,今次以工作原因前來參觀,而張愛玲與蕭紅是她最青睞的作家,「女性可能會比較關注。」她稱自己平日對各位作家的作品有所了解,而此次展出的作家手稿及其中的細節,都幫助她更加深刻地了解各位作家。她亦偶然發現自己與平日較少留意的許地山是同鄉人,因此感到尤為親切,也認為這是此次前來的一大收穫。「看過他的履歷,我覺得他很偉大,在港大教過書,也為香港文學作了很多貢獻。」她表示,今後可能會認真閱讀一些許地山的作品。

齊先生是香港都會大學中國文學專業的在讀碩士,他受教授梁慕靈的推薦前來觀展。他表示,張愛玲與蕭紅同香港的交叉時間都較短,嚴格意義上不算是香港本土作家。「作為南來作家,劉以鬯和西西在港時間非常久,後來也是在這裏定居。」聽完張愛玲主題講座的他補充道,講者宋以朗較為特殊,因他是距離張愛玲作品最近的人。「不從純文學角度來講,他講的東西會比較真實,這一點比較珍貴。這對文學的商業化接受和讀者接受也很有幫助。」他認為文學也需要適當商業化,張愛玲及其作品則是在嚴肅與商業化間遊走適度的例子。「相對來講,劉以鬯和西西可能在商業化方面還是有些冷門。」

來自廣州的王先生對蕭紅及其作品有着極大的熱忱。他從幾年前開始閱讀蕭紅的作品,對她的散文較為欣賞,「她過身得比較早,所以可能現在的知名度一般。」在他看來,就天才性而言,蕭紅的文藝天賦不輸張愛玲。他更曾探訪過蕭紅的原葬地——淺水灣,也見到了代表蕭紅的雕塑,並因雕塑周圍沒有明顯介紹蕭紅的指示牌而感到有些可惜。「我曾在書中見過一些手稿的圖片,但這次見到極有質感的原件,感受很不同。我看到張愛玲的一張手稿,就覺得她非常用心,而且是很倔強的一個人。每個字都沒有和其他字相連,也沒有缺筆少畫。」他也指出,蕭紅的部分手稿字跡也反映出了作家虛弱的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