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災廢水排海真的安全嗎?五大問題一次說清

日本核災廢水排海真的安全嗎?五大問題一次說清

日本福島核廢水首階段排海結束,東京電力公司稱,最早將於9月下旬開始第二次排放。趁著這個時機,BBC中文梳理出最受關注的五個問題,了解日本排放核廢水究竟有何影響。

第一個問題:排放的具體過程是怎樣?

福島核事故後,用了大量水來冷卻反應堆,多年累積之下,1000多個巨型儲水罐漸趨飽和。

為解決這一問題,2021年日本內閣通過排海方案。日本東電公司在福島海邊,建了一個處理廠。經過處理後的水將再被注入一個比游泳池略小的水槽中,用海水稀釋100倍。如果檢測符合排放標凖,就會通過管道排到距離海岸1公里的大海中。這一過程將持續30年。

第二個問題:核廢水、核污染水、處理水,有何分別?

核電站在正常運轉中排放的水,一般都稱為「核廢水」,日本堅持把排放的水,稱為「處理水」,中國等反對者,則堅持叫它「核污染水」。

中國稱日本不該把核污染水,同核電站正常產生的核廢水相提並論,原因是這1000多個罐子裏的水接觸過受損的反應爐,包含60多種放射性物質。

除了一般核電站廢水常見的放射性元素外,還多了鈈、鍶、銫等「超鈾」放射性物質。

日本則辯稱,他們發明了「先進液體處理系統」ALPS,可以將污染水裏的62種核物質都降低到國際標凖以下,除了一種放射性物質——氚。

日本的作法是,再稀釋100倍,讓每公升氚的含量,只有世衛組織規定的飲用水標凖的七分之一。

而且每年排放的氚總量22兆貝克勒爾,小於很多正在運行的核電站,比如中國的紅沿河核電站(90兆貝克勒爾),以及美國的魔鬼谷核電站(40兆貝克勒爾)。

第三個問題:這次排放安不安全?

《科學》雜誌一篇文章質疑,這些處理水在稀釋之後比飲用水還安全,聽起來很令人放心,但它仍然比海水中自然狀態下的水平高出數千倍。

而且這些水將集中在一個點排放30年,因此氚和其他放射性同位素仍然可能在海洋生物中累積,並通過食物鏈傳遞給人類。

對此,日本拿處理水養殖400尾比目魚,檢測發現三天後就無法在比目魚體中檢測到氚了,以此證明不會富集。

氚在自然界中半衰期為12.3年,意味著每12.3年氚的輻射量減半。它的生物半衰期更只有7到14天,再加上氚會隨著體液排出,不易在人體積聚,因此對人輻射作用較小。

綠色和平組織則說,海洋食物鏈最底層的浮游植物中已經發現氚,出現了生物積聚現象。而至今沒有全面的評估,或許有人刻意在低估氚在環境中累積的潛在危害。

國際上有更權威的組織來管這件事——聯合國框架下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它的成員國達到174個。其中,包括中國在內,美英法德日韓等13個國家還是常設的指定理事國。

這個機構給出一份評估報告,結論是此次排放對人和環境的放射性影響「微乎其微」。奧地利、瑞士、法國、美國、韓國的環境輻射實驗室都有參與檢測。

報告中還列出了參與的11位「獨立外部專家」,其中包括中美英法韓等國。不過,中國專家對媒體表示,報告未能充分反映所有專家意見,相關結論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但並沒有提出推翻報告結論的證據。

第四個問題: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受訪的專家提醒了兩點注意。

第一點,時間因素。即便現在沒問題,但連排30年需要持續和嚴密的監督。因為再權威的機構,再嚴密的流程,背後也是人在做事,那就存在人為失誤和制度性缺陷的可能,而且「覆水難收」。畢竟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排放,可能存在現在的技術手段和科技水平,所無法檢測和推斷的未知之數。

還有專家表示,不應該聚焦在氚的危害,而應該著重於日本究竟有沒有像他們說的那樣,把其他放射元素去除掉。因為相比於氚,鍶90、碘129和銫137,其生物半衰期長許多,會殘留在人體骨骼、牙齒、甲狀腺與肌肉中幾十年,造成更大的輻射劑量。

第二點,法律因素。人類史上有3次核災賠償成功案例,包括1979年美國三哩島核電站事故、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災、1999年日本東海村臨界事故。

如果要檢驗日本排放是否真的對海洋生態與人類健康無害,法律途徑也是選項之一。

未來如果有主體站出來,就可以依照國際核能損害賠償公約,或1982年制訂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日本提起訴訟。一旦打贏官司,將阻止日本的排放計劃。但前提是必須證明,排廢水與損害生態或者人體存在因果關係。

最後一個問題:如何看待中國和日本的角色?

全人類對核這種看不見、不易理解又很致命的東西懷有的巨大的恐懼。廣島核爆後的慘狀、切爾諾貝利的空城、福島救援中的「50死士」都進一步加深了這種恐懼。

在這種恐懼基礎上,中國對日本排放威脅的大力渲染,加劇了中國民眾的恐慌和仇日情緒。很多城市出現搶購食鹽的現象,還有人向在中國的日本人學校投擲石塊,甚至出現民眾拒食所有海鮮的情況。

更有專家指出,日本近年來愈發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的前哨站,中國在此事上的態度,其實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日本方面,政府宣佈排放30年核廢水,使「福島」二字與這種恐怖情緒掛鉤。衝擊了大眾的感性神經,卻要求大眾理性對待。

幾個月前,日本政府官員在一場新聞發佈會上也承認,其內部提出過5種處理方式。包含注入到地層、澆築成混凝土埋到地下、海洋排放、水蒸氣排放、氫氣排放,最後綜合考慮選擇海洋排放。官員們稱,這是現階段最可行且可追蹤的方案。

但反對者則認為,日本選擇了最便宜而非最安全的方案。

現在看來,水產外銷受阻、國際聲譽減損、甚至地緣政治博弈中授人以柄,都是日本做出這一選擇的代價。

30年的排放剛剛開始,它的生態後果、經濟後果,以及政治後果,值得持續關注。

影片製作:陳岩、關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