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挑戰全英語電影演出!宋芸樺:孤單是我學語言的動力|天下雜誌

首度挑戰全英語電影演出!宋芸樺:孤單是我學語言的動力

演員宋芸樺今(2023)年一連6部影劇作品播出,不只是出道近10年來最多產的一年,還首度挑戰全英語電影演出。她不是外文系學生,也沒喝過洋墨水,一切只因小時候太害怕寂寞,意外和英語成了好朋友。

宋芸樺-演員-電影-外語 宋芸樺今(2023)年首度挑戰英語演出,外語力驚艷看她多年的老觀眾。圖片來源:滿滿額提供
    其他

許多人為升學、求職,強忍枯燥學外語。但對今(2023)年首度挑戰全英語電影女主角,剛從紐約、巴黎下戲回台的演員宋芸樺來說,英語不但替她擺脫孤單、換取更大舞台,還助攻找出思考上的侷限,然後勇敢破框走向世界。

31歲的宋芸樺已演了近10年。就讀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大一時,她誤打誤撞參與朋友辦的試鏡、演出音樂MV《所以我停下來》主角後不久,就被經紀公司看中,還沒畢業就正式簽約出道至今,以飾演國片、台劇中青春且平凡的女學生著稱。

直到最近,一直住台灣、沒留學喝過洋墨水的她,首度演全英語電影就獲好評,驚豔看她多年的老觀眾。宋芸樺接受《親子天下》專訪,第一次公開談小時候愛上英語的契機,直言「一切都是因為我太容易寂寞!」

宋芸樺是渴望有手足的獨生女。讀幼兒園時,爸媽帶她去美國拉斯維加斯玩,大人們玩樂休閒時,把她暫放在一旁兒童遊樂區。

遊樂區的老師、小朋友大多能用英語交談,眼看他們自在與彼此對話,「我不會講英文,社交能力瞬間shut down(被暫停),沒辦法交朋友了,」時隔多年,她仍無法忘記那股孤單。

廣告

不到幾小時的遊樂區體驗一結束,平常不太愛看書的宋芸樺,立刻告訴爸媽「我想學他們(其他小朋友)在講的話」,嚇到當時在國中教書的爸爸,及當空服員的媽媽。

不愛讀書、想交朋友的獨生女,意外變英語競賽常勝軍

旅行結束回台後,英語成了獨生女最好的朋友。宋芸樺白天在台北讀國小,下課後到美語補習班學英文,一路從小一補到小六。補習班直接用美國小學生的課本教課,讓她比照母語人士進度學語言之餘,還順道認識美國有幾州等環境知識。

課餘時間,宋芸樺看遍迪士尼影片,從《歌舞青春》到《孟漢娜》,跟著劇中凱碧瑞拉(Gabriella Montez) 等角色學話說,將興趣堆砌成優於同學的英語口說基底。

廣告

再到更進階的高中階段,宋芸樺坦言自己不擅紙筆考試,段考英文成績很普通。然而,換成英語演講比賽舞台,她幾次以即興發揮的演講特色,戰勝聽說讀寫樣樣通,總是卯足全力寫講稿的學霸。

舉例來說,她有一次用英語演講:「生病就要吃藥,吃藥就會......好。」說到這裡時,發現邏輯似乎不太對,下一句自己接:「真的不是這樣!」快速切換到另一結論,活潑的談話風格獲評審青睞,也跌破同學眼鏡。

而宋芸樺當時沒想到的是,流利的口說能力,不只換來幾張英語演講比賽獎狀,也成她如今取得更多表演機會、更大舞台的重要籌碼。

廣告

近年,宋芸樺語言能力被多位導演看中,先是遠赴法國巴黎,拍攝談論手足關係的電影《榮耀之路》,不但以全英語演出,幕後劇組人員也非華人,一切仰賴英文和法文溝通。不久後轉往美國紐約,飾演海外華人鄉愁電影《我的天堂城市》中的口譯員智美,在綿密的中、英語台詞間完美切換。

演員宋芸樺(左)遠赴紐約拍攝電影《我的天堂城市》,飾演口譯員智美,在密集的中、英語台詞間流利切換。(滿滿額提供)

外語力拓展視野、改變思考方式,助攻突破演技框架

現在回頭看,外語能力不只創造曝光機會,還改變她對表演工作,甚至整個人生的看法

語言帶她走出腳本,花更多時間感受真實表演現場。在巴黎拍電影期間,因演員來自不同國家,導演的指令相對簡潔,只以幾個簡單的英文單詞,描述他想呈現的畫面。

廣告

這打破宋芸樺以往表演方式。她舉例,以前演國片,如果導演說要開心,她會追問「如果開心分為1到10分,這一幕要呈現幾分?角色此時是真的開心,還是開心中帶有一點悲傷?」話太多了,無形間框限表情與動作。

換到跨國團隊表演現場,演員只得到少量文字訊息,反倒獲更多空間發揮自己,也更能認真身處拍戲當下,感受身邊演員想傳達的內容,據此調整自己表演方式,營造真實環境中的人際相處與對話。

同時,宋芸樺透過不同語言,認識不同文化,也從中認識自己,拓展更多生涯發展想像。

她分析,中文背後的人際互動非常含蓄,比如兩人在咖啡廳談公事,其中一方肚子餓,會委婉問對方「你會不會餓?我們要不要一起點東西吃?」但講英文的人,通常開口就說自己餓了。

廣告

在異國文化間穿梭、比較一輪後,宋芸樺坦承自己的言行很「中文」,喉嚨像是裝了謹言慎行的開關,說話前,腦海總有一大串跑馬燈,過濾該講什麼、不能講什麼,繞了好幾圈才終於說出口。

但她很清楚,表演工作的本質是自由、開放,平時太過壓抑的談吐和思維,容易給演出帶來限制和框架。所以她在英文表演過程中,一面說直率台詞,一面嘗試以英語的邏輯思考事情,期許自己對世界抱持更多彈性和想像力。

宋芸樺(左)參與法國電影《榮耀之路》演出,全程以英語和跨國劇組溝通、工作。(甲上娛樂提供)

曾因螢幕形象「長不大」陷低潮,動手做節目、專欄走出迷惘

除透過外語突破演技框架,宋芸樺2021到2022年間所遇逆境,也牽引她走出戲棚,嘗試從沒想過要做的任務,進而徹底認識自己是誰,更自在、大膽、堅定地規劃生涯。

去年宋芸樺29歲,同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她不是拍片行程中斷,就是作品播出日期延宕。忙碌的生活頓時安靜下來,迷惘、不安的感覺隨之湧上來。

長期以來,她把30歲視為「登大人」的分水嶺,立志要在而立以前結婚、生子。

戲外,這些目標都沒如期達成;戲裡的宋芸樺,還因演太多熱門電影中的少女,像是出道作《等一個人咖啡》中的大學生李思螢,還有票房破4億的《我的少女時代》女主角林真心,名字幾乎與少女畫上等號,讓她開始擔心自己的形象,無法從少女跨足到女人

待在家低潮一陣子後,宋芸樺挽起袖子,試圖改變。

她自創YouTube節目「閒樺家常」,斜槓當主持人「Miss 宋」,每集邀不同來賓聊生活大小事;同時提筆寫「宋芸樺專欄」,以半生不熟的溏心蛋自比,談失戀、遭逢外婆過世等親身經驗,從中發現到,公眾人物不必隨時散發正能量,有時坦承自己的挫折、幽暗面,反而更能換取讀者共鳴。

歷經這一連串嘗試,雖讓宋芸樺明白自己不適合拍YouTube、還是最喜歡當演員,形同回到原點,但她體悟:「對未來感到迷惘時,就是去試、去做,沒有更好辦法!」

幸運的是,當她從頭到腳自我探索一輪,疫情也逐漸遠去,許多「不太少女」的角色,陸陸續續接受她,或主動找上她。從今年初在《不良執念清除師》演愛搞怪的警察,到年底走進《此時此刻》細膩描繪愛情,織成宋芸樺出道以來,作品數創新高,且展現最多樣面貌的一年。

明年,宋芸樺預計帶著外語能力,和30歲後增生的勇氣,獨自到美國工作和生活一陣子。「以前覺得要有一定成就,好比存到房屋頭期款,才能去做下一件事;但通常完成一目標,又會瞬間產生下一個,沒有停損點,」再加上疫情燒出的無常感,讓她改變對目標的看法,選擇專注在當下的機會。

相信失敗時有爸媽接住,所以放膽一試不怕摔

追夢旅程即將啟航,害怕空手而歸嗎?宋芸樺笑著回想,10年前她說要以演戲為業,爸爸表面上幫未成年的她簽經紀約,心裡其實抱著看好戲心態,斷言她很快就會放棄。如今情勢逆轉,她每部作品的首映會,爸媽都一定親臨現場,欣賞她演的好戲。

爸媽是全世界最低調卻強韌的後盾,「如果哪天我在這一行(演員)徹底失敗,我相信他們會接住我,」宋芸樺總結。

宋芸樺(中)與曾在國中教書的爸爸(左)、當過空服員的媽媽(右)感情甚好,自認是在愛中長大的孩子。(取自宋芸樺臉書粉絲專頁)

《我的天堂城市》導演俞聖儀分享,這部電影有場戲在紐約拍得不順利,她為此到角落哭泣宣洩,而整個劇組中,宋芸樺最先察覺異狀,跑來緊抱她,令她印象深刻。

後來電影殺青、上映,俞聖儀來台灣首映會宣傳,看見宋芸樺與爸媽親密互動的當下,更堅信:在愛中長大、始終被接住的孩子,擁有更多接住人的本事。

因為知道跌倒了有人撐腰,所以雙手騰出更大空間,照顧其他受傷的心,也有更多不畏挫折、放膽一試的力氣。手邊戲還沒拍完,已迫不及待挑戰其他未知角色的宋芸樺,持續探索她的不可限量。


【小檔案】宋芸樺

演員,1992年10月21日生,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畢業。2014年飾演電影《等一個人咖啡》主角李思螢出道,後以電影《我的少女時代》主角林真心竄紅。螢光幕前生活至今屆滿10年,能用中文、英文演戲,目前正在學韓語。

(本文轉載自「親子天下」)  

相關熱門主題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廣告企劃|決戰減碳時代!2050年淨零排放,一起迎接永續新世代|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