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國銀行中有俗稱之「八大公股行庫」或「八大行庫」,另外與之對比則有所謂民營銀行或外商,很常時候又有所謂泛公股銀行之類的分類,有時候又經常聽到所謂金融控股 (金控) 到底台灣的銀行分類為何? 他們的規模與業務比較有甚麼區別呢? 就讓小金斧來帶你一次了解!

公股行庫 八大公股 泛公股

所謂泛公股或八大公股行庫的概念來自於銀行的股權結構,台灣由於歷史因素,有些歷史悠久的銀行歷經日治時期的政府創立或仕紳創立,戰後繼續由政府佔大部分持股的就是這幾家銀行:臺灣銀行、臺灣土地銀行、中國輸出入銀行、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第一商業銀行、華南商業銀行、彰化商業銀行、臺灣中小企業銀行,總共有9家,那大家一定相當疑惑,既然有9家,那到底所謂「八大行庫」或「八大泛公股」是怎麼來得呢? 主要原因就是「中國輸出入銀行」(輸銀)由於業務較特殊,比較沒有開放大眾存匯,所以一般都會把它排除在外,剩下的就是所謂八大官股行庫了。

這9家泛公股當中,又有臺灣銀行(台銀)、臺灣土地銀行(土銀)、中國輸出入銀行(輸銀)等三家是100%政府持股,所以我們很長時候會聽到所謂「國營」的概念指得就是這三家;那麼其餘的就會稱作泛公股或泛官股。而所謂泛公股銀行中,早期戰後台灣經濟奇蹟時期,台灣中小企業蓬勃發達,很多商號公司都是跟其中的3家有密切往來,所以第一銀行(一銀)、華南銀行(華銀)、彰化銀行(彰銀)這3家又有「三商銀」的美稱。

民營 v.s. 外商

來為了競爭與開放,台灣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開放許多新銀行設立,很多都經過併購與整合已經都不再舞台上了,可能老一輩的同學都還聽過萬通銀行、大安銀行、泛亞銀行、中興銀行…等等,同時外商銀行也在此時悄悄拓展據點,轉型更為在地化,在歷經一連串的整合後,最後留下來的則是:中國信託、台新、國泰世華、永豐、台北富邦、元大、玉山、新光、凱基、日盛、上海、板信、聯邦、高雄銀行、台中商銀、三信、遠東、華泰、陽信、瑞興、京城、安泰、王道等這23家,另外本土化在地設立的外商則有花旗(Citi)、滙豐(HSBC)、渣打(Standard Chartered)、星展(DBS)等4家。

金控 v.s. 非金控

後來為了金融整併與綜效,2000年代台灣更發展推展到「金融控股公司」(金控)時代,這時候不只銀行單一經營,我們更可以看到銀行、證券、保險三種不同的金融服務商(Financial Services)被整合到同一平台之下,此時有許多原本的銀行更是提升成了金控公司。

到今天為止(2022),台灣已經有臺灣金控(臺灣銀行)、合庫金(合庫銀)、中信金、台新金、兆豐金、國泰金、永豐金、第一金、富邦金(台北富邦銀行)、元大金、華南金、玉山金、新光金、開發金(凱基銀行)金、日盛金等15家,而即將在近期,日盛金將要被富邦合併,金控也將減為14家。

第三波數位化轉型

在開放新銀行設立與金控整併後,台灣在2020年代則迎來新衣波的金融數位轉型,連金管會也都說這是一種「放鯰魚」入池的概念,至此台灣開始多了所謂「純網銀」的概念,新設立的純網銀有連線銀行(Line Bank)、樂天銀行(Rakuten Bank)、將來銀行(Next Bank)等3家;從原本銀行轉型為數位銀行則有王道商銀(O-Bank)。

到此為止,無論從持股類型、是否為金控、公股民營、外商非外商、數位純網銀等角度分析,我們已經可以把台灣的38家銀行歸類在一張完整的地圖上,其中國營/泛公股金控共有5家、國營泛公股非金控旗下銀行有4家、民營金控旗下銀行有10家、民營非金控則有15家、外商銀行均不是金控概念,共有4家。

小金斧 | 外商儲備幹部MA模擬面試 | 金融業在職轉職課程輔導 | 銀行職涯規劃

若從國際角度觀察,一般都會以資產規模來看銀行的大小,我們也以資產規模來看台灣的銀行的經營狀況:資產總規模大於3兆台幣(約1,000億美金)的共有臺銀、合庫、中信、兆豐、第一、土銀、國泰、華南、台北富邦、玉山等10家;資產總規模在3,000億~3兆台幣(約100億~1,000億美金)的有19家,主要的外商和新銀行都在這個規模;資產規模小於100億的則是有9家。

在國際上台灣的銀行規模算是非常嬌小的,以台灣最大的台灣銀行來說,資產規模約5兆台幣,約合美金1,800億左右;這個大小在世界銀行的排名是在100名以外;世界最大的銀行為中國工商銀行,資產規模是4,000兆美金,大約是臺銀的20倍左右;最耳熟能詳的歐美系銀行滙豐(HSBC)資產規模約2,700兆美金,也大約是臺銀的15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