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機場人流恢復不少,部分旅客目的地為東京,正在櫃枱辦理手續。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 Michelle和友人疫情後第一次旅行。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 中學老師帶學生前往東京參加機器人比賽。 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灣區航空推東京航線 惟入境日本需重複出示證明花句鐘

在新冠疫情下成立的大灣區航空,克服了日本「限飛令」等種種考驗後,昨日東京航線順利首航,並獲日本當局高規格迎接。香港文匯報記者隨行體驗久違的飛行之旅,先被翻新後的香港國際機場驚喜到:機場增添了大量高科技設施,以往護照和登機證袋出袋入的尷尬情境不復再。由於機場已採用人臉識別,離境手續只花約20分鐘。不過,計劃赴日的旅客要注意,當地入境手續較繁複,旅客需重複出示疫苗接種紀錄證明、入境和海關二維碼。經記者實測,需花逾一小時才完成入境手續。 ◆香港文匯報記者 廣濟 日本東京報道

繼曼谷和台北之後,大灣區航空的第三個航點——日本東京昨日首航。飛機共約180個座位,機票上月開售,火速獲150多位乘客認購參與首航。乘客Michelle是疫情以來第一次旅行,指選擇該航班是因為時間合適,「早上9時20分起飛,唔使起身得太早,又唔會太遲到東京,該公司航班通常也很少延誤。」一間中學的老師則帶領學生前往東京參加機器人比賽,各人都表現得十分雀躍。

隨後,香港文匯報記者親身體驗了香港機場的效率:機場昨日人潮如鯽,而不少出境手續均以自助形式進行,節省不少時間。航空公司的登記手續,除了櫃枱服務外,也可選擇自助。記者選擇櫃枱服務,直接將旅遊證件和行李交予工作人員,領取登機證和辦理行李託運手續。

港自助安保閘口約一分鐘完成

與之前比較,出境流程中最大不同之處,在於香港機場目前採用了自助安保閘口和自助登機閘口,令出境流程加快許多。安檢前的自助安保閘口需掃描護照、登機證和人臉識別,約一分鐘便可完成。

在進行完安檢後則須通過e-道檢查身份證和進行人臉識別,此後所有清關流程無需再出示任何證件。旅客進入自助登機閘口後,僅通過人臉識別,短短數秒即可入閘,屏幕上更會直接顯示旅客的座位號碼,整個安檢、出境、登機三個閘口最多只有一人等候。

大灣區航空的航機不算狹窄,機師駕駛得十分流暢,最後更較預定時間提早到達成田機場,並獲日本政府高規格歡迎。

成田機場的入境程序則相對繁複,旅客要特別注意,不僅入境前要預先在網上通過Visit Japan Web登記個人資料、疫苗接種紀錄、入住酒店資料、行李信息等,落機到離開機場均要再三出示有關證明,包括已在日本入境系統登記的疫苗證明、入境審查QR Code和海關申報QR Code。

成田QR Code排長龍 手寫表更快手

QR Code的設計原本是為了預早填寫資料方便辦理出境手續,但成田國際機場到埠旅客較多,當多數人都使用QR Code時則出現人龍過長的情況,傳統手寫填表,交表後可放行反而更快,最後記者花逾一小時才完成入境手續,還未計等行李時間。

昨日在香港國際機場舉行的首航典禮上,機場管理局主席蘇澤光致辭表示,香港機場已日漸復常,乘客由之前一度「清零」增加至上周單日7萬多人次使用,恢復到疫情前的三分之一水平。在機場之前冷清的時間,機管局並沒有閒着,其間翻新和安裝各種高科技設施,包括人臉識別、5G、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機械人等,應有盡有。

大灣區航空主席黃楚標致辭時表示,公司雖在疫情期間成立,但他深信疫情始終會完結,更能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等,故看好本地航空業前景。縱然早前日本當局對來自港澳的航班實施「限飛令」,一度影響到東京航線首航準備工作,但在香港特區政府積極磋商後,終能如期出發。

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等也出席了首航典禮。

香港出境流程

①在航空公司櫃位託運行李、核對旅遊證件和機票,以及領取登機證

②進入離境大堂前,在自助安保閘口掃描護照及登機證一次,以及進行兩次人臉識別

③安檢

④經e-道辦理出境手續,此後無須再出示護照及登機證,有人臉識別代勞

⑤前往登機口入閘登機,照照人臉,即顯示旅客的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