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膝蓋附近有酸酸感覺 - Mobile01
最近騎車大約50km以後膝蓋附近會有酸酸的感覺,不是痛是酸,回家休息後,酸的感覺消失了,可是下次騎車又會出現,一般來說,應該是肌肉會有酸痛,可是是在膝蓋附近,就不知道是何原因?請教車友,有何方法可以改善?
文章關鍵字
50KM 應該還好....不過如果你是剛騎車沒多久的話,可能是腿力還沒訓練出來

所以會覺得酸痛~ 另外我以自己的例子來說一下,我平常騎個100km腿都還不會

有任何問題,但是如果我的坐管下滑的話,滑個1cm~ 1.5cm我的膝蓋附近就會開始

有酸酸的感覺,建議你先Check一下坐墊的高度是不是太低~

另外你可以找找站內關於騎車姿勢的文章哦^_^
也許是最近氣候變換很大,忽冷忽熱容易感冒,而感冒的症狀有些是在身體關節處造成酸酸的感覺。

在骨科診治的說法-- 膝蓋處的一些症狀,往往不是因為膝蓋出了問題,而是脊椎的毛病,反射區在膝蓋。

最近受天氣及瑣事影響很少騎車及運動,全身包括膝蓋附近都有酸痛的感覺,在網路上找到一篇關於膝蓋的問題給你參考。

造成膝蓋酸痛的常見的原因有:
1. 老化:人體跟機器一樣,使用久了肌肉、韌帶與關節會有一定的磨損,如果缺乏保養與營養,膝蓋酸痛的情況就容易發生了。

2. 膝蓋曾經有創傷:膝蓋可能因為意外或運動造成傷害,造成膝蓋退化引發疼痛。

3. 長時間站立或坐著:太長時間的姿勢不動,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良與肌肉韌帶的疲勞,進而引發酸痛的情況發生。

4. 不當施力或過度使用:很多人的工作是需要搬重物,在這情形下,很容易造成關節過度的荷重與使用;運動員需要常跑跳,如沒有妥善保護,也容易讓膝蓋的問題提早發生。扭傷、錯位、脫臼或骨折的發生,都會伴隨肌腱、韌帶或其他軟組織的損傷。

如果關節在活動時有“喀嗒”聲,那可能是膝蓋內外側韌帶出了問題或是半月板有磨損,膝關節的股骨兩髁與脛骨平台之間,兩側各有一個半圓弧形軟骨,即為半月板,或稱為半月軟骨。
半月板磨損,膝關節會有疼痛、腫脹、不能伸直、病人會感到關節軟弱而且不稳定,行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或下樓梯時更明顯,在活動時可聽到“喀嗒”聲。膝關節間隙處有壓痛點,是半月板損傷的重要依據。膝蓋曾有過創傷或長期過重使用的人特別容易有這種情形發生。此時應尋求醫師的幫助,與醫師配合。

膝關節有內、外側副韌帶,前後十字韌帶將膝關節穩固,膝關節的疼痛或退化有百分之80以上是來自關節的小錯位所致,主要來自股骨在膝關節與髖關節的角度偏差,造成膝關節面受力不平衡(內側受力大,外側受力小),而造成關節軟骨的磨損。許多長期姿勢不正確的人,會造成骶髂關節、腰椎關節、膝關節與髖關節的小錯位,讓膝蓋容易加速退化。除了改變生活習慣外,找臨床豐富的中醫師或推拿師,將小錯位的關節歸位,可以有效使膝蓋痠痛改善,也可以讓膝蓋退化速度減緩。

在平日裡,我們只要注意幾點就可以保護自己的膝蓋,讓膝蓋遠離痠痛的困擾了:
1. 良好的站姿、坐姿:歪一邊站著,會讓單邊的膝蓋承受較大的壓力,所以應該將體重平均分布在兩腳上;不良的坐姿,容易讓骶髂關節、腰椎關節發生小錯位,進而讓膝蓋退化而有酸痛的情況發生。坐下時,將臀部往內移,下背部很自然靠在椅背上,椅子拉靠近辦公桌,手肘盡量不要靠在椅子的扶手,這樣身體自然就不會歪斜。站、坐有一段時間後,當身體想動一下的時候,就起身伸展一下,如此可以避免過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了。

2. 適當的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讓身體代謝與循環正常化,除了可以讓關節活動外,也讓肌肉韌帶的強度、耐性增高,讓關節可以穩固的在正確位置上。
提醒您運動前,要先暖身,不可過度急切,讓身體可以有時間反應。運動後要注意保暖與補充水分。

3. 利用護膝增加臏骨穩定性:工作或運動時,可利用護膝來增加膝蓋穩定性,可以降低膝蓋受傷的機會。

4. 規律的生活習慣:適當的休息,讓身體可以完整的代謝一天的疲勞,而不會累積。身體過度疲勞,容易發生酸痛和各種急慢性疾病。充分的營養,可以給身體有能量可以正常運作。
5. 勿長時間穿過高的高跟鞋:穿著高跟鞋時,身體重心會往前移,會造成膝蓋過度的荷重,易造成膝蓋的問題,所以建議穿著高跟鞋的時間請勿過長。

膝蓋酸痛,帶來的痛苦與行動不便,著實令人難以忍受,但只要平日多注意保養,可以有效避免膝蓋痠痛的困擾。一天勞累下來,回到家中,給膝蓋熱敷,加速疲勞的代謝,也可以在用手按住臏骨,先往腳內側扳動,再往外,接著再往上方扳動,最後在往下方,如此可以有效排除膝蓋的疲勞。良好的生活習慣及保養的習慣,就可以讓膝蓋很健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