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加油站】儲蓄和減肥一樣 小心太慳引發報復式消費 6招無痛財務瘦身法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31002

【理財加油站】儲蓄和減肥一樣 小心太慳引發報復式消費 6招無痛財務瘦身法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3/10/02 08:30

最後更新: 2023/10/03 10:43

分享:

分享:

儲蓄就像減肥,基本精神相似。前者節儉,後者節食,均設下不同限制,要求人約束自身慾望,也考驗人遵守自己定下的紀律,並經常犧牲自己的喜好,方能有所成績。

維持你的財政預算,需要適度的紀律、規劃和權衡。為了達到儲蓄目標,當然需要慳錢,卻非分文不花當個守財奴,因為這樣做會不合理地強行壓抑你的財務需要和消費欲望,一如過度節食後暴飲暴食,死慳死抵最終物極必反,引發「報復式揮霍」。

花得健康總好過死慳死抵,不妨將你的財政預算視為一個有規律、容易成功的減肥計劃。以下6項「財務瘦身法」,或能助你無痛改善理財生活。

1. 像計算「卡路里」般規劃你的預算

因應任何支出和儲蓄方面的問題,制定財政預算是有必要的。「50/15/5」儲蓄及投資規則對理財新手來講是一個不錯的起點。可以考慮把不超過50%的實得工資用於基本開支;15%留作退休儲蓄;5%則存為短期及應緊儲蓄,以應對疾病、不幸遇上意外或失業等突發情況。

為真正幫助你堅持健康的使費習慣,也可以考慮以下計算「卡路里」方法,將預算規劃視為一個節食過程。

首先,計算你每月的實得工資,就像減肥人士計算每日的能量攝取和消耗,你的月薪就是你可以「消耗」的卡路里總量。列出你每個月所有的固定開支如租金、汽車相關款項和保險等,這些就如同你無法從飲食中減少的必需品,是為「必要」(needs)開支。剩下的就是你的財政預算中的額外卡路里,是你每月的可變使費限額,可用於餐飲、娛樂或購物等,是為「想要」(wants)開支。

2. 你的開支也需要「買餸煮飯」時間

規劃如何「花費」每月的財政預算卡路里,就像「買餸煮飯」一樣,精打細算份量和食材比重,需要提前準備。

付出每筆費用前,先行決定為每項開支類別分配多少資金。在滿足「想要」(wants)前,先圍繞「必要」(needs)制定預算。為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待遇(例如逛街時偶遇合心水或實惠的消費品)餘下一些周轉餘地,但這個花錢的「buffer位」也要有所節制。

此外,善用智能理財工具,每月自動進行儲蓄轉帳和帳單支付,這樣就能嚴格限制你手頭上可花費的金錢。

3. 應使則使 按購物清單購物

每次出外或上網購物前,先列出想要購買的物品清單,建議真真正正用紙筆寫下。另外,也建議參考自己的銀行帳單,來回顧哪些物品在你的恆常「購買清單」之列。

當你閱讀此清單中的品項時,你便能了解自己真正「必要」(needs)的東西,從而在購物前更加深思熟慮。當你帶着清單購物,你就會發現更容易壓抑你的消費衝動。

避免像在超級市場突然餓了那般,漫無目的地走在貨架通道上,瀏覽兩旁食品並魯莽地填滿購物車。取消訂閱網店誘使你超支的電郵,專注於「必要」而非「想要」(wants)。

4. 善用「剩餸」 不必使盡

僅花費預算中分配的金額,不要讓多餘的部分結轉或浪費掉。

例設你今個星期出外用午膳的預算為400元,但最終只花了300元,則不要以為自己多出100元,可以花在其他事情上。如同食一餐飯,通常多多少少也有剩餸,可放進雪櫃當隔夜餸翌日再吃。建議將這100元轉入儲蓄,或撥作下周的餐飲預算,好過使盡。

5. 間中允許自己揮霍

一個人為了減肥而戒絕零食,當其意志力耗盡,可能會導致暴飲暴食。同樣,偶爾允許小額預算的揮霍,如同減肥健身必備的「cheat day」,可以防止你過度慳錢後「報復式消費」,造成超支。

為了讓限制真正發揮作用,你需要對自己靈活一點、溫柔一點,否則你將面臨瘋狂揮霍的風險和後果——不是嚴重超支陷入財困,就是完全戒絕任何消費。

與金錢建立健康的關係,不是不花費,而是要審慎、適度地花費。不妨問問自己:「購買這件物品會帶給我何類感覺?我想它引發我哪樣的情緒?我買它是想避免甚麼感受?」

揮霍也是一門學問,要有所選擇,懂得限制次數和份量,並提前在預算中留下可供揮霍的空間。如果你為了填補早前大肆揮霍造成的超支而過度節儉,只會為下一次的揮霍超支埋落禍根,形成惡性循環。

6. 靈活並根據「必要」開支進行調整

每月重新評估你財政預算中的「必要」(needs)開支。根據不斷變化的財務狀況、儲蓄目標或觸發你超支的誘引而進行調整。

就像節食減肥一樣,穩定的財政預算會為你帶來財務健康。關鍵是,你需要維持某種理財框架,但同時要為自己預留必要的周轉餘地,以獲得可持續的結果。

相關文章:

【理財加油站】自動化儲蓄7大重點 輕鬆有效省錢技巧

僅52%港人會儲蓄應急 這個年齡層最懂「積穀防饑」

【退休理財】7成長者收入靠強積金、6成人怕太長命會耗盡儲蓄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理財加油站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