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獎最佳新晉導演】《年少日記》影評| 年度必看港產片,演員演技細膩度更勝《白日之下》
Ad Space
【金像獎最佳新晉導演】《年少日記》影評| 年度必看港產片,演員演技細膩度更勝《白日之下》
Culture

【金像獎最佳新晉導演】《年少日記》影評| 年度必看港產片,演員演技細膩度更勝《白日之下》

今個月除了有《白日之下》,還有另一齣值得留意的港產片,那就是《年少日記》。跟《白日之下》一樣,《年少日記》在優先場已得到極佳口碑,題材亦同樣關注為香港社會的一個嚴重問題:學童自殺。電影在台灣金馬獎獲五項提名,包括「最佳劇情長片」,可見作品功力之深,並由盧鎮業(小野)、鄭中基、韋羅莎,及兩位非常出色的小演員黃梓樂及何珀廉主演。《白日之下》之外,《年少日記》亦同樣為本年度必看電影之一,導演卓亦謙更榮獲金像獎最佳新晉導演。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老師面對學生自殺危機,勾起過往童年回憶

老師面對學生自殺危機,勾起過往童年回憶

《年少日記》是新導演卓亦謙自編自導之作,電影以主角盧鎮業(小野)這位老師的角度,看學生自殺、以至自身的故事。盧鎮業有一天發現一封學生寫的遺書,他希望找出寫遺書的學生,但是過程中,卻發現身邊同事的冷漠、冷處理,學生間也出現欺凌問題,讓他非常焦急。

《年少日記》影評| 年度必看港產片,演員演技細膩度更勝《白日之下》

「自殺」這個問題勾起了他的童年回憶

另一方面,「自殺」這個問題勾起了他的童年回憶。鏡頭一轉,來到了他的童年,兩兄弟感情並不佳,哥哥活潑又充滿想像力,但成績不佳;弟弟成績優異,彈琴又叻,父母都對他非常偏愛,反之哥哥就經常被打、被冷待。父親由鄭中基飾演,是一名律司,對孩子、妻子都極為嚴厲,動不動就動手。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年少日記》影評| 年度必看港產片,演員演技細膩度更勝《白日之下》

媽媽則由韋羅莎飾演,她其實都是丈夫家暴的受害者,但同時亦向哥哥施以言語暴力。作為弟弟,明明目睹哥哥情況,卻又無能為力……過往的種種,原來都影響著盧鎮業,即使現在他已迎娶心愛的女孩陳漢娜,但仍然因童年陰影,讓他與太太關係亦生問題。父親即將病逝、留下遺書的學生又未找到,結果盧鎮業又怎樣面對呢?

投票即賺10分換取豐富 Cosmart 獎賞
投票即賺10分換取豐富 Cosmart 獎賞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年少日記》影評| 盧鎮業、黃梓樂演出精彩,牽動觀眾情緒起伏

盧鎮業、黃梓樂演出精彩,牽動觀眾情緒起伏

《年少日記》是一個簡單的故事,角色亦不多,所以觀眾都會對每個角色非常聚焦。而電影亦聚集了一群好戲之人,一同演出了這部精彩作品。主角盧鎮業從影多年,常常都見到他的身影,這次是他第一部當主角的作品。戲中主角鄭 sir 的氣質與他十分相似,非常敏感脆弱,再加上小野不溫不火、恰到好處的演繹,更能帶領觀眾投入他的世界。

EDITOR'S FAVORITES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年少日記》影評| 年度必看港產片,演員演技細膩度更勝《白日之下》

至於小演員黃梓樂,年紀小小已有豐富的演出經驗,今次更憑此作獲提名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備受肯定。戲中他是個樂天的孩子,卻要面對父親與母親的不合理壓力,甚至暴力對待,讓他身心受創。戲中他有不少委屈、哭喊的戲份,都做得非常好,讓人格外痛心。

《年少日記》影評| 年度必看港產片,演員演技細膩度更勝《白日之下》

飾演父母的分別是鄭中基與韋羅莎。觀眾都慣常看到鄭中基的喜劇形象,但今次他卻完全跳出那個框框,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至於韋羅莎早已是經驗老到的舞台劇演員,近年更多涉足電影,永遠都交出精彩的演繹。這些演員的出色演繹,牽動著觀眾情緒起伏,難怪有不少觀眾表示由頭哭到尾。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年少日記》影評| 年度必看港產片,演員演技細膩度更勝《白日之下》

學童壓力、問題誰來解決?《年少日記》道出社會忽視的問題

《年少日記》是新導演卓亦謙親自編寫的故事,靈感來自看到新聞有很多學童自殺的案件,也想起輕生的一位大學舊同學。其實學童自殺的問題一直沒有好轉,今年度學期開始,亦有大量案件發生,但這個嚴重的問題,彷彿沒有人深究,也被社會忽視。電影正是以這個故事,帶出兒童所面對的壓力與困難,這一點也是大人們必須認真看待的問題。

《年少日記》影評| 年度必看港產片,演員演技細膩度更勝《白日之下》

卓亦謙本身任職編劇,曾編寫《殺破狼·貪狼》,過往作品都是以動作戲為主。想不到原來他亦能交出如此細膩之作,而且作為新導演,鏡頭語言亦十分成熟,加上配樂的助力,讓電影更能帶出想傳遞的情感。雖然是一齣劇情片,但《年少日記》結局亦有一點「扭橋」佈局,讓結局更為震撼。

《年少日記》影評| 年度必看港產片,演員演技細膩度更勝《白日之下》

港產片曾於疫症之後經歷一段小陽春,《正義迴廊》、《飯戲攻心》、《明日戰記》、《毒舌大狀》等的好成績,為業界打下一支強心針。但隨著新鮮感過去,加上經濟環境轉差,最近的電影票房又陷回低潮,有不少作品成績都不理想。雖然《白日之下》在強勁口碑之下表現較優秀,但仍然未能完全帶動整體的入場氣氛。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年少日記》影評| 年度必看港產片,演員演技細膩度更勝《白日之下》

事實上,很多觀眾都會以「支持港產片」的心態入場,當然這不是問題,但單單靠這種情緒並不能持久。筆者之所以推介《年少日記》,也不希望是單純因為「支持港產片」、「支持新導演」這些口號,而是真正覺得電影質素高、值得觀眾欣賞才作推介。

《年少日記》影評| 年度必看港產片,演員演技細膩度更勝《白日之下》

近年香港的新導演,都偏向關注社會題材,遠一點的有《濁水飄流》、《白日青春》,近的就是《白日之下》。至於《年少日記》也有這種傾向,不過取向就更傾向個人情感。

《年少日記》影評| 年度必看港產片,演員演技細膩度更勝《白日之下》

其實新導演都以「一生人可能只有這部作品」的心態去製作,自然就會將自己最關注的議題放到電影之中。正如監製爾冬陞所講,這班新導演關心社會是應該的,尤其是這些情況每天都發生。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