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林製藥公司3月29日在大阪召開記者會稱,去年製造的紅麴原料和產品中混入的不明成分,很可能是由青黴產生的「軟毛青黴酸」。目前,該公司已將這一成分作為不明成分的備選之一上報日本政府。

根據小林製藥公司公布的消息,截至3月28日晚,服用該公司生產的含紅麴成分保健品的消費者中已有5名男女死亡,年齡在70歲~99歲之間。目前,出現腎臟疾病等健康問題住院的人數已攀升至114人,約680人曾前往醫院就診或希望就診。該公司在3月2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曾透露,有2人在治療過程中暫時需要人工透析。該公司稱,尚未確定死亡病例與服用紅麴保健品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公司決策遲緩引發社會質疑

3月22日,小林製藥公司稱近期有部分消費者服用了該公司生產的含有紅麴成分的保健品後,出現腎臟疾病等症狀,決定召回含有紅麴成分的3款產品。

小林製藥公司社長在3月28日舉行的股東大會上道歉並說明情況。有股東表示「很憤怒,給大家造成了很大麻煩」「從未想過(產品)會涉及人命,非常震驚」。

日本《朝日新聞》《每日新聞》等多家媒體報道稱,小林製藥公司從今年1月起便陸續收到關於消費者服用紅麴保健品後身體不適的報告,但3月才向大眾公布。對此,日本國內廣泛質疑該公司「決策遲緩」。

據悉,受紅麴原料問題影響,小林製藥公司的股價在3月25日下跌16.51%。小林製藥公司2023年生產的紅麴原料總量達到18.5噸,其中2.4噸用於本公司的產品,剩餘的16.1噸出售給各大企業。超過170家飲料、食品廠商、商社等使用了該公司生產的紅麴原料,目前多家企業已陸續宣布回收相關產品。由於涉及批發商,波及範圍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小林製藥公司此前表示,去年生產的部分紅麴原料中可能含有來自黴菌的不明成分會危害健康,目前正在加緊分析原因。他們呼籲消費者立即停止服用該保健品。

圍繞小林製藥生產的含有紅麴成分的保健品,日本消費者廳要求小林製藥重新審查含有紅麴成分的8種功能性標示食品的安全性,並於4月5日前提交報告。與此同時,日本消費者廳要求福岡市的一家公司也提交安全性報告。該公司銷售的功能性標示食品含有同樣的成分。

隨着受害人數的不斷攀升,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在近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日本厚生勞動省正在與小林製藥總公司所在的大阪市政府合作,通過調查原因並實施自主召回等辦法,防止損害民眾健康的事態繼續蔓延。厚生勞動省還將與國立衞生研究所合作,共同尋找導致問題發生的物質。

據悉,小林製藥公司的包含營養補充劑在內的保健品銷售額,占其日本市場銷售額的50%以上,此次事件對該公司造成的影響尚無法評估。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信息,被列入自主召回對象的產品均未在中國大陸市場上銷售,但存在通過跨境平台、境外實體店舖等渠道購入的可能。小林製藥公司3月22日發表聲明,呼籲中國消費者停止服用相關產品並進行召回。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政府3月29日宣布,已採取措施停止進口紅麴相關產品。

專家提醒服用保健品應慎重

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學藥學研究科教授中川秀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有研究表明軟毛青黴酸對惡性瘧原蟲有抑制作用,是一種有毒化合物,由青黴產生。如果保健品中含有一定量以上的軟毛青黴酸,意味着有可能在培養紅麴菌的階段混入了青黴,連同青黴一起培養導致。中川教授指出,儘管軟毛青黴酸對人體的影響尚不清楚,但與其同類的化合物會損傷人體的肝臟和腎臟,軟毛青黴酸也有這種可能性。

日本大阪大學研究生院醫學系研究科消化系統內科學教授竹原徹郎提醒公眾,混合服用保健品或將保健品與藥物混合服用,在某些情況下會出現問題。即使已經服用該保健品很長時間且還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但當需要服用其他藥物時,此前所服用的保健品的毒性可能就會顯現出來。

日本米山醫院院長米山公啟也指出,人們往往認為保健品比藥品更安全可靠,其實並非如此。藥品的療效和安全性都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並且需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旦患者出現疑似副作用的症狀出現,則會要求患者立即停止服用。因此,藥物反而更安全。

日本順天堂大學消化內科客座教授汪先恩接受採訪時表示,小林製藥公司的紅麴保健品引發的問題還有待調查,一般來說紅麴菌成分不會引發腎衰竭等副作用,估計是混入其他物質造成的。天然保健品的調節作用比較平緩,也比較安全,但如果對血壓、血脂、血糖等某類身體指標在短期內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則需要注意。因為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是內臟功能發生障礙後的症狀,僅僅醫治一個症狀或指標,是治標不治本。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 之袁